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Pim-3基因对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HF)大鼠的肝组织修复效应.方法 将32只大鼠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和3组处理组,每组8只.3组处理组分别以林格液、空载质粒(pEGFP-N2)和重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感染性疾病科,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im-3基因对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HF)大鼠的肝组织修复效应.方法 将32只大鼠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和3组处理组,每组8只.3组处理组分别以林格液、空载质粒(pEGFP-N2)和重组质粒(pEGFP-N2/Pim-3)溶液预处理大鼠,1 d后予脂多糖(LPS)/D-半乳糖胺(D-GalN)腹腔注射诱导FHF.8 h后或濒死期处死大鼠,采集血清和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转氨酶水平,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及其血中浓度,原位末端凋亡(TUNEL)分析评估肝细胞凋亡水平,检测肝组织损伤程度.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重组质粒注射能诱导目的 基因Pim-3和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在肝内高表达;与其他处理组相比,重组质粒组大鼠的生存率显著提高,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降低,且肝组织内出血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也明显减轻;重组质粒组肝凋亡指数为(10.2±6.9)%,显著低于林格液组的(83.1±12.6)%和空载质粒组的(79.9±13.4)%(P<0.01);外源Pim-3基因的应用显著降低了肝组织内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以及血清TNF-α和IL-1β蛋白的分泌水平.结论 Pim-3基因有助于保护大鼠免于LPS/D-GalN诱导暴发性FHF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肝内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和分泌.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用不同时间(0、0.5、1.0、1.5、2.0、2.5、3.0min)的He-Ne激光照射海洋微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Beij.)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经连续照射4轮(每轮均照射,然后培
为改善煤炭企业安全状况,根据近年中国煤矿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构建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分析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因素和咨询专家,基于SMART从组织承
重金属Cd作为非必需微量元素,经根系吸收并累积时对植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因而开展植物对Cd的响应途径及其调控机理研究,对改良植物对Cd的耐受性以及开发超累积植物均具有重要
为了建立检测口蹄疫的快速实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本研究借助新兴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建立了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体外等温扩增检测方法。设计了6条针对
用水热法合成了离子型配合物[Ni(phen)2(CO3)].7H2O(1,phen=1,10-邻菲啰啉),其结构经IR和元素分析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1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989 9
目的:研究靶向HER-2基因、具有不同活性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S-ODNs)在SK-BR-3细胞内的微观分布差异,以及与靶基因转录和翻译抑制作用的关系.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
2006年夏季在天津近海海域走航采集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用于研究近海海域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和来源.采集到的样品通过重量分析得到颗粒物浓度,同时进行元素分析.并结合气
综述了具有降解木质素能力的微生物和酶的种类及其降解特性,阐述了木质素生物降解在生物化学制浆、纸浆生物漂白、造纸废水生物处理、饲料工业、生物肥料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展
为防止和减轻电磁波的危害,研制电磁屏蔽材料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分别以聚碳酸酯(PC)以及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为基体,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muliti-w
采用分级萃取与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制备EGCG氧化产物。将萃取制备的级分Fra.A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脱盐后,用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经浓缩及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橙红色粉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