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时歌颂官史的政绩,多用刻碑的形式,名为“德政碑”,也称“遗爱碑”,大多是乡绅名士借百姓之名,行谄谀之实。据《资治通鉴》:唐代贤相宋璟守法持正、刑赏无私,本由广州都督擢任宰相后,听说广州吏民要给他立遗爱碑,便上奏唐玄宗说:“臣在州无他异迹,今以臣光宠,成彼谄谀,欲革此风,望自臣始。”玄宗下诏禁止,于是他州皆不敢立。
当然,也有的德政碑的确是老百姓刻的。据《旧唐书》记载:河北肥乡县漳水连年泛滥成灾,百姓困苦不堪。县令韦景骏率众勘察地势,因高筑堤,从此再无水患。遇到荒年,韦“躬抚合境村闾,必通赡恤,贫弱独免流离”。韦离任后,百姓自发为他立碑颂德。十多年后,韦赴任赵州长史,路过肥乡,“人吏惊喜竞来犒饯”。
也有相反的例子,有个许良安,不知哪朝哪代人。他在云南路南做官,贪赃虐民。离任后,百姓给他立了一块遗臭碑:“古无为贪官立碑者,有之,自路南始。”这块碑现仍保存在路南县文化馆内。
民心如镜。是清官廉吏,还是贪官污吏;是真心实意为民兴利除弊、排难解忧,还是沽名钓誉,欺世媚俗;是“口言善、身行善”,还是“口言善、身行恶”,老百姓是最清楚的。如果为老百姓做了好事,老百姓就会刻骨铭心,有口皆碑;反之,干了有损百姓利益的缺德事,那就千夫所指,遗臭万年。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从任兰考县委书记第一天起,直到病逝,始终把36万兰考人民的温饱问题放在心上,为改变兰考贫困面貌而苦战不息。人民群众对他的敬佩、爱戴和怀念,正是一座最真实、最壮观的“德政碑”!在抗洪抢险中以身殉职的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上任后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走家串户,恤苦济贫,救火抗洪,身先士卒。他在300万锦州人民心中也留下了一座名副其实、永垂不朽的德政碑。
但是,也有些“公仆”,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牵着鼻子走。诗人臧克家曾有诗云:“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许许多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焦裕禄式的干部,他们像春蚕一样,将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献给人民,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们的德政碑万古长存!
当然,也有的德政碑的确是老百姓刻的。据《旧唐书》记载:河北肥乡县漳水连年泛滥成灾,百姓困苦不堪。县令韦景骏率众勘察地势,因高筑堤,从此再无水患。遇到荒年,韦“躬抚合境村闾,必通赡恤,贫弱独免流离”。韦离任后,百姓自发为他立碑颂德。十多年后,韦赴任赵州长史,路过肥乡,“人吏惊喜竞来犒饯”。
也有相反的例子,有个许良安,不知哪朝哪代人。他在云南路南做官,贪赃虐民。离任后,百姓给他立了一块遗臭碑:“古无为贪官立碑者,有之,自路南始。”这块碑现仍保存在路南县文化馆内。
民心如镜。是清官廉吏,还是贪官污吏;是真心实意为民兴利除弊、排难解忧,还是沽名钓誉,欺世媚俗;是“口言善、身行善”,还是“口言善、身行恶”,老百姓是最清楚的。如果为老百姓做了好事,老百姓就会刻骨铭心,有口皆碑;反之,干了有损百姓利益的缺德事,那就千夫所指,遗臭万年。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从任兰考县委书记第一天起,直到病逝,始终把36万兰考人民的温饱问题放在心上,为改变兰考贫困面貌而苦战不息。人民群众对他的敬佩、爱戴和怀念,正是一座最真实、最壮观的“德政碑”!在抗洪抢险中以身殉职的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上任后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走家串户,恤苦济贫,救火抗洪,身先士卒。他在300万锦州人民心中也留下了一座名副其实、永垂不朽的德政碑。
但是,也有些“公仆”,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牵着鼻子走。诗人臧克家曾有诗云:“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许许多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焦裕禄式的干部,他们像春蚕一样,将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献给人民,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们的德政碑万古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