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运动与流域的综合开发”专题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c19890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击高考(表1)
  二、思维建构
  知识网络(图1)
  重点剖析
  1.相互联系的水体
  (1)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图2)。
  (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
  根据气候类型判断:大气降水为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②汛期出现在夏季:季风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③汛期出现在冬季:地中海气候区。
  根据径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判断:①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②积雪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春季;③大气降水补给的河流,河流汛期和多雨期基本一致;④以地下水、湖泊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一般比较稳定。
  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表2)。
  (2)影响水循环的主要人类活动。
  改变地表径流: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围湖造田、河流人工改道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回避的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3)地表径流的影响因素(图3)。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分析(图4)。
  (2)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分析(图5)。
  4.洋流的分布及影响
  (1)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图6)。
  (2)表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图7)。
  5.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开发的一般思路(目的及实现路径分析)(图8)。
  (2)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模式(图9)。
  (3)流域的综合治理(图10)。
  复习策略
  知识上:以水体运动为线索,重点掌握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河流补给及其水位特征,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和治理为背景,掌握田纳西河开发的地理背景、开发方向、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并总结流域开发利用和治理的一般思路。
  方法上:结合水循环示意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洋流分布及其变式图,复习巩固运用以上知识。归纳流域开发利用和治理的一般思路,结合不同的流域示意图,分析其开发背景,因地制宜地提出其开发利用方向和治理措施。
  三、真题透视
  试题回放
  (2018年全国文综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1)。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小题实际考查影响湿地形成的条件,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来水条件(降水、河流等)和排水(蒸发、地形、冻土等)方面分析;第(2)小题考查了流域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实际是要分析流域水量的动态平衡,据材料可知,乌裕尔河原本为外流河,降水量应等于蒸发量和流出到嫩江的水量之和,降水量基本不变,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后成为内流河时,说明蒸发量逐渐增大;随着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与深度变浅,蒸发面积加大,蒸发量增加,直至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第(3)小题承接上题,考查了影响盐度的因素,盐度高低与蒸发量、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和水域的封闭程度有关。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同意应从水循环意义方面分析,不同意应从保护湿地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 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泥;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 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方法技巧
  近几年高考考查中突出了地理学科素养,从人地关系到学生的综合思维运用能力,到地理与生活的实践应用都在试题中有所体现。①贯穿人地关系主线。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②强调综合思维运用。综合性思维主要是引导学生能从综合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重视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全面认识不同地理环境特点与地理原理、概念;③依托区域认知理念。以区域为依托,体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各种人地关系。“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④重视地理实践能力。高考地理试题一直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在素材和情境的基础上,自然地延伸出問题,启发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思考,将地理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根据以上特点,复习教学中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依托区域认知,强化综合思维的训练,重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其他文献
教育行业兵荒马乱的2019年刚结束,2020年开年,便是猝不及防的疫情带来的群魔乱舞.rn当所有人都在娱乐“停课不停学”的魔幻、叹息线下机构的困境、鼓吹在线教育的春天,教育培
期刊
服装不仅能遮羞保暖,还可以传递信息给他人,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服装的基本要素包括材料、款式、颜色等。颜色作为服装认知的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颜色的
伴随着我国造船业的蓬勃发展,低成本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定向系统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载体姿态测量系统是由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共同组成的惯性导航系统,但是它具有导航误差
期刊
汉代雕塑体现出极强的纪念碑特性,不仅取决于雕塑的尺寸、质地、形状、放置地点和功能,而且也体现在雕塑的形式和风格上。霍去病墓雕塑群是我国雕塑史上的杰作,巨大雄浑的形
随着智能车辆的飞速发展,目标跟踪成为车辆智能化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由于机器视觉技术越来越成熟,使用成本逐渐降低,所以广大学者在机器视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目标跟踪这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提升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古诗词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也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元素;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历史发展中传承了十分浓厚的诗词文化,且其在社会发展及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
癌症发病例多、死亡率高,且新增病例逐年增长。新型药物控释体系能有效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减小毒副作用,提高癌症治疗效果。抗肿瘤药物控释体系可通过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局部化疗等策略提高药物在肿瘤的选择性富集,通过刺激响应机制促进药物在病变部位的有效释放。虽然药物控释体系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但是设计及制备简单温和,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可降解,免疫原性低,能实现对药物的有效加载、维持活性、选择性富集
2月14日,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奋发向上的A股市场,收到一份来自监管层的“情人节礼物”——《再融资规则》.rn这是证监会当日发布的三份文件即《关于修改的决定》(第163号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