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集群发展,低碳经济先行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zm4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经济实践的不断深入,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已经进入到改革试验的攻坚期,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立足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这一现实主题,结合试验示范区经济发展自身特点,剖析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以期对症下药探寻行之有效的低碳发展战略与路径。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现状;战略;路径
  一、长株潭城市群低碳发展现状与问题
  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如火如荼地进行,一体化城市群建设如日中天。作为湖南省经济最为发达的中枢性区域,长株潭城市群以其政治、经济、金融、商贸、物流、文化等多方面十足的优势,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龙头”。近年来,通过坚持不懈的改革实践,它不负众望地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连续四年进入国家万元俱乐部,经济总量全国排名前十。但正如张萍在第九届长株潭经济论坛暨《长株潭城市群蓝皮(2012)》首发式上所言:“湖南这四年当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巨大的成就,但我们必须看到,从总体上来看,第一,我们处于低端位置……第二,到目前为止还是外延式的、资源剥削和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模式……第三,发展方式重经济转社会……”,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急需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型。
  具体而言,第一,城市群建设缺乏统一布局规划,管理监制难以落实。虽然城市群建设早就并入长株潭一体化建设之中,省人民政府作为指定主管部门,也一直承担着协调引导之责,但是由于主管部门管理意识尚未彻底转变,三市行政壁垒并未完全打通,以及过度侧重自身区域发展,导致城市群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难以进展,执法和监管体系匮乏,相互推诿现象层出不穷,城市建设重复现象严重,土地占用突出,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产业布局不科学,法律法规空缺不全、流于形式。第二,产业布局规划低端,过分倚重“三高”高碳外延式发展。一方面政府管理规划没到位,导致经济关联度不高,各县市间同类行业各自为垒,另一方面长株潭区域原本资源紧缺,为追求经济总量,又过度依赖重工业,致使其比例居高难下,“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三高现象严重。而对于诸如现代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低能耗、“清洁生产”的优势新兴产业,虽然近年来也不乏大力推进,但是由于前期投资大、见效慢,或多或少存在留滞放任发展问题,最终引发新兴低碳产业发展滞后,缺乏在全国同行业有影响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优势产业群。第三,发展方式过分偏重经济,轻民生,催生公众低碳意识薄弱等现实难题。为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部分县市监管部门对“三高”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汽车行业非理性发展视而不见,在酿成环境污染损害人民生活的同时,公众缺乏榜样力量,竞相浪费与破坏。
  二、长株潭城市群低碳发展战略与路径
  虽然问题繁多,但是先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又决定长株潭城市群的低碳发展只要找准问题,从政府管理、产业转型和公众参与几个方面对症下药,也绝非难事。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要找准定位,立足大视野的“长株潭城市群”, 积极主动从以往的“县、市”观念中走出来,全力多方合作,通过召开会议、举办论坛、组建城市群低碳发展组委会等多种方式,全面打破地方行政壁垒;参照《循环经济促进法》,制定完善《低碳发展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构建健全《城市群产业产业发展政策》、《关于支持高新低碳产业发展,加大税收优惠改革的决定》等体制制度;出台《土地合理使用规定》,规范土地用地,整治房地产建设乱象,全方位为促进城市群低碳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与政策保障。其次,整合市场、税收、财政、信贷等多种经济手段和人才机制,有效推进产业改革转型。强化市场调节机制,积极建设碳交易市场,运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规定碳能效,控制碳用量,逐步淘汰“三高”低端产业,促使其向光电风能等清洁能源方向转型;加快税收改革,对于“三高”产业,不仅要引进外国先进治污系统,优化处污标准,而且增收治污处和雾霾费,而对于“低碳”高新技术产业,要从厂房建设租赁、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加以扶持;借鉴学习国外低碳产业发展经验,科学布局,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引进节能环保技术,研发节能环保材料,开发节能环保品牌产品,以价格减免、减免税负等形式投入市场,鼓励消费,增强企业产业管理者和生产者低碳意识,进而主动向低碳产业转型。再次,依托新闻媒体、社区企业、单位学校等多维力量,深度开展低碳节能环节公益宣传及活动。
  总之,长株潭城市集群发展不仅是一条“由高碳工业化向低碳工业化发展的转型之路”2,更是一条由高碳生活向低碳生活的革新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企事业、公众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 张萍. 第九届长株潭经济论坛暨《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2012)》首发式[C],2012.
  [2] 郭任.长株潭低碳经济发展若干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P32.
其他文献
针对频控阵-多输入多输(frequency diverse array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FDA-MIMO)雷达阵列间存在未知互耦合情况的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转换的二维多重信号分类方法.首先,构造了存在未知互耦合影响的接收信号模型.然后,通过子空间分解的方法得到用于参数估计的谱函数,并且采用数据转换的方法来解决谱函数由于未知耦合矩阵存在而失真的问题.最后,利用得到的目标距离和角度参数的估计值,通过类似线性约束最小方差重构优化问题,估计出耦合系数矩阵.仿
基于作战环思想,以作战网络抽象模型为基础,围绕作战环的分类、定义、形式化描述、数学模型等基本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作战环理论体系.同时,以能否快速有效打击对方目标实体为根本依据,建立了基于目标节点打击率和基于目标节点打击效率的作战网络效能评估指标.通过仿真实验,将作战环相关理论运用于不同节点攻击策略下的作战网络效能评估,为实际作战体系对抗中双方的攻击与防护提供应用指导,也为进一步开展基于作战环的作战网络应用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作战体系结构设计可以解决由于空战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涌现性导致难以建模描述的问题,随着未来空战新概念发展,需要从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思想角度,在统一的结构框架下构建空战系统任务元模型以适应体系架构的更迭变化。首先,描述了任务元模型内涵。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系结构设计的任务元模型构建方法,根据该方法选取并设计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的视图产品。最后,选取超视距(beyond visual range,
针对无人机(unmannd aerial vehicle,UAV)对快速运动目标的协同探测问题,设计了 一种多UAV协同探测控制算法.首先假设每架UAV都携带相同的探测载荷,根据载荷特性设计了针对快速运动目标的UAV协同探测队形.然后引入固定时间控制一致性协议到UAV载荷角度控制中,控制载荷持续照射目标;引入有限时间一致性协议到UAV编队控制中,用以形成协同探测队形,并通过二跳网络加快队形的收敛.通过将UAV队形控制与UAV载荷的角度控制相结合,从而实现UAV对快速运动目标探测时间的最大化,极大的延长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