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有一个重要而特定的空间,即不同于国内环境的海外空间。在其中,留学时期的胡适所面对与体验的“西方文学”,并没有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明确的学习榜样与导向。这一胡适式的“西方文学”体验,难以精确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对胡适当时以及“五四文学革命”的文学创作引导的价值似也不能一一的确指,其历史意义更多是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共鸣,在整体上观照既有的中国文化与文学,进而产生出革命性的理论与实践的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