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事件下大学生群体心理应激特征及干预疏导策略

来源 :高校辅导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onne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大突发事件破坏性大、波及面广、关注度高,易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针对特定群体的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是一项重要内容。高校辅导员的多重身份属性决定了其在重大突发事件下的大学生心理干预疏导工作中,扮演着心理健康的“教育监测者”、应急处置的“执行协调者”、思政教育的“引领关怀者”等多重任务角色。大学生自身性格基础不同,导致其在重大突发事件后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也不尽相同,对此,应当从个体、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准确把握。高校辅导员应从工作体系建构、重点学生干预和全体学生干预三个方面建构有效开展心理干预
其他文献
疫情防控常态化场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现实逻辑看,要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应对能力。从内容逻辑看,应发挥好疫情场域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其内蕴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用伟大抗疫精神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培育青年生命价值、锤炼青年品德修养、增强青年科学素养。从实践逻辑看,应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要求,从熔铸情境、形塑主体、应对场域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近年来,高校不断提高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形态愈加丰富多样,全媒体传播格局逐渐形成,新媒体成为其中的“先锋”。新媒体高度凸显了数字信息时代移动网络媒介的特质,新媒体在当下社会愈来愈更主流地承载了新闻舆论传播的功能。融媒时代高校着力打造新闻宣传“先锋”,应成为推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改革创新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