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思考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meo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选取灵活多样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趣味性;激发培养;兴趣
  教育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数学教学的内容比较枯燥、抽象,学生们学起来也比较无味。因此,加强数学趣味性教学十分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方面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精心设计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导入的第一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兴趣是情感的体现,是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在学习对象上,所以人们常说:“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教学伊始,教师要在导入上下工夫,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有采用各种方法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故事导入、情境导入、谈话导入等。
  有位教师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请大家注意听,然后老师提个问题请大家回答。有一天,猴妈妈给她的孩子分桃子,猴妈妈说:“不够!不够!一天只能吃两个。”猴妈妈又说:“别叫!别叫!现在给你们12个桃子,这下可多了,不过要分六天吃完。”猴妈妈的话还没说完,小猴子高兴得跳了起来。同学们说小猴子的高兴有道理吗?这时同学们议论开了,老师又接着说:“好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商不变的性质,学习之后,大家就明白小猴子的高兴是否有道理了。”很快,学生被吸引住了,他们已经进入了这个课堂,精心设计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精心设计导入可以使数学课堂富有趣味性。
  二、讲解要有艺术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学语言就应该是一种艺术的语言,除了要做到严密得当外,还应该做到生动、有感召力,这也是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的途径之一。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样的教学内容,一样的教学时间,一样的教学过程,有些老师讲起来学生爱听,个个积极主动地学习;而有些老师讲起来却枯燥无味,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除了与教学方法有关系外,还与教师的语言风格有密切联系。注意力容易分散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可对事物感兴趣也是小学生的一个特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是怎样引导他们,他们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教师就可以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他们。上课的时候不妨来点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小幽默。例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一节内容时,可以把“唐僧师徒”请到课堂上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猪八戒太贪吃,在分西瓜的时候觉得1/4太少了,他要1/5。”这个笑话,告诉大家不要学习猪八戒的这种做法,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被调动起来。一个小小的幽默不仅使学生记住了知识,也使学生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使教师在教学中谈笑风生,教得轻松,真是一举多得。在教学中只要善于积累和组织,讲课时做到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这样的数学课难道还会枯燥无味吗?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渐走进课堂,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包括图片、文字、声音、动画效果等)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材特点和实际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下学习,学生会发现,其实数学也是很有趣的。小学生都想,也都愿意尝试新的事物,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能满足他们的这一心理,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机会。简单地说,把学生的一个作业成果放到投影上给大家参观,再加上让学生自己操作,这无疑能使他们内心充满无比强烈的成就感。在条件好的情况下,如果利用计算机软件为学生提供操作机会,那学生就更能体会教学的趣味性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数学教学中,一些抽象的或是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知识的确会让人感到枯燥无味,但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当学生亲眼目睹那些栩栩如生的画面,伴随着提示的声音,再加上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话,效果肯定会比教师一个人在那“苦口婆心”地讲好得多。
  四、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我们创造性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位学生养成爱想问题、问问题以及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利和能力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以下再对培养思维简单地谈一谈。
  五、探究生活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如,我们可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知识、语言知识、生产常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学习了解了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后,学生学会了计算它们的体积,可是一些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些不规则的物体应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呢?接下来我们开展了一节活动课,让学生们将自己收集来的一些不规则物体进行测量体积,在测量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许多问题,也想了许多办法来解决。有些方法几乎是教师都未曾想到的,有些同学把苹果剁成果泥放到长方体容器里,还有的发现苹果浮在水面上,就用细小的小棒把它按下去,等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肯定了,知识学到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启发诱导,及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步步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改变传统“灌输知识”,让学生想学、乐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地增多,建筑工程规模不断地扩大。地基施工是建筑工程的基础,且地基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地基加固处理对建筑工程的稳定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以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及医疗质量。方法首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总结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国民对电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同时对供电的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在新形势下的用电需求,电力部门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切实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本质上看,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人才越多的企业所具备的竞争力就越强。在我国当前的企业中,人员流行性比较大,主要的原因就是
情报计量视角下科技人才评价研究方兴未艾,虽然研究范围覆盖了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评价现状等方面内容,但评价重点依然是对采用情报计量的方法对科技人才的学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