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客,作为网络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到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而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教育博客展示着博客对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但作为管理方式之一的博客,在学校管理工作实践中略显不足。本文从博客作为学校管理的新助手角度,对博客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博客是继E-mail、BBS、QQ之后出现的又一种网络交流方式。1998年博客在美国诞生,2002年8月引进到中国并逐渐被人们认识和熟悉。“今天你博了吗”,曾经成为2005年中国人见面最时髦的一句问候语,如今开博更是成为一种时尚。随着博客数量的激增,随之又出现众多形态各异、异彩纷呈的各类博客圈。
1 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不足表现
博客的出现,无疑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发展的新机遇。但博客作为管理方式,在中国中小学管理工作应用还远远不够:学校管理的博客辐射度相对还较低,全国颇有影响中国教育报社的“校长周刊”博客圈,具体有多少写博、有多少读者(包括校长以及其他学校管理工作者),在教育界有多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尚有巨大的拓展空间;“教育在线”等专门性博客网站,诸如朱永新、李镇西等教育专家、校长的个人博客,在教育界虽有大批“粉丝”的膜拜,但影响力尚提升不快。总体来看,将博客作为学校管理的新手段,还是个新生事物,属于有待深入开发的新领地。
2 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不足原因
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不足,有的学校是财力不足以及技术问题,更多的学校恐怕是认识问题。有些学校领导是对博客的作用认识不到位,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博客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独特意义,将写博客视为不务正业、多此一举;有的学校领导是因看到博客世界的乱像,诸如以芙蓉姐姐为代表的“博客女侠”网上出卖身体和隐私,以宋祖德为代表的“博客斗士”敢咬敢骂,以韩寒为代表“初生牛犊”叫板大师,把博客世界弄得乱哄哄闹腾腾,上演着一幕幕低俗的喜剧,到处充满着国骂声、牢骚语和恶搞图,进而以偏概全,对博客的认知产生偏差,以为博客就是“垃圾场”“疯人院”,视之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而不及,更遑论在管理工作中应用博客这种新手段。
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设想
1 充分重视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学校管理千头万绪,而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博客的介入,为学校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实现多向互动、便捷沟通,开辟新的途径。
关于对博客的理解,各类人士看法各异:“博客是用带着索引的文字进行对话的咖啡屋”;博客是一个“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博客是“不停息的网上旅程”;博客是“人工搜索引擎”,是“专家过滤器”;博客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书文摘”;“博客是一种与小群体进行经常性沟通的形式”。尽管说法不同,其一致看法是:博客作为一种互联网技术下的交流与沟通平台,它表明的是传播技术的进步,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使用博客也是选择了一种文化,也是选择了向自我价值实现的挑战,“通过综合的博客化在线生存,从知识、能力、思维、品牌、经验等方面全面就挖掘个人潜力、提升个人价值”。
博客是互联网时代人类文明进步的加速器、思想的积蓄罐。沟通是博客的精髓和本质。博客的目的就在于沟通与交流,在于共享资源。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博客为媒介,促进干群之间的心理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理融合、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心理共鸣,同时也可以通过打造品牌博客,提升学校美誉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客在凝聚人心、缩小认知差距之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沟通基础。
2 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图景描绘
(1)建立“智慧势道”学校管理博客圈。学校管理层是学校发展的领头羊,毋庸讳言,目前中国的中小学管理干部的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主要不是靠有关部门的培训,更多是靠自身的实践体悟。建立“智慧势道”学校管理博客圈,就可以很好地弥补以往学校管理干部的诸多不足,既可以有管理理论的学习,也可以自我反思、相互借鉴。
(2)建立“杏坛论道”教师成长博客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的品德、业务,决定学校发展的质量。“杏坛论道”教师成长博客圈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教师个人成长,而且有利于教师团队的建设。在这个博客圈下,还可以建立诸如“我形我秀”班主任博客圈及各学科的子博客圈,真正建设一支团结奋进、德艺双馨的教师生命共同体。
(3)建立“菁菁校园”形象展示博客圈。当今,学校之间竞争亦是进入群雄争立的时代,那种固守“富在深山有关亲”“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陈旧观念已经不适合学校的发展需要,搞好学校的自我推销、品牌展示非常重要。而利用网络开展自我推介是网络时代之必需,“菁菁校园”形象展示博客圈的创立,不仅成为学校领导了解在校学生心声的“意见箱”,更成为学校形象走向社会的桥梁。特别是通过众多“意见领袖”的积极引导,形成了环环相扣的“N级传播”链条,不断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博客可以咆哮,可以慷慨,可以评论,可以批评,但是必须向读者显示你的独特的智慧,否则将无人喝彩”。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要求我们将博客作为学校管理的新手段的同时,要当好“把关人”,加强博客的自律和他律,从而实现博客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效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市开滦二中)
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博客是继E-mail、BBS、QQ之后出现的又一种网络交流方式。1998年博客在美国诞生,2002年8月引进到中国并逐渐被人们认识和熟悉。“今天你博了吗”,曾经成为2005年中国人见面最时髦的一句问候语,如今开博更是成为一种时尚。随着博客数量的激增,随之又出现众多形态各异、异彩纷呈的各类博客圈。
1 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不足表现
博客的出现,无疑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发展的新机遇。但博客作为管理方式,在中国中小学管理工作应用还远远不够:学校管理的博客辐射度相对还较低,全国颇有影响中国教育报社的“校长周刊”博客圈,具体有多少写博、有多少读者(包括校长以及其他学校管理工作者),在教育界有多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尚有巨大的拓展空间;“教育在线”等专门性博客网站,诸如朱永新、李镇西等教育专家、校长的个人博客,在教育界虽有大批“粉丝”的膜拜,但影响力尚提升不快。总体来看,将博客作为学校管理的新手段,还是个新生事物,属于有待深入开发的新领地。
2 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不足原因
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不足,有的学校是财力不足以及技术问题,更多的学校恐怕是认识问题。有些学校领导是对博客的作用认识不到位,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博客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独特意义,将写博客视为不务正业、多此一举;有的学校领导是因看到博客世界的乱像,诸如以芙蓉姐姐为代表的“博客女侠”网上出卖身体和隐私,以宋祖德为代表的“博客斗士”敢咬敢骂,以韩寒为代表“初生牛犊”叫板大师,把博客世界弄得乱哄哄闹腾腾,上演着一幕幕低俗的喜剧,到处充满着国骂声、牢骚语和恶搞图,进而以偏概全,对博客的认知产生偏差,以为博客就是“垃圾场”“疯人院”,视之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而不及,更遑论在管理工作中应用博客这种新手段。
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设想
1 充分重视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学校管理千头万绪,而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博客的介入,为学校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实现多向互动、便捷沟通,开辟新的途径。
关于对博客的理解,各类人士看法各异:“博客是用带着索引的文字进行对话的咖啡屋”;博客是一个“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博客是“不停息的网上旅程”;博客是“人工搜索引擎”,是“专家过滤器”;博客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书文摘”;“博客是一种与小群体进行经常性沟通的形式”。尽管说法不同,其一致看法是:博客作为一种互联网技术下的交流与沟通平台,它表明的是传播技术的进步,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使用博客也是选择了一种文化,也是选择了向自我价值实现的挑战,“通过综合的博客化在线生存,从知识、能力、思维、品牌、经验等方面全面就挖掘个人潜力、提升个人价值”。
博客是互联网时代人类文明进步的加速器、思想的积蓄罐。沟通是博客的精髓和本质。博客的目的就在于沟通与交流,在于共享资源。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博客为媒介,促进干群之间的心理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理融合、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心理共鸣,同时也可以通过打造品牌博客,提升学校美誉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客在凝聚人心、缩小认知差距之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沟通基础。
2 博客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图景描绘
(1)建立“智慧势道”学校管理博客圈。学校管理层是学校发展的领头羊,毋庸讳言,目前中国的中小学管理干部的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主要不是靠有关部门的培训,更多是靠自身的实践体悟。建立“智慧势道”学校管理博客圈,就可以很好地弥补以往学校管理干部的诸多不足,既可以有管理理论的学习,也可以自我反思、相互借鉴。
(2)建立“杏坛论道”教师成长博客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的品德、业务,决定学校发展的质量。“杏坛论道”教师成长博客圈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教师个人成长,而且有利于教师团队的建设。在这个博客圈下,还可以建立诸如“我形我秀”班主任博客圈及各学科的子博客圈,真正建设一支团结奋进、德艺双馨的教师生命共同体。
(3)建立“菁菁校园”形象展示博客圈。当今,学校之间竞争亦是进入群雄争立的时代,那种固守“富在深山有关亲”“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陈旧观念已经不适合学校的发展需要,搞好学校的自我推销、品牌展示非常重要。而利用网络开展自我推介是网络时代之必需,“菁菁校园”形象展示博客圈的创立,不仅成为学校领导了解在校学生心声的“意见箱”,更成为学校形象走向社会的桥梁。特别是通过众多“意见领袖”的积极引导,形成了环环相扣的“N级传播”链条,不断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博客可以咆哮,可以慷慨,可以评论,可以批评,但是必须向读者显示你的独特的智慧,否则将无人喝彩”。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要求我们将博客作为学校管理的新手段的同时,要当好“把关人”,加强博客的自律和他律,从而实现博客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效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市开滦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