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教学,所以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在学校的快乐指数。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宜用深情激昂的语言感染学生;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亲近学生;用积极肯定的语言鼓励学生。
【关键词】课堂语言;唤醒鼓舞;魅力共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4-0043-01
【作者简介】王晓文,江苏省泗阳县来安小学(江苏泗阳,223700)教师。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语文教师更应该以一种亲切、平等、信任的语言贴近学生,用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调动学生,用艺术、灵动和智慧的语言去启迪学生。
一、用深情激昂的语言感染学生
教学中,不同的文本所带给我们的也是不同的情感。教师就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的动情之处,用深情激昂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促进其与文本的对话。
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古诗《枫桥夜泊》时,这样带领学生体会古今诗人除了用明月寄托愁绪之外,亦用钟声表达落寞深沉的羁旅情怀——
(出示陆游《宿枫桥》)听,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
(出示高启《泊枫桥》)听,八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
(出示王士桢《夜雨题寒山寺》)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王士桢的笔下悠悠回荡……
(出示陈小奇《涛声依旧》)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陈小奇的笔下悠悠回荡……
孩子们,这就是经典!
这样深情激昂的语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受到了钟声所带来的经典的魅力。
二、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亲近学生
尊重、赏识、关爱学生,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这其中,幽默生动的语言往往能起到非常神奇的效果。
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上《卧薪尝胆》一文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建议”一词后要求学生对老师提一提建议时有这么一段对话——
(学生提出各种建议)
师:除了这一方面还有没有其他的建议呢?
生:有,我建议你以后走路时不要这个样子。(学生作缩头驼背状)(众大笑)
师:握握手,谢谢你。这个样子是什么样子?就是不要躬着背,要挺起胸膛走路是不是?我告诉你我这样低着头,躬着背,那是卧薪尝胆呢!(生哈哈大笑)
生:我建议老师以后讲话不要太幽默。
师:你是夸我呢?还是批评我呢?(生笑)
生:(齐)是夸你!
师:夸我,是吧,我非常高兴。
教师与学生之间轻松幽默的对话,不仅自然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而且也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想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师生的对话才能融洽,也才能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习得语言。
三、用积极肯定的语言鼓励学生
没有任何孩子会拒绝赞美与鼓励,而且学生在获得表扬时,会激发他们热烈、愉快、向上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这样指导一个腼腆的女孩读书——
师:(手拿话筒,兴致勃勃)你想读吗?
生:(搖摇头,小声说)我不想读。
师:(微微一愣,弯下腰,微笑着)没把握?
生:(小声)不敢站。
师:哦,那你就坐着读吧,于老师为你撑腰!
(全班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鼓起掌来。)
师:让我们掌声再热烈些吧!
(小女孩坐在座位上读完了课文。)
师:不简单,如果再流畅些就更好了。还想读好吗?
(小女孩自信地点点头。第二次读得流畅多了,只可惜读错了一个字,师生给予热烈的掌声。于老师纠错后又让她读了一遍,这一遍读得流利又有感情。大家又一次发出热烈的掌声。)
师:(微笑着)现在,你敢不敢读书了?
生:(自信地)敢!
师:敢,就能把书读好;敢,就能把事情做好。相信你在大家的掌声里胆子会越来越大,自信心会越来越强,书会越读越好。
(听课大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于老师一句句鼓励的话语是爱的传递和情感的动员,给了这个孩子学习的自信,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愿望。而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推动力。同样,教师的温情关注、宽厚包容、激情赞美,也给了学生以启迪、唤醒和鼓舞。
【关键词】课堂语言;唤醒鼓舞;魅力共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4-0043-01
【作者简介】王晓文,江苏省泗阳县来安小学(江苏泗阳,223700)教师。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语文教师更应该以一种亲切、平等、信任的语言贴近学生,用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调动学生,用艺术、灵动和智慧的语言去启迪学生。
一、用深情激昂的语言感染学生
教学中,不同的文本所带给我们的也是不同的情感。教师就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的动情之处,用深情激昂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促进其与文本的对话。
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古诗《枫桥夜泊》时,这样带领学生体会古今诗人除了用明月寄托愁绪之外,亦用钟声表达落寞深沉的羁旅情怀——
(出示陆游《宿枫桥》)听,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
(出示高启《泊枫桥》)听,八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
(出示王士桢《夜雨题寒山寺》)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王士桢的笔下悠悠回荡……
(出示陈小奇《涛声依旧》)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陈小奇的笔下悠悠回荡……
孩子们,这就是经典!
这样深情激昂的语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受到了钟声所带来的经典的魅力。
二、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亲近学生
尊重、赏识、关爱学生,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这其中,幽默生动的语言往往能起到非常神奇的效果。
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上《卧薪尝胆》一文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建议”一词后要求学生对老师提一提建议时有这么一段对话——
(学生提出各种建议)
师:除了这一方面还有没有其他的建议呢?
生:有,我建议你以后走路时不要这个样子。(学生作缩头驼背状)(众大笑)
师:握握手,谢谢你。这个样子是什么样子?就是不要躬着背,要挺起胸膛走路是不是?我告诉你我这样低着头,躬着背,那是卧薪尝胆呢!(生哈哈大笑)
生:我建议老师以后讲话不要太幽默。
师:你是夸我呢?还是批评我呢?(生笑)
生:(齐)是夸你!
师:夸我,是吧,我非常高兴。
教师与学生之间轻松幽默的对话,不仅自然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而且也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想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师生的对话才能融洽,也才能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习得语言。
三、用积极肯定的语言鼓励学生
没有任何孩子会拒绝赞美与鼓励,而且学生在获得表扬时,会激发他们热烈、愉快、向上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这样指导一个腼腆的女孩读书——
师:(手拿话筒,兴致勃勃)你想读吗?
生:(搖摇头,小声说)我不想读。
师:(微微一愣,弯下腰,微笑着)没把握?
生:(小声)不敢站。
师:哦,那你就坐着读吧,于老师为你撑腰!
(全班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鼓起掌来。)
师:让我们掌声再热烈些吧!
(小女孩坐在座位上读完了课文。)
师:不简单,如果再流畅些就更好了。还想读好吗?
(小女孩自信地点点头。第二次读得流畅多了,只可惜读错了一个字,师生给予热烈的掌声。于老师纠错后又让她读了一遍,这一遍读得流利又有感情。大家又一次发出热烈的掌声。)
师:(微笑着)现在,你敢不敢读书了?
生:(自信地)敢!
师:敢,就能把书读好;敢,就能把事情做好。相信你在大家的掌声里胆子会越来越大,自信心会越来越强,书会越读越好。
(听课大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于老师一句句鼓励的话语是爱的传递和情感的动员,给了这个孩子学习的自信,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愿望。而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推动力。同样,教师的温情关注、宽厚包容、激情赞美,也给了学生以启迪、唤醒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