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理论观点于生活主题的高中政治教学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chen12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政治是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其理论观点的阐述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
  [关键词]理论观点 生活主题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
  在平时的高中政治教学中,人们总会有这样的思考:比较理想地阐释理论观点,形成比较理想的课堂活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如何做到比较理想地阐释理论观点?
  一、寓理论观点于学生自身生活,阐释比较现实的主题
  高中政治教材围绕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所必修课程的主题都与生活相关,如首先让学生进行学习的是“经济与生活”的相关内容,继而和学生进行研究的是“政治与生活”的常识,再之和学生一起去探讨的是“文化与生活”的道理,最后和学生必须进行探究的是“生活与哲学”方面的经验。应当说一切是生活的必需,一切有其为生活服务的必要。譬如和学生一起学习经济与生活的相关内容,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建立起主要的消费心理,并能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和评价各种消费心理;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含义。教学时,我们首先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尤其注意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消费实事求是地进行探讨,既不隐瞒自己的消费事实,也不去夸大描述自己的消费。在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比较有意义地分析的基础上,再与相关同学进行交流互动,这样学生则能比较理想地感到平时自身的消费的高低,得出自身是否就是在比较合理的消费着,得出自身是否就是一个比较理智的消费者。最后,还让学生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自身在校学习生活的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通过这样的寓理论观点于学生自身生活,学生不仅仅得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还比较理想地树立起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关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起。
  二、寓理论观点于学生学习生活,阐释比较理想的主题
  改革开放对我们现在的学生,未来中国梦实现主力军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政治教学的课堂,需要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求,需要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需要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增强乃至高度增强的问题。达成这样的目的,需要思想政治教学相关理论观点的阐释要能够寓于学生的学习生活。高中学生在学习上处于极为高度的敏感期,也处于相当高度的关键期,他们的思维是那样的敏感和活跃。如果我们的教学不与学生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所阐释的理论观点多是那样的照本宣科,学生不仅仅就是那样的不可能接纳,而且有时还存有相关意义上的怀疑甚至就是严重的抵触情绪。譬如,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问题,人权问题历来就是一个比较热点的话题,也是我们高中学生都感到十分敏感的话题,甚至也在进行热议的话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常民主和人权问题上对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指指点点,似乎他们就是人类高度民主的榜样,似乎他们就是世界最讲人权的楷模。针对这样的情形,教学相关涉猎民主之具体主题内容时,就让学生对具体事例进行比较和分析甚至就是某些意义上的评述。如从代表民意、举贤选能的选举上就有直接选举、间接选举、普选、差额选举、竞选等,这些选举其各有规则,教学时,则利用学生已经能够知晓的选举实例比较、权衡,得出其利弊得失,得出其都有着存在的必要,懂得民主建设必须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理,进而形成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
  三、寓理论观点于学生校外生活,阐释比较深广的主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需与初中品读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甚至密切意义上的结合,是人们所有目共睹的,也是大家所致力追求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需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也是大家所妇孺皆知的。让学生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第一要务,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为学生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但在相关高中政治教学中,人们都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让啃教材”实施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最后,不仅仅就是导致学生不能适应高考中诸多主观题的判断,也完全意义上导致一个个学生就是不能适应相关未来的社会大生活和大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中政治教学相关理论观点的阐述必须寓于广泛的校外生活。让学生在广泛社会生活的涉猎中获取更为深广的符合社会发展大局意义上的认知。譬如和学生一起学习“公民与政府”的相关内容,平时我们总比较过多地领略到,现在的不少学生对政府的相关形象都持怀疑态度,甚至就是某些意义上的不恭维。究其原因很简单,是少数公务人员没有能够履行公务职责。如果我们仅凭教材是构建不了学生正确认知的。学习时,必须让学生去进行广泛意义上的社会调查活动,以“政府为我们做了什么”为题,结合各种事例,如自身周围的交通管理、公共设施的修建、市场管理、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讨论政府行使各项职能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尤其在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影响。学生便不去以偏概全,对政府是那样的肃然起敬。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建设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国今后五年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增加农业和农村投
[摘要]由于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复杂,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对数学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兴趣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48  在高考的导向下,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追求速度、质量,“教师在黑板上疯狂地演算、
回顾了系统可靠性优化领域部件指派问题的优化求解,在此基础上,针对一般系统,利用概率重要度设计提出了新的求解该问题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能够在较短的计算时间内得到近似最
[摘 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现有状况进行探究式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30038  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目标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贴近生活
世纪转换之际正式启动的农村税费改革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要巩固和发展这些成果,就必须关注和妥善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改革.
[摘 要]“三位一体”是一种联合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对学生全方面开展德育的教育方式。从创新德育教学方式;学校与家庭结合,开展家校互动;学校与社会结合,开展区校互动这三方面来论述初中生“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体系之建立。[关键词]德育 三位一体 互动[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10104初中生良好性格与完美品德之形成,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
[摘 要]江苏省徐州市推行《“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 立足改变中小学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现象,改变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成效低下的状况。怎样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来学习高考词汇成为高中教师课堂教学中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讲”课堂 词汇学习 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41
在基准点模型和拍卖双方报价策略的线性假设基础上,以追求运输市场整体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基于运输服务代理商的组合双向拍卖定价模型,并给出了最优决策策略.研究结论表
文章首先明确了企业文化的含义和作用,阐明了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接着从独特性、民族性、创新性三个方面,对如何形成适合自身条件和环境的企业文化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