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但目前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令人担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增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 思想道德现状 中职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一 、当前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目前的中职学生多是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小受到父辈的溺爱,在父母的关怀、庇护下长大,故而导致了核心价值观念的错位、性格上的缺陷。由于教育的选择失当,孩子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经受不起大的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同时,现代社会上不良思想文化、影视或网络中的那些腐朽糜烂的生活观,像洪水猛兽般腐蚀着我们青少年的思想,使中职学校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向,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时有存在,有的学生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而认为“职高无用”。这些也给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中职德育的现状突出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照搬普高德育经验。
认为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同属一个年龄阶段,两者在身心特点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德育工作也自然有共性。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照搬或过多借鉴普高经验,偏离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未注意到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高,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差异,学生思想、心理状态的区别。
(二)德育课特色不明显。
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德育课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中心。重视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和教条的容器。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脱节,学生拥有一定的道德教条,却又在多元的现实中手足无措。有调查表明:中职学生对德育课程不抱喜爱态度,认为学校德育与现实不合拍。
三、如何做好中职德育工作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一定的环境氛围可以强化或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我们要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12.9纪念日活动”、“爱祖国、讲奉献”等主题活动,就可以丰富和积累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逐步内化为稳定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情感。
(二)要重视发挥心理健康辅导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代的中职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来源广泛、各种思想鱼龙混杂的多元世界里,学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此,中职学校教职人员应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帮助学生克服错误思想,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综治体系。
如果学校是划一、僵硬、封闭的体制、就不可能形成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而“ 考试第一”、“高压管理”会使这一问题更为恶化。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现代父母们没有充分认识自我责任,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不重视对其进行基本生活习惯和教养的培育;或者不能满足孩子正当要求,造成青少年儿童的压抑感,不能使青少年儿童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倡导提高家长素质,恢复家庭教育力量。此外、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堕落生活方式、腐朽思想时刻污染着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全社会各部门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要把为广大中职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四)突出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的,只有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职业意识为统率,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胜,使学生具有在岗位上发挥才能的思想基础和职业基础。离开职业特色,中职德育就会失去立足点。在职业教育中,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特征、职业纪律和职业行为,如幼师专业与模具专业就有不同的职业要求。因此,中职德育要强调专业特色。职业教育强调特色是质量的标志,质量特色除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特色和行为规范特色。如若忽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以就业,就难过用人企业检验关,就缺乏竞争力。
以上只是对中职生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初步实践和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研究、探讨和改进的地方。只要我们充分认识中职生德育教育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就能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者: 平顶山外国语学校助理讲师,本科学历)
关键词:中职学生 思想道德现状 中职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一 、当前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目前的中职学生多是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小受到父辈的溺爱,在父母的关怀、庇护下长大,故而导致了核心价值观念的错位、性格上的缺陷。由于教育的选择失当,孩子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经受不起大的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同时,现代社会上不良思想文化、影视或网络中的那些腐朽糜烂的生活观,像洪水猛兽般腐蚀着我们青少年的思想,使中职学校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向,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时有存在,有的学生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而认为“职高无用”。这些也给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中职德育的现状突出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照搬普高德育经验。
认为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同属一个年龄阶段,两者在身心特点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德育工作也自然有共性。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照搬或过多借鉴普高经验,偏离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未注意到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高,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差异,学生思想、心理状态的区别。
(二)德育课特色不明显。
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德育课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中心。重视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和教条的容器。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脱节,学生拥有一定的道德教条,却又在多元的现实中手足无措。有调查表明:中职学生对德育课程不抱喜爱态度,认为学校德育与现实不合拍。
三、如何做好中职德育工作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一定的环境氛围可以强化或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我们要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12.9纪念日活动”、“爱祖国、讲奉献”等主题活动,就可以丰富和积累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逐步内化为稳定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情感。
(二)要重视发挥心理健康辅导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代的中职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来源广泛、各种思想鱼龙混杂的多元世界里,学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此,中职学校教职人员应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帮助学生克服错误思想,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综治体系。
如果学校是划一、僵硬、封闭的体制、就不可能形成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而“ 考试第一”、“高压管理”会使这一问题更为恶化。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现代父母们没有充分认识自我责任,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不重视对其进行基本生活习惯和教养的培育;或者不能满足孩子正当要求,造成青少年儿童的压抑感,不能使青少年儿童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倡导提高家长素质,恢复家庭教育力量。此外、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堕落生活方式、腐朽思想时刻污染着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全社会各部门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要把为广大中职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四)突出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的,只有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职业意识为统率,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胜,使学生具有在岗位上发挥才能的思想基础和职业基础。离开职业特色,中职德育就会失去立足点。在职业教育中,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特征、职业纪律和职业行为,如幼师专业与模具专业就有不同的职业要求。因此,中职德育要强调专业特色。职业教育强调特色是质量的标志,质量特色除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特色和行为规范特色。如若忽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以就业,就难过用人企业检验关,就缺乏竞争力。
以上只是对中职生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初步实践和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研究、探讨和改进的地方。只要我们充分认识中职生德育教育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就能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者: 平顶山外国语学校助理讲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