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偶像找自我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terw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模仿中迷失了自我
  小帅,14岁,八年级男生,身高1.70米,身体结实。因为月考成绩下降10名左右,班主任找小帅谈话,发现小帅最近因模仿偶像的言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而产生内心波动。班主任建议小帅来咨询,他本人也愿意。
  二、模仿是在追寻理想中的我
  模仿的意义:随着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觉醒,青少年需要在现实中不断找寻自我的价值,因此,偶像崇拜的实质是为了实现理想中的自我。此时青少年还不是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将社会价值评价中“优秀的人”作为自我的样子,即建构“理想中的我”,但常常会因为模仿不当而产生迷茫。
  小帅提出明确的咨询诉求:“模仿偶像行为错了吗?我开始不相信自己了。”小帅说模仿偶像言行后,人际反应与自己预期的效果差距很大,原有的生活和学习受到影响,内心迷茫,自信心受损。咨询师看到小帅开始有了自我发展的意识,个性耿直要强,但认知有绝对化、片面化的特点,导致他对自我认识不清、产生困惑,具体表现在:崇拜偶像并模仿言行是否真正符合自我发展的需要?人际关系受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考试成绩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这三个困扰的交集就是模仿偶像。与小帅协商后,将认知调整作为咨询的目标,同时还需要进行人际交往的技巧策略指导。
  三、建构“我的模样”
  小帅在学校心理辅导室共咨询4次,隔周1次,每次50分钟。
  第1次咨询:了解“我”的概念。
  小帅说自己的困惑和迷茫源于过年时的亲戚聚会。他在爷爷家遇到在军校念大一的表哥,全家人都赞扬表哥英武阳光,小帅自己也觉得表哥跟以前判若两人。他内心很羡慕,暗自决心要成为表哥那样的男子汉,于是悄悄观察表哥的穿着搭配、言谈举止,甚至连手机屏保和来电铃声都全套照搬。但模仿过程并不顺利,小帅觉得改变原有的讲话和行事习惯很困难且不自然,好友还因此问过他:“你怎么像变了一个人?好奇怪呀!”小帅发现不但朋友们对他疏远了,而且他因为专注于模仿而减少了学习上的投入,导致成绩下降,被老师约谈、父母念叨。
  谈话中,咨询师始终关注小帅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并在不清楚的地方适时提问,让小帅在越来越安全的氛围中进行问题阐述。咨询师:“你对自己有哪些期待?”小帅:“在各个方面都努力做到优秀。”咨询师:“如果有做得不够优秀的地方,你会怎么想?”小帅:“最大的原因是我自己不够努力。”通过这样的提问,发现小帅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并且习惯于内归因模式。同时,对小帅的困惑来源有了一定的评估,发现他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的状态,因为在社会生活事件的体验中遭受了与预期不符的挫折,从而对自我能力与价值产生了怀疑。
  咨询结束后布置作业:从小到大崇拜的人有哪些?为什么会欣赏他们?
  第2、3次咨询:调整内在“我”的认知。
  这一阶段是咨询的核心过程,通过了解来访者的认知模式和沟通习惯,帮助他发现模仿偶像是“理想我”的投射,是青春期成长的议题。
  小帅迫不及待地向咨询师汇报了上次作业的情况,他滔滔不绝地说起从小到大的三位偶像:第一位是一个群体——军人,他从小就想成为保家卫国的军人;第二位是蔡徐坤,他特别欣赏蔡徐坤载歌载舞时的帅气;第三位就是表哥。咨询师和他讨论,为什么这三个人或人群会最吸引他,小帅说原因在于外貌和成就两个方面。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帅发现他们身上还有一些以前没有发现的好品质:有责任心、遇困难不退缩、热情助人……这些也是他们取得成就不可缺少的素养。咨询师帮助小帅意识到:拓展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增加自我的内涵。
  这两次咨询解构了小帅的一些绝对化、片面化的认知:“我学习好别人才会喜欢我,我的言行像偶像那样‘酷’才会被大家喜欢,我的想法不被大家认可说明我不好……”重构了健康的认知模式:“找到我自己的優点比模仿别人更重要,我需要知道‘什么样的我’会被别人认可。”
  咨询结束后布置作业:每天有效倾听一刻钟,在家里和父母练习有效沟通。
  第4次咨询:聚焦改变的“我”。
  本阶段通过了解小帅在家中的沟通练习,帮助他巩固自我价值的认知模式。
  小帅说近一个月来与母亲及同学的沟通发生了一些变化,自己情绪还不错。他向咨询师复述了一段同伴对话。同学:“一想到回家父母又要唠叨我就心烦,我们在外面玩一会再回家吧。”小帅:“哎,我的父母也很不理解我,我不想跟他们说话。不过最近有点好转,我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每天听他们唠叨一刻钟,不回嘴、不打岔,就是专注地听,结果我妈说我最近听话多了。哈哈,他们的唠叨反而变少了。”同学:“真佩服你的耐心!你再仔细跟我说说。”
  小帅表示自己的咨询目标基本实现,他说知道了模仿对于自己的意义后就不再盲目模仿,现在能够较为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需要。与同学的关系也有一定的改善,这得益于咨询中一个行为作业的落实:每天有效倾听一刻钟。
  咨询结束阶段,咨询师与小帅讨论了自信心的问题,鼓励他不放弃追求,这样才有获得自信心的可能。小帅对学习的认知也有一些改变:世界很大,学习好的人很多,只要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自己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四、咨询反思
  青春期是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有的人会采取模仿偶像的行为来提升自己的言行,进而验证自己的能力,希望被社会承认。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对青少年的性格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应该重视这一现象,及时帮助青少年改善认知。
  青少年成长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他们需要成年人的指导和行为示范,而不仅仅是讲道理。因此,在咨询中,咨询师多次沟通示范,并且两次布置行为作业,这些都是在创设情境,让小帅有体验行为改变的机会。
其他文献
【摘要】受时代影响,大众文化消费的审美趣味在发生变迁,以中国传统杂技为例,从单纯欣赏杂技有惊无险的高超技艺,到“技”和“剧”并重的杂技剧的出现,以及杂技与舞蹈、外来文化的融合,借助声光电等高新技术手段烘托舞台气氛,展现给大众饕餮盛宴,充分体现大众审美的多元性、全球性和后现代性等特征。  【关键词】文化消费; 审美趣味; 变迁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消费,是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
【摘要】中西戏剧不同的“悲剧”书写,体现了不同的“悲剧精神”;中西不同的“悲剧精神”产生不同的价值观。  【关键词】中西悲剧书写;中西悲剧精神;中西悲剧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J106 【文献标识码】A  一、不同的“悲剧书写”  “悲剧”历来被认为是“戏剧之冠”,具有崇高的地位。车尔尼雪夫斯基:“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的人物的毁灭” 。  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提出了“原罪”说。他说,悲剧
【摘要】曾有人评论过,仁义是中华民族最深的性格基础,也是传承了上千年关于中国人民所特有的伦理纲常。历史的脚步不紧不慢,跨过了秦汉的烽烟,迈过了盛唐的旖丽,走过了金元的烈风,越过了明清的终结,时至今日,我们不禁好奇,何为仁义?为何这样的思想会影响这个东方的泱泱大国数千年之久?纵然明确了仁义的内涵,又当如何进行代际传承,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会对这几方面的内容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仁义;儒家
【摘要】近年来,作为博物馆领域的新兴力量,涉海类博物馆的建设逐步呈现繁荣景象,类型日渐豐富多样化且发展迅速。尤其自2013年我们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以来,涉海类博物馆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涉海类博物馆应当如何抓住这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找准社会价值定位,发挥自身特色,在遗存保护、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方面破解发展难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涉海类;博物馆;发展难题;思考和探
【摘要】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实现产业化的途径和载体。本文从人类学角度出发,总结了丽江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开发的经验及不足,在符号经济理念下探索了丽江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丽江;旅游产业;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旅游者通过旅游体验这一精神层面的文化审美活动,获得旅游产品使用价值,以满足其最初的旅游需求。为了充分地满足游客的这种文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从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实施路径与教育模式三个不同的方面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索,认为必须要建立“三标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并从特色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入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最后还需要建立“生产与教学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路径;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
【摘要】随着近几年电视节目的增加,各色各类的电视节目映入人们的眼帘,同时对于各种层次的人群都制定了不同节目来针对不同的人员进行录制和设计,因此电视节目的发展正处于蓬勃向上的时期,科教频道的发展已经有十年多的历史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科教节目教育着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本文主要以丁曦主持的《我爱发明》为研究对象,研究主持人在主持科技节目上的一些文化素养和科教节目主持人的现状,以及提高的建议、意见。  【
【关键词】亲子关系;感恩;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3-0060-03  【作者简介】林诺纯,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上海,200233)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和互动逐渐减少,亲子依恋的行为模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课通过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在与父母的互动中获得关心
一、动来动去的小杰  小杰,八岁,一年级学生。小杰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他的认知能力弱于同龄孩子,反应较慢,特意让他多读了一年幼儿园大班。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小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动来动去,动作幅度比较大,有时还会离开座位到处溜达。小杰的作业拖拉,学习成绩差,同学都不愿意跟他玩。  父母带小杰去儿童医院检查,医生判断小杰有可能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也有可能与进入小学后不适应学校生活有关,建议先进
【摘要】中国共产党1941年创办的延安民族学院,开启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先河。云南民族大学始终秉承延安民族学院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理念,将“团结、进步”作为自己的办学精神认真践行,不断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培养了大批政治上坚定、工作上勤奋、作风上深入群众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起到了示范及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民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