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需要多实践的课程,而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布置作业莫过于做好的实践方式,学生只有在作业中多做练习,才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数学的相关定理和公式。但是对作业布置的把握非常重要,本文将着重论述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具体实践方法。
关键字:小学 数学 作业改革 认识实践
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数学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数学作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目标。当前正值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实施,数学课程改革本身包括数学作业的改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近几年里,我们关注小学数学作业改革,下面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认识与实践。
一、创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式
1、与小学生心理特点相结合,创新作业设计方式
一是与学生爱玩、好动等特点相结合,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作业。如低年级可以设计一些游戏题,如“给数字宝宝找朋友”等趣味性作业;二是根据小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的物品,可以在作业的设计方式上,将习题用不同的颜色、形状,甚至采用卡通、动画人物等形式展示出来,以此激发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兴趣。
2、设计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性作业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我们应该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注重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请学生量一量家里房间或教室的周长、面积等,学生亲自动手测量、计算,自然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3、因材施教,设计分层作业
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设计分层作业。一是给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附加的拓展延伸性作业;二是给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适当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
二、开展发展性评价
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小学数学作业评价,这是师生间进行沟通互动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1、学生的信心与学习积极性应通过作业评价得到体现和保护
通过作业评价,充分体现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前的应试教育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教学弊端,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在小学课堂上着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减负的同时进行适宜的作业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各不相同,有的学习能力强成绩优异,有的学习能力弱成绩较差。作为教师应一视同仁,当学生作业错误较多时,我们不应立刻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甚至横加指责,避免给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而应采取给学生多留下时间与空间,慢慢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所在,弄清错误的原因,并帮助学生把错误纠正过来,而后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补充了学生所欠缺的知识,也令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充分的保护,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以鼓励性的语言,促进作业质量的提高
知识的掌握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难以一次性就达到较高水平。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采取了以鼓励性的语言和提高评价等级的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作业质量。当学生作业被笔者批改发现错误后,若是学生能及时纠正,或是有新的答题方法,就依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作业提高评价等级。为了加强实效性,应经常在批改作业时加上一些具有启发性}鼓励性的批示。例如针对思维灵活的学生评语:“你的见解很独到,非常好,继续发扬!”“嗯?还有这种方法,老师都没想到,非常棒!”;对于有点粗心大意的评语:“嗯,做得很好,就是有点粗心,下次要更细心。”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评语:“不错,比上次有了大进步了,继续努力!”“很棒,进步真大,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针对各种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与鼓励性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3、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并适时做出评价
良好的交流与互动能为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时,经常出现一些令教师都疑惑的情况。例如:某一道题的答题过程很繁琐,学生却答得很简略,但是其结果是正确的,这种现象是一次偶然的巧合还是另一种别致的答题方法?为了实事求是,笔者采取了适时的当面的评价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把学生叫到旁边解答对以上问题的疑惑,这样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学生出现抄袭现象,也能确保学生自信心与学习积极性,更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路给予鼓励及肯定,例如:“独到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真棒,你的创造性思维,太妙了”;对于仍存在缺陷的地方,用鼓励性及发展性语言进行评价:“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是无数次的尝试与汗水,继续加油!”“不要着急,再慢慢想一想,你一定能想出来的”等。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采用适当的评价方式,善待学生的错误与不足。
4、四}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与素质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这充分地说明了教师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亦师亦友,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应与学生相互理解、信任、鼓励及尊重,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素质涵养的提升,确保提高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评价等应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根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不断采用新的作业理念,丰富作业设计形式,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作业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黄宝真.对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认识与实践 [J].新课程(小学) ,2014-01-28 .
[2]周庆玲 .对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新课程(中旬) ,2011-12-08 .
[3]葛建华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实践与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01-20 .
关键字:小学 数学 作业改革 认识实践
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数学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数学作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目标。当前正值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实施,数学课程改革本身包括数学作业的改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近几年里,我们关注小学数学作业改革,下面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认识与实践。
一、创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式
1、与小学生心理特点相结合,创新作业设计方式
一是与学生爱玩、好动等特点相结合,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作业。如低年级可以设计一些游戏题,如“给数字宝宝找朋友”等趣味性作业;二是根据小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的物品,可以在作业的设计方式上,将习题用不同的颜色、形状,甚至采用卡通、动画人物等形式展示出来,以此激发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兴趣。
2、设计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性作业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我们应该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注重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请学生量一量家里房间或教室的周长、面积等,学生亲自动手测量、计算,自然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3、因材施教,设计分层作业
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设计分层作业。一是给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附加的拓展延伸性作业;二是给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适当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
二、开展发展性评价
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小学数学作业评价,这是师生间进行沟通互动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1、学生的信心与学习积极性应通过作业评价得到体现和保护
通过作业评价,充分体现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前的应试教育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教学弊端,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在小学课堂上着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减负的同时进行适宜的作业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各不相同,有的学习能力强成绩优异,有的学习能力弱成绩较差。作为教师应一视同仁,当学生作业错误较多时,我们不应立刻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甚至横加指责,避免给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而应采取给学生多留下时间与空间,慢慢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所在,弄清错误的原因,并帮助学生把错误纠正过来,而后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补充了学生所欠缺的知识,也令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充分的保护,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以鼓励性的语言,促进作业质量的提高
知识的掌握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难以一次性就达到较高水平。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采取了以鼓励性的语言和提高评价等级的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作业质量。当学生作业被笔者批改发现错误后,若是学生能及时纠正,或是有新的答题方法,就依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作业提高评价等级。为了加强实效性,应经常在批改作业时加上一些具有启发性}鼓励性的批示。例如针对思维灵活的学生评语:“你的见解很独到,非常好,继续发扬!”“嗯?还有这种方法,老师都没想到,非常棒!”;对于有点粗心大意的评语:“嗯,做得很好,就是有点粗心,下次要更细心。”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评语:“不错,比上次有了大进步了,继续努力!”“很棒,进步真大,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针对各种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与鼓励性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3、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并适时做出评价
良好的交流与互动能为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时,经常出现一些令教师都疑惑的情况。例如:某一道题的答题过程很繁琐,学生却答得很简略,但是其结果是正确的,这种现象是一次偶然的巧合还是另一种别致的答题方法?为了实事求是,笔者采取了适时的当面的评价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把学生叫到旁边解答对以上问题的疑惑,这样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学生出现抄袭现象,也能确保学生自信心与学习积极性,更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路给予鼓励及肯定,例如:“独到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真棒,你的创造性思维,太妙了”;对于仍存在缺陷的地方,用鼓励性及发展性语言进行评价:“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是无数次的尝试与汗水,继续加油!”“不要着急,再慢慢想一想,你一定能想出来的”等。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采用适当的评价方式,善待学生的错误与不足。
4、四}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与素质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这充分地说明了教师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亦师亦友,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应与学生相互理解、信任、鼓励及尊重,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素质涵养的提升,确保提高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评价等应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根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不断采用新的作业理念,丰富作业设计形式,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作业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黄宝真.对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认识与实践 [J].新课程(小学) ,2014-01-28 .
[2]周庆玲 .对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新课程(中旬) ,2011-12-08 .
[3]葛建华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实践与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