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沿黄粳稻根系形态、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河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沿黄常规粳稻品种郑稻19和郑稻20为材料,设置8个氮肥施用水平,即整个生育期不施用氮肥和整个生育期施氮肥(折合纯氮)180、210、240、270、300、330、360 kg/hm~2,分析不同氮肥水平对其产量及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水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郑稻19和郑稻20的地上部干质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增加,而根系体积、根干质量、根系氧化力、根系吲哚乙酸含量、根系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则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2个水稻品种的根系体积、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在分蘖中期、穗分化始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根系氧化力、吲哚乙酸含量、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在分蘖中期和穗分化始期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最高。郑稻19和郑稻20的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显著增加后显著降低,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最高,分别为9.35 t/hm~2和8.79 t/hm~2,显著高于其他施氮量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总体上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显著增加后显著降低,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最高,分别为17.0 kg/kg和14.9 kg/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则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降低。综上,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郑稻19和郑稻20的根系形态、生理特性最佳,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且品种间比较,郑稻19优于郑稻20。
其他文献
文章利用1978~2003年的历史数据,对广东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定性描述;把经济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工农产品剪刀差、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金融发展与信贷、经济开放程度作为影
<正>泌尿系感染是指由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总称,为医院内常见的感染之一。文献[1]报道全球每年约有1.5亿人患病,尿路致病性
大型公园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多种重要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现代社会中的大型公园由于其内部、外部原因,在生态、社会、文化等层面具有动态复杂性,在规划、设计
网络社会中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催生了网络化学习行动研究,它超越个体自主而走向文化自主,超越量质之争而走向整体主义。因与网络化学习相生相伴,它孕育起"为了网络
<正>党的十八大的一个突出贡献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由道路、理论"两位一体"发展为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位一体";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
总结病区胰岛素注射的质量管理。成立胰岛素注射质量管理小组,分析病区胰岛素注射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缺陷和原因,制定预期目标,采取相应质量改进方案。加强胰岛素注射质量管
<正>第五届中国药师大会暨《中国执业药师》杂志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自去年开始征文以来,广大药学技术人员踊跃投稿,截至2013年3月15日,共收到投稿707篇,投稿内容涉及临床药学实
<正>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的基本细胞,是联系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发挥参政议政职能,完成政党任务,实现政党政纲的基础,提高民主党派党员素质,树立党派形象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