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州市小麦单产水平低的原因,除自身地理位置、土壤肥力不足外,还与水利设施薄弱、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有关,分析林州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以为山区旱薄地小麦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小麦;问题;发展对策;河南林州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055-01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位于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全市土地面积2 046 km2,其中山坡、丘陵占86%,耕地5.07万hm2。小麦是林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几年,小麦单产维持在3 675 kg/hm2左右[1]。
  1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水利设施薄弱,灌溉成本高
  林州市水资源匮乏,素有“十年九旱”之称,麦田灌溉主要靠红旗渠及库塘水源,灌溉成本高。红旗渠保灌面积由原来的2.33万hm2下降到目前的1.33万hm2,灌溉成本由免费上涨到300~450元/hm2。林州市3.33万hm2小麦中,浇水需225~300元/hm2的麦田大致只有0.67万hm2左右,平均单产在6 750kg/hm2左右;浇水需375~600元/hm2的麦田大致有0.67万hm2左右,平均单产在5 100 kg/hm2左右;浇水需675~1 050元/hm2的麦田有1.33万hm2左右,平均单产在3 000 kg/hm2左右;另外0.67万hm2小麦是纯旱地小麦,虽然有机井,但深度在300 m以上,浇水费用需1 500元/hm2以上,主要是靠天吃饭,干旱年份,产量不足750 kg/hm2,甚至绝收。
  1.2人均耕地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林州市人均耕地不足666.67 m2,人均麦播面积只有333.33 m2,再加上浇水成本高,小麦种植效益不足1 500元/hm2,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3]。目前,在家种地的主要是老人和中年妇女,科技水平低,栽培管理粗放。此外,耕地少,也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及统一技术管理。
  1.3栽培管理不当
  (1)连年旋耕。近几年来,整地的主要方式是旋耕,旋耕深度为10~15 cm,在土壤10 cm以下形成犁底层,土壤渗水肥能力下降,使耕作层水肥浓度过大,对小麦根系产生影响,出现烧根等现象。同时,由于土壤坚实,根系下扎困难,浅层根多,抗逆性差。
  (2)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减少。农民承包土地后,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减少,致使土壤板结,使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含量下降,影响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导致其数量下降,从而影响小麦产量。
  (3)镇压、中耕划锄面积减少。近几年,旋耕不耙压,播种后不镇压已是小麦播种时出现的普遍现象,再加上中耕划锄(镂麦)面积越来越少,造成田间蒸发量大,跑墒、失墒严重,若冬季有效降雨少,一旦遇冷空气或倒春寒,易出现旱寒交加导致的死苗现象。
  2林州市小麦生产的发展对策
  2.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扩大灌溉面积
  2011年,林州市投资9.7亿元在全市开展“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水利建设3年大会战,通过重修红旗渠,使田间渠系、机具配套,麦田保灌面积扩大到2.33万hm2左右,降低了灌溉成本,增加了小麦单产,下游乡镇村浇水成本降低到300元/hm2。到2015年,全市小麦平均单产水平将提高到4 950 kg/hm2左右。
  2.2扩大土地流转面积,提高农民种粮的经济效益
  林州市人均耕地面积少,一家四口的农户麦播面积也只有0.13 hm2,农户很难从种粮中取得收益。因此,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实行适度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户种粮积极性[4]。
  2.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1)加大旋耕深度,增强小麦的抗逆性。为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小麦种植地可2~3年深耕1次,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
  (2)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为提高土壤肥力,在小麦生产中,要用地与养地结合,大力培肥地力。一般施优质粗肥、二铵、硫酸钾、硫酸锌22 500、300~375、150、15 kg/hm2作底肥。结合浇拔节水,追施尿素225~300 kg/hm2,以平衡氮磷肥的用量,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5]。
  (3)耕后耙耢、播后镇压。实践表明,播前耕翻后或旋耕后耙压,或小麦播后对麦田进行镇压,受旱、受冻偏轻;反之,旋耕后未耙压,播后未镇压,土壤耕层暄松,水分散失较快,影响次生根喷发,冬季透风,根系受冷受旱,死苗现象较重。
  (4)扩大中耕划锄面积,增强小麦抗旱、抗寒性。中耕划锄可以提温、保墒、促进弱苗尽快升级。在科技培训中,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中耕划锄好处的认识程度,增加中耕划锄面积。
  3参考文献
  [1] 赵献林,康明辉.浅谈目前我省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1995(6):6-8.
  [2] 张丽俊.汾阳市小麦生产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2):50.
  [3] 郑强,冷传娥,宫本善,等.当前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山东农业,2001(11):33.
  [4] 李爱华.目前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2008(2):5-6.
  [5] 季书勤,赵淑章,张德奇,等.河南省中产灌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1):41-43.
其他文献
通过对钼丝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断口实物样分析,阐明造成钼丝断裂的原因,提出钼丝生产用金属钼棒及其拉拔生产的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原理,达到降低钼丝断裂几率,提高综合成材率的目
阐述了磁性衬板的发展,并介绍了磁性衬板的结构和工作机理.通过对国内磁性衬板应用厂家的考察、调研后,分析判断在3600×6000mm球磨机上应用的可行性.
利用CuWO4+0.958WO3前驱体还原方法制备Cu-W复合粉.试验结果表明,共还原法制备的Cu/W复合粉两相分布均匀,还原温度是影响复合粉体的关键因素。700 ℃还原时,不能形成W包覆Cu
<正>"达芬奇事件"无疑是2011年中国家具行业最热门话题之一,更引起了社会舆论对家具行业的广泛关注。尽管达芬奇事件尚未有最终定论,达芬奇的走向还不清晰,但对家具行业而言,
分析了矿山生产系统的特点,建立了矿山生产经济函数,对露天矿生产工艺、生产因素进行了二元交互作用矩阵分析,提出了求解二元交互作用矩阵的算法,通过最优计划、最优协调、最优控
以气象彩信的编辑与实现为重要基础,讨论了SMIL的基础知识、体系结构、编写规则等相关技术,最后对SMIL在制作气象彩信中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研究人员目前正在研制一种具有最佳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且适于高温应用的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钼合金材料。而且 ,这种钼合金在纵向拉伸载荷下 ,其加工和消除应力状态的塑 -脆转
提出了一种要地防护反无人机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重点解决了雷达、光电红外、无线电侦测等异类传感器的数据融合以及协同探测等问题。针对小型无人机目标特性,提出了基于多源
【正】顾客对于产品的异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六种类型,即,功能、质量、售后、品牌、价格、促销。关于价格异议的处理,"上篇"文章已经讲过。这篇接着讲功能和品牌异议的处理,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