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犯论到法益论:帮助行为正犯化再审视

来源 :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共犯论框架内讨论帮助行为正犯化立法的研究思路目前存在根本性偏差,有必要摆脱共犯教义学的束缚,转而从法益论这一更为基础性的理论层面对其进行审视。基于帮助行为自身的法益侵害危险性差异,大体可将帮助行为正犯化立法划分为“帮助行为的绝对正犯化”“帮助行为的相对正犯化”和“中立帮助行为的相对正犯化”三种类型,并不存在单纯的“帮助犯的量刑规则”。站在法益论立场,对于帮助行为相对正犯化立法有必要确立“以处罚犯罪实行行为的帮助为原则,以处罚犯罪预备行为的帮助为例外”的教义学限制规则。前者与共犯论构成
其他文献
为研制针对蓝莓根腐病的生防菌剂,从三叶草根表分离出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真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该真菌进行鉴定,将其与阿氏芽孢杆菌R-B-01(Bacillus aryabhattai)、禾谷镰刀菌R-F-02(Fusarium graminearum)接入蓝莓组培苗根系,观察根系变化与菌株定殖情况,并结合体视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探究3种微生物在蓝莓根表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真菌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命名为R-F-01。阿氏芽孢杆菌R-B
对著作权的刑事保护和民事保护出现了严重的刑民脱节现象,具体表现为刑事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与《著作权法》对“复制发行”与“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关系界定的脱节、对“发行”与“销售”和“出租”关系界定的脱节以及对出售软件序列号和破解程序行为定性的脱节等。在著作权保护方面,刑民衔接的正当性源于著作权法并非仅为权利保护之法,而首先是赋权之法。没有《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各项专有权利,就不存在具有绝对权性质的专有权利,因此对著作权专有权利的刑法保护也必须以《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为前提,具体体现为对侵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