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英雄助腾飞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yua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新时代,呼唤乘风破浪的弄潮儿。
  10月23日,2020汉江流域创客英雄汇在湖北襄阳市成功举行,来自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河南省南阳市以及湖北省各地市的13名先进典型走上舞台,讲述他们创新创业的感人故事,赢得现场观众和广大网友的喝彩与称赞,网友互动留言区好评如潮。
  近年来,襄阳市委着眼于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国家战略的落地落实,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汉江流域创客英雄汇的平台作用,推动流域城市组织工作、典型教育、媒体融合等工作互学互鉴、交流交融,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探索创新汉江流域城市开放合作机制,增进交流互动、协作共赢,助推。
  高举党的旗帜,党建引领强根铸魂
  汉江流域创客英雄汇,取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三年来,汉江流域创客英雄汇先后选树了“大鲵哥”程虎、“独臂”书记李健、“胶粘剂大王”章锋等多位创客典型,营造了新时代汉江流域城市崇尚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为党建引领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案例。
  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生动的价值观、鲜活的指南针。
  着力把流域内各行各业党员干部人才典型选出来、树起来,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广大党员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进一步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群众凝聚力、发展推动力和社会号召力,营造出人人争当创客、人人可做英雄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创新表现形式 融媒传播释放榜样力量
  今年英雄汇现场,13名创客的故事打动了每一位在场的观众,他们有人放弃高薪,返乡致力于家乡脱贫;有人怀揣梦想科研攻关,致力于守护绿水青山;有人克难攻坚跨界创业,带领大山深处的父老乡亲发展致富……
  襄阳创客潘非,放弃500强企业康明斯管理岗位的他,回襄投身追日电气,二次创业,一路乘风破浪,带领团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追日”正成为新能源国际一线品牌;神农架林区创客邹士梅,带着家乡的茶叶只身前往湖南打工,勤奮好学,从打工妹到拥有自己的茶室,她选择回到家乡,以创办民宿为抓手,带领家乡人一同发展全域旅游;安康创客柯昌勇,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将秦巴山间的葛根另辟蹊径变成致富产业,为山中农户探索出脱贫致富之路,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
  现场的观众纷纷表示,13位创客英雄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听了他们的故事,大家干事创业的信心更足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是汉江流域各城市的共同任务。2020汉江流域创客英雄汇坚持小切口切入,聚焦绿色生态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和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创客英雄汇的品牌带动效应,创新形式讲好创客故事,弘扬创新精神,增强创业信心,激发创造活力,让创新源泉在汉江流域充分涌流,为打造“美丽、畅通、创新、开放、幸福、活力”的汉江生态经济带释放新动能。
  自2016年以来,襄阳市委组织部就借鉴信息化时代群众喜闻乐见的竞演形式举办汉江创客英雄汇,把优秀典型推到台前,让他们“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创新创业创优的感人故事和心路历程,充分展现群众英雄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朴实形象,以榜样的力量感染人、引导人、激励人。
  微信、H5、动漫、路演……活动还主动顺应网络时代发展要求,借助新媒体资源,打造集电视、网络、微信、英雄汇为一体的“汉江创客”融合平台,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对英雄汇展演进行全程直播,让典型故事辐射更广地区、影响更多人。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汉江流域城市之间互学互鉴
  汉江流域城市创新创业论坛暨襄阳论坛、13个城市的组织工作联席会议、“创青春”训练营、城市党报融合发展论坛、英雄汇现场展演……
  以交流互鉴为主要形式,以展示党员干部、创新人才及基层党组织创新创业创优为主要内容,通过组织系列活动促进汉江流域13个城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质增效,活动影响力覆盖汉江流域13个城市。
  在“创青春”湖北青年创业先锋训练营中,前来参训的学员有获得2020年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扶持的负责人,还有汉中、安康、商洛、南阳等汉江流域城市以及本地的创业青年。在开营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以《数字-智能时代的几种创新意识》为题做了演讲。赛伯乐绿科湖北公司总经理李珂、武汉光合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丹分别就各自擅长的领域做了讲解。
  前来参训的学员纷纷表示,三堂课观点独到、事例充分、指导性极强,为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很有意义的见解。
  襄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冯艳飞说,汉江流域兄弟城市山水相连、文脉相通、情义相融,肩负协同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要依托“汉江流域创客英雄汇”这个平台,进一步丰富交流机制,创新交流模式,携手谱写汉江流域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新篇章。
  创客引领新时代,英雄建功新作为。襄阳市正联合汉江流域兄弟城市,进一步擦亮“汉江流域”党建品牌,为推进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其他文献
违法占地多、村容环境差、“三资”清理难、信访矛盾多、集体经济弱……2017年之前,汤岗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  2017年5月,在外经商、小有成就的我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和家乡的召唤,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万万没想到,“新官”刚上任,板凳还没坐热,第一项工作就是去接回赴京上访的村民——村里有一对兄弟,因为几厘米宽的宅基地纠纷,闹了十几年,也上访了十几年。当时我就下了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历史问题”。
面对疫情大考中暴露出的城市基层治理中的短板,经过多轮调研和慎重研究,我把“加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书记工程”来领办。在推进实施过程中,我始终把握“三个必须”,进一步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内涵,提升城市基层治理引领力。  必须牢牢把握党建这个核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与时俱進,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
入汛以来,长江流域连续遭遇多轮强降雨侵袭,长江、汉江及各中小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位持续上涨,武汉市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武汉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继承和发扬抗洪精神和抗疫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竭力做好防汛排涝救灾各项工作。  党组织建在大堤上  7月10日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洪山区关山街驻守武金堤防汛分指挥部第一突击队便开始了交接班工
松滋公益助学社始创于2015年,“她”将松滋百业百姓中具有正能量的爱心人士汇聚起来。几年来,公益助学社筹集并转送爱心助学款180万元,走访贫困学生家庭约700户,关爱留守儿童2000多人次,为松滋市境内的140多名贫困学子找到了资助人。     着眼“微小”,构建“微善”  6月24日,松滋公益助学社的志愿者讲师们携手松滋市检察院、松滋市妇联走进街河市镇苦竹寺村,为村里的40余名小学生们上了一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十堰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工作安排,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以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来检验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组织最强工作力量,采取最有力措施,锻造坚强战斗堡垒,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4月19日至4月23日,党员生活杂志社第十届通讯员培训班在仙桃举办,来自全省各级组织部门、省直机关和部分高校的通讯员近120人参加培训。  在开班仪式上,仙桃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熙垚致欢迎辞,并介绍了仙桃市在基层党建方面取得的成果与经验。他表示,党员生活杂志社坚持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帮助各地培训了一大批优秀的党建宣传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党建宣传水平与质量的提升。为这次培训班授课的老师,既有省委组
奉命于病难之间,受任于疫虐之际。  国家有号召,广东必响应!2月10日晚,广东省对口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首批108名队员启程。“再度披甲赴荆楚,不灭‘新冠’终不还!”铿锵嘹亮的宣誓声响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上空。该院81人参加首批广东省对口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  从除夕夜开始,一批又一批广东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迎难而上。成立广东援助湖北疫情防控医疗工作队临时党委、成立广东省援助湖北荆州新冠肺
连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精品党课、创新党史学习形式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探索,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充分用活用好红色资源,通过深入挖掘与修缮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精品路线、创新主题教育模式、打造流动的“红色图书”等形式,让红色
编者按:日前,省委书记应勇主持召开全省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湖北疫后重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针对我省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的短板和不足,把优化营商环境推向深处。省委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三十条”政策措施,极大地增强了全省上下打好疫后重振的民生保卫战、经济发展战的信心和决心。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人才工作责无旁贷。近日,省委人才工作
抗战时期就投身革命,19岁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党龄73载。  他参加过上党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南战役、西南战役、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等上大小战役,曾荣获国防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  他与张富清一样,复员后深藏功名,主动要求到条件最艰苦的鄂西北偏远山区汉江河畔的荒滩上的丹江口水利工地参加建设。他扎根山区60多年,身残志坚、默默无闻、勤勤恳恳、无怨无悔。  他,是92岁的丹江口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