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线张力带与钢丝张力带对髌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来源 :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可吸收线张力带与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髌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钢丝张力带,实验组给予可吸收线张力带。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14%,对照组为94.29%,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可吸收线张力带与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均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膝关节功能,但可吸收线张力带可避免二次手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其他文献
多媒体网络室功能强大.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以“任务”为中心,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有效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本文具体
目的观察不同微创方法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征求患者同意,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在胃癌组织中是否存在甲基化异常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2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胃粘膜组织应用甲基敏感酶(HpaII)和甲基非敏感酶(MspI)酶切,
胃酸分泌时,来自胃腺壁细胞的信号到达粘膜下层引起胃粘膜血流增加,但给予5肽促胃液素促进胃酸分泌时并不能使血流增加呈平行反应,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胃酸分泌和胃粘膜血流之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实用型人才.它除了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外还要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更能理想地提供培养上述能力的操作平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教学,而且是使用技术工具获取信息的教学,同时是处理及分析信息的方法与手段的教学.因此,分析网络环境下信息技
目的:研究钢板螺钉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本文在分析了影响网络研究性学习中创新能力评价的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从网络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教学四个环节出发,提出创新能力评价的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福田教育网络中心建设主要包括:网络体系、应用服务主机系统、SAN存储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系统等建设.
目的 :研究正常胃粘膜和不同分化程度胃癌胃粘膜组织中hMSH2mRNA的表达。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 ,对 2 7例胃癌 (高、中、低分化分别为 5例 ,9例与 13例 )和 19例正常胃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