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丰卉尿素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探讨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m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农业综合服务站,213200)
  摘 要 以本地区水稻生产常规尿素的常规用量与丰卉尿素不同减量处理进行了相关试验,对各处理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丰卉尿素的肥效较常规尿素长,具有缓释效能,在减量40%的情况下,各处理均获得了高于常规尿素处理的产量,增产的原因是每穗粒数显著增加;但如果作为水稻穗肥施用不当,会造成贪青迟熟。因此,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丰卉尿素可以在水稻生产上合理施用。
  关键词 新型肥料;丰卉尿素;水稻;应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20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氮肥的施用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目前太湖流域稻区高产田单季稻施氮量一般在18~22 kg/667 m2。氮肥的大量投入能促進水稻产量的提高,同时也导致氮肥利用下降,氮素利用效率平均为25%~3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就造成肥料和能源的浪费,对环境造成了污染[1]。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肥料运筹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但仅靠传统肥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新型肥料丰卉尿素在小麦上替代普通尿素能提高产量并有效降低氮用量。新型肥料丰卉尿素是由南京正美实农化有限公司研制生产,在优质尿素生产工艺中添加全植物提取小分子活性有机质,经高塔造粒而成[2]。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到底如何尚无详细的报道。因此,在2014年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型肥料丰卉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再次进行验证,研究探索丰卉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15年5-10月在位于金坛区金城镇沈渎村的水稻丰产方(北纬31°39′21″;东经119°28′31″)进行,属太湖稻区。试验前茬为小麦,土壤为黏土,质地为中壤,耕层(0~20 cm)土壤pH值7.0,有机质24.28 g/kg,
  全氮1.534 g/kg,速效磷12.7 mg/kg,速效钾89 m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武运粳30号,全生育期161 d左右,分蘖力偏弱;供试肥料为,南京正美实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肥料丰卉尿素(总氮量≥46%,中颗粒)。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6个处理,即不施氮肥、每667 m2分别施纯氮20、18、16、14、10 kg,分别记作空白、对照(CK)、CK-20%、CK-30%、CK-40%、CK-50%,其中对照所用氮肥为常规尿素(总氮≥46.4%,中颗粒,山东鲁西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K-20%、CK-30%、CK-40%、CK-50%4个减量处理为丰卉尿素;试验设18个小区,每个小区60 m2,每6个小区为一组,重复3次。各小区间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已作好的埂面上隔离,各处理间设有间隔距离约0.5 m,试验区四周设有排灌沟约1 m,保证各小区单独排灌,防止肥料在小区间窜流。
  试验于5月20日药剂浸种,培育机插水稻塑盘毯状秧苗;5月23日育秧,采用播种流水线机械化播种,秧盘为硬质塑盘(58 cm×28 cm×3 cm),基质为水稻专用育秧基质(金坛区神农生物有机肥厂生产),播量为芽谷
  150 g/盘。播种后暗化3 d,80%芽苗露出土面1.0~1.5 cm,摆盘入秧田绿化。秧田采用微喷灌溉,无纺布覆盖7 d后揭布炼苗,打药防虫。6月12日(3叶1心期)机械栽插,行株距为30 cm×12 cm;控制每穴3~5苗,保证基本苗
  5万~8万/667 m2。
  基蘖肥氮和穗肥氮之比为7∶3;其中分蘖肥于栽后7 d施,穗肥于生理拔节期施(8月6日),具体用量见表1。每667 m2用P2O5 10 kg作基施;每667 m2用K2O 10 kg,50%作基肥,50%作穗肥。其他按常规管理要求实施。
  表1 各处理氮肥用法用量
  处理 基蘖肥 穗肥 全生育期
  /(kg/667m2)
  基肥
  /(kg/667m2) 分蘖肥
  /(kg/667m2) 促保兼顾肥
  /(kg/667m2)
  空白 0 0 0 0
  对照(CK) 5.4 8.6 6 20
  CK-20% 5.4 5.8 4.8 16
  CK-30% 5.4 4.4 4.2 14
  CK-40% 5.4 3 3.6 12
  CK-50% 5 1.6 3 10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生育进程记载、植株性状及产量的测定。观测并记载各处理齐穗、成熟期对应的准确日期;每个小区定点20穴,从移栽至齐穗,每5 d查苗记载1次茎蘖数,计算群体茎蘖数动态;齐穗期按平均穗数取样法每个处理取5穴,测定顶部5张叶片的叶长、叶宽;成熟期每个小区选50穴调查有效穗数,按照平均穗数取样法每个小区取5穴,考查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每个小区实割实收300穴,脱粒、晒干后计实产[3]。
  氮素农学利用率[nitrogen agronomic efficiency,
  AE(kg/kg)]=(施氮区作物产量-无氮区作物产量)/氮肥施用量。
  1.5 数据处理
  运用 Microsoft Excel 2003 进行数据的录入、计算与作图,采用 SPSS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生育期的差异(见表2)
  各处理齐穗时间为9月5-12日。空白区齐穗最早;丰卉尿素各处理中,用肥量大的齐穗迟,但差异不明显;与对照相比,处理CK-20%的用肥量多,但齐穗时间晚。空白成熟最早;丰卉尿素各处理中,用肥量大的成熟晚;处理CK-20%、CK-30%的成熟时间晚于对照。表明施肥可以推迟水稻的生育进程尤其是成熟时间;丰卉尿素有推迟生育进程的作用。   表2 各处理生育期的变化情况
  施肥处理 播种到齐穗期/d 齐穗到成熟期/d 全生育期/d
  对照 109 50 159
  CK-20% 110 51 161
  CK-30% 109 51 160
  CK-40% 108 50 158
  CK-50% 108 49 157
  空白 106 47 153
  2.2 叶片大小
  由图1 a 可以看出,各施肥处理(含对照)中,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顶部5张叶片的叶长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但叶宽未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图1 b)。
  (a)
  (b)
  图1 各处理齐穗期不同叶位叶片长宽
  2.3 不同氮肥及用量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常规尿素还是丰卉尿素均有显著的增产作用。5个施肥处理(含对照)的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空白)。4个丰卉尿素处理的产量水平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处理CK-20%、CK-30%的产量均超过667 kg/667 m2,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含对照),但两者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处理CK-40%的产量与对照接近,在640~650 kg/667 m2,接近试验区常规产量水平,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处理CK-50%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和CK-40%。
  从增产的效应来看,4个丰卉尿素处理中施氮量高的增产量也高,但单位氮肥的增产效率(即氮素的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4个丰卉尿素处理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这一方面与报酬递减率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豐卉尿素具有更高的增产效率[4-6]。
  从产量形成过程来看,高峰苗、有效穗均表现出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不考虑空白,穗粒数、结实率大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但丰卉尿素各处理间的差异不十分显著;千粒质量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另外,除不施氮处理(空白)的成穗率达到73.2%外,5个施肥处理的成穗率均在63%~66%,4个丰卉尿素处理的成穗率未表现出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的规律。产量随有效穗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一关系可以用二次曲线拟合(图2,R2=0.9776)。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2 a在不同区域相同方法的试验研究,新型肥料丰卉尿素在水稻生产上的试验应用,2014年与2015年的试验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吻合性;在水稻生产上合理应用是有增产作用的,具有肥料投入量少,减轻面源污染压力,符合“十三五”期间粮食生产减肥减药的要求,同时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7]。
  水稻穗肥用氮量占全生育期用氮量比例仅为30%,且用量比对照减少的情况下,丰卉尿素处理CK-20%、CK-30%的生育期仍分别比对照推迟2 d、1 d,表明丰卉尿素比常规尿素的肥效长,具有缓释效用,在后期用量过大易造成贪青晚熟。因此,为确保稻麦周年高产,保证小麦适期播种,建议丰卉尿素在水稻穗肥上不易用量过多。
  图2 产量与有效穗数的关系
  氮素肥料尿素可以显著增加水稻叶片长度和叶面积,从而提高水稻产量,且产量水平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单位氮肥的增产效率(即氮素的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这符合报酬递减率。新型肥料丰卉尿素的4个处理氮素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常规尿素处理)。
  丰卉尿素比常规尿素用量减少40%的情况下仍获得了与常规尿素相当的产量水平,说明丰卉尿素具有更高的增产效率。在减量20%~30%时,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在有效穗数小幅减少的同时,显著增加了每穗粒数。这表明,丰卉尿素的肥效较常规尿素长,在减量的情况下仍保证了有效分蘖的发生,满足了穗分化前期的氮素需求,更有利于大穗的形成。
  水稻生产上合理推广应用新型肥料丰卉尿素替代常规尿素可以减少肥料投入量,降低施肥作业成本,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能够实现肥料投入零增长目标[8]。
  参考文献
  [1]陈贤友,吴良欢,李金先,等.新型包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0,22(6):829-833.
  [2]王光火,张奇春,黄昌勇.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控制氮肥污染的新途径一SSNMⅢ[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9(1):67-70.
  [3]徐明岗,李菊梅,李冬初,等.控释氮肥对双季水稻生长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5):l010-1015.
  [4]李庆逵,朱兆良,于天仁.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杜建军,毋永龙,田吉林,等.控/缓释肥料减少氨挥发和氮淋溶的效果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2):49-52.
  [6]纪雄辉,郑圣先,聂军,等.稻田土壤上控释氮肥的氮素利用率与硝态氮的淋溶损失[J].土壤通报,2007,38(3):467-471.
  [7]郑圣先,刘德林,聂军,等.控释氮肥在淹水稻田土壤上的去向及利用率[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2):137-142.
  [8]刘翠红,郑建渠,盛丽萍,等.丰卉尿素在小麦上施用效果对比试验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3(3):113-114.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圣詹姆斯公园位于英国伦敦的市中心,它的一端连接着白金汉宫,另一端伸向白厅广场,是伦敦最热闹的公园,也是伦敦市中心最美丽的公园。  历史  圣詹姆斯公园本是沮洳的草地,公元1536年时亨利八世抽了水,围了墙,成了鹿园,也就是狩猎场。后由查理二世聘请诺特尔(LeNotre)仿凡尔赛宫的风格,扩了园,铺了路,挖了河,把它变成了伦敦最時髦的、法国式的花园、散步场。在公元1828年的时候,再由英国著名建筑师
汾西矿业集团柳湾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生产为研究课题,以事故预防为主要目标,运用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安全文艺等文化手段,增强各层次的安全意识,在全矿建立了一种"大安
一、概况显德汪矿1618工作面位于六采区的下部,是六采区的首采工作面.该采区采用单翼开采布置,由于受显德汪向斜构造的影响,1618工作面中间采用90°的大角度调采过渡.
区队是煤矿的基层单位,区队工作是煤矿工作的基础.随着煤矿企业体制改为公司制的今天,如何搞好区队班子建设、提高区队战斗力,促进煤矿工作健康顺利发展,这是时代提出的新课
在经济发展的快速推动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及质量愈来愈高。在农业方面,除了产量是首要的基础之外,人民群众对于稻米品质也提出了要求。为了更好地研究
摘 要 钦南区位于广西南部沿海,依山傍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质优良无污染,渔业资源丰富,十分适宜水产养殖,发展潜力巨大。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近年来,钦南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对虾产业,并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对虾养殖;经验;措施;广西钦州市钦南区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08.029
利用实时探测资料、多普勒雷达数据、云图资料和欧洲细网格资料分析了2017年4月14日冰雹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中,高空西北气流短波槽低槽不断向石河子垦区输送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