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述位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国内外研究综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e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是一个译者不断选择的过程。文化移入、主述位理论、翻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如何就“迁移”这一心理因素对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做到最为贴切的诠释是每一位翻译工作者时时刻刻面临的问题。了解文化移入的特点,使其贯穿于主述位推进模式的翻译教学中,掌握学生语言与文化习得的心理特征,在翻译教学中主述位推进内容与语言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并且有意识地融入文化传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主述位理论 英语翻译 国外研究 国内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017-01
  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所属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互为依存,不可分割。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依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呈现。根据这种认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将文化内容在翻译教学中进行有效的移入便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主述位理论以及主述位推进模式的应用最早是有布拉格学派提出,并在翻译教学中不断得到应用。本研究试图通过实证性调查,从不同的情况找到研究成果到实践转化过程出现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期达到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1.国外主要研究
  主位(Rheme)和述位(Theme)这一对名词最早是由布拉格学派的马泰休斯提出的,其目的在于研究句子的信息结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从句子的实际功能出发将主述位理论应用于语篇研究。继而,韩礼德和另一位代表人物费尔巴哈将主述位理论以及主述位推进模式应用于翻译研究当中。继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提出主述位理论后,不断有学者围绕着主述位和翻译进行研究论述,语言学界和语言教学界从交际动力角度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然而,我们在研究中却发现这个理论模型难以证实,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难以将文化移入进行量化,故无法得出相应的结论。文化移入是个综合指标性概念,在这个综合指标性内容中,各种不同因素,如语言输入的多少(量)、中介语言的出现(几乎每个学习外语的人都有着相同的学习过程,即总是试图将对象语言与母语先行比较、翻译后才能具有较好的理解)、混合语(例如现在国内出现的“三明治”式外语学习方法)以及克服对象语言对母语的影响等都具有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学习者对于对象语言中伴随的文化的了解,阅历、周边环境、知识储备、个人性格、好奇心、个体对语言学习的需要差异等都对文化移入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例如,一个生活在较为偏僻地区,其信息获取受到媒体、同伴影响限制的外语学习者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学好外语,同时也会因为上述原因,即使学些有限的词汇和句子也难以有效应用。
  2. 国内研究
  辜正坤在2002发表于年《中国翻译》一篇文章中曾指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会衍生出不同的翻译理论模式,文化交融也会使翻译理论的契合成为可能。20世纪90年代,玛丽·斯内尔霍恩比建议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们抛弃他们的“唯科学主义”的态度,把文化而不是文本作为翻译的单位,把文化研究纳入翻译理论中来。玛丽的这一提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翻译领域的一场变革,称之为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
  相对而言,国内的理论研究已经日臻深入。例如,如,桂诗春(1988)、胡文仲(1992,1993)、何兆熊(2000)、.邓炎昌,刘润清(1995)、束定芳(2004)、何自然,阎庄(1986)等。他们都在讨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做出了相类似的结论。
  这些讨论也对教学没有很大的相关性。其原因在于:
  1.仍然是宏观性讨论;
  2.针对某些特殊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如汉字中表意系统的概念表达特点,汉字与英语文字的比较,但却往往与教学相关不大(除非是专门讨论文字的课程,而语言学习很少涉及文字问题);
  3.对象语言的差异很大,不同英语国家的表达和文化有所差异,所以,仅讨论宏观的文化意识无助于教师和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
  4.正移入一般得到了重视,而负移入也没有得到极大的重视;
  5.主述位理论及主述位推进模式没有在翻译教学中引起重视,没有适当的引用应用。
  本研究所讨论的文化正移入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学生能够运用自我语言文化能力正确理解外语文化与英语翻译教学的关系;二是教师能够通过从文化的角度,用主述位推进模式在翻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本研究所讨论的文化负移入指的是:学生或者将自己的文化错误地与所学习语言进行对立性理解,从而导致了“无知”或者“望文生义”。
  本研究所讨论的文化误移入是指:学生和教师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误读了文字文本的“霸权”思想,导致了文化错误移入,从而影响到了对元语言的错误理解,影响翻译教学,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文化和主述位推进模式结合教学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结语
  我们通过实证性调查研究,对我们现在的跨文化交际情况和与之结合的主述位理论翻译教学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观察和检讨,并提出了我们一点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我们的想法进行关注,以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质量,最大限度的使学生获益。
  参考文献:
  [1] 苏文瑾. 二语习得中的文化学习[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
  [2] 孙梁、孙琳. 论二语习得中的文化认知模式[J]. 科技创新导报,2010(33)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项目编号12E120)
其他文献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将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在当前我国的职场环境中,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在中职校园开展职业安全健康课程教学十分必要。经过实践探究,可归纳出适宜在中职校园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教学模块包括法律法规安全健康模块、心理健康模块、运动安全健康模块、职业规范安全健康模块,以及电力、药品、机械等各专业安全健康模块设置,为中职学生成为具有安全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做
【摘要】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当前高职院校该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种种问题。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的现状,探索了改革教学的一些途径,初步应用表明能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  【关键词】财务会计 操作技能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014-02  进入21世纪,特别是
SCR技术是目前实现欧Ⅳ及以上排放法规最有效的后处理技术之一。本文在试验用柴油机和SCR系统的基础上,制定基于尿素喷射的SCR电控系统的控制策略,以尿素量的精确喷射控制为目
随着制造业的逐步发展,对于不同工件加工的柔性度不断增强,故对毛坯定位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针对基于点云的零件模型在毛坯的定位相关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首先,分析了基于零件的毛坯定位的现状,以及在对定位的相关算法做了概述。将定位划分为初始定位和精确定位两步。定位是通过迭代算法找到最优的变换矩阵,然后对其做相应的变换,完成配准。其次,研究了基于零件模型的毛坯初始定位,采用了两种方法完
风电机组主轴轴承结构及受力复杂,设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发电效率。论文以德国船级社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及欧洲规范为依据,结合现代设计理论及分
针对我国温室施药机械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喷雾模式设计不合理、农药残留严重、人药接触造成的人身伤害等问题,本文以课题组前期研制的“3M-50型自主作业式温室弥雾机”机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