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坠子戏调查报告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徽被成为中国戏曲之乡,戏曲表演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名家迭出。安徽现存地方戏种30余种,目前为安徽省稀有地方戏剧种目前全国仅有一个坠子剧团——安徽省宿州市坠子剧团。笔者将通过本次调查深入了解宿州坠子戏如今的生存状况,并对学术界关于宿州坠子戏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坠子戏;宿州;坠子剧团
  安徽被成为中国戏曲之乡,戏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名家迭出。安徽现存地方戏种30余种,除了有影响较大黄梅戏、徽剧之外,还有泗州戏、坠子戏、庐剧等这样的地方小戏。
  一、缘起
  2015年9月,笔者巧获舞剧《徽班》的演出票,演出非常精彩。剧中将徽剧中的音乐、唱段和表演等元素与舞蹈、西洋管弦乐巧妙地融合,不仅淋漓尽致地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使笔者对戏曲与舞蹈的创新结合感到眼前一亮,更令笔者对家乡的戏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笔者9月30在宿州市观赏了一场地方戏曲盛宴。其中的宿州坠子戏,便是起源于笔者的家乡——宿州萧县。宿州坠子戏形成于上世纪40年代,因唱腔使用坠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由曲艺的形式,不断吸收其他戏曲、曲艺中元素,并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等进一步融合,并最终形成了戏曲的形式。目前为安徽省稀有地方戏剧种,分别在2006年和恶008年被确定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但令笔者惭愧的是,这样的家乡戏曲笔者却是第一次听说,那么什么是坠子戏?它有什么特点?如今的坠子戏生存现状又是如何?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二、调查过程
  (一)戏曲大舞台活动
  2015年9月30日,笔者到达演出地点(宿州市文化艺术广场)。广场上早已为即将举办的活动准备就绪。
  10月2日晚演出剧目是古装坠子戏《智斩赵横》,虽然提前1小时到现场,但是座位也是所剩无几,甚至广场喷泉的池台上都围满了观众,可见普通大众对于戏曲文化的喜爱和需求。该剧讲述的是少年包拯上任知府的途中,遇到当地当地霸王强抢民女,并最终将其绳之于法的故事。观众约1000人,平均年龄约在40岁左右。
  10月3日晚的演出剧目是现代大型坠子戏《歪脖子树上落凤凰》,该剧为2010年安徽省第九届艺术节(安徽马鞍山)获奖剧目,此剧共七场,讲述是母亲为女儿相亲过程中曲折的现实故事。使用的伴奏乐器:坠胡、琵琶、低音大提琴、古筝、扬琴、阮、三弦、唢呐、板鼓、大锣、小锣、笛子、笙各1件、大提琴、二胡各2件。
  演出结束后,此次活动负责人(孟凡科)告诉笔者这次活动为宿州市演艺集团承办,演艺集团是由泗州、梆子、坠子剧团组成。集团实行企业制统一管理,每年除要求演出场次外,各剧团还需另外寻找演出机会。到现在为止演艺集团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三届戏曲大舞台活动,演出剧目均为三个剧种的获奖剧目及精品剧目。目前,三个剧团主要演员共40人左右,由于人员不,所以各剧团之间在场务,演出角色上都会互相帮衬,并要求掌握这三个剧种的演唱方法。针对笔者关注的坠子戏,孟凡科告诉笔者坠子戏剧团演职人员约有30-40人,且老中青演员都有,主要以老带新的方式传承。宿州坠子戏起源于宿州萧县。
  10月7日《窦娥冤》,曾荣获2003年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银奖。观众有1000人左右。伴奏乐器有坠胡、三弦、笛子、唢呐、笙、大锣、小锣、低音大提琴、古筝、扬琴、阮、大鼓、铜镲各1件,大提琴、二胡各2件。
  (二)送戏下乡活动
  笔者通过安徽非遗网得知,宿州坠子戏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省级传承人中有:张莉、朱月梅、李连民、吴亚莉、张立峰、王芳、张高彦、刑亚东。而宿州坠子剧团36人中,省级传承人7人。因此,若对宿州坠子戏深入研究,以宿州坠子剧团及其演出活动为研究对象,是当下研究宿州坠子戏及其生存发展的最佳选择。
  11月5日笔者同剧团一起出发,此行演职人员共24人。此次送戏下乡,演出对象为各地的老百姓,演出剧目均是现代坠子戏《苦情》。演出地点是宿州砀山县曹庄镇、砀山县白蜡园村、萧县圣泉乡袁庄,以及萧县丁里镇郭庄,每场观众都在200人左右,观众平均年龄在50~80岁之间。由于不在务农时节,青壮年多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多为不能外出打工或养老的中老年人。很多观众表示对剧情中苦命的张大娘表示同情,更对身边越来越多同张大娘一样苦命的父母们感到无奈。在此次下乡演出中,笔者抽取部分观众做了《关于坠子戏的调查问卷(观众)》。该问卷目的是为通过了解观众对坠子戏的认知程度,及演出的看法等问题,更深刻的认识到坠子戏的生存现状。此次调查问卷由于受场外演出特殊性的影响,即观众具有流动性、聚散较快、多为中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等,因此笔者选择在观戏过程中,在观众中随即选取几位做问卷调查,并将问卷的问题口述于被调查者,然后以笔录、录音的方式记录下观众的回答。一共有45人参与了调查,回收率为75%。另外,笔者还对对宿州坠子剧团32名演职人员也做了一份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32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94.8%。
  三、总结
  笔者在通过后期的资料整理中认识到,实地考察不仅需要前期有一定的理论准备、器材准备等、考察中的录音录像记录,还需要熟悉了解坠子戏的唱腔唱段,以及坠子剧团的一些基本情况等,但是由于笔者前期准备不足,采集信息不敏感等因素未考虑到,而导致材料收集不全面,考察还不够深入,还需继续深入的考察。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教程[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5).
  [2]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M].中国ISBN中心,1993.
  [3]中国戏曲集成编委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M].中国ISBN中心,1995.
其他文献
我国加入WTO后,TRIPs协定对我国已产生法律约束力.TRIPs协定是WTO调整知识产权关系的基本协定之一,与我国出版业的关系最为密切.加入WTO,对我国出版业来说,利大于弊.入世后的
残留三角煤的开采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复杂性。本文针对同煤某矿残留三角煤的赋存特征,提出两种开采方案并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开采方案,根据开采方案确定工作面设备选型。
【摘要】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得益于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利用,其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尤其在声乐教学领域中的运用,将是改革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体系的目的,从引入科学发展观、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采用全面多样性教学方式以及注重应用实践等诸多方面,针对科学发展观下的声乐教学改革策略加以展开论述与分析,为相关学校及教师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声乐教学;改革策略 
本文介绍了我国开采沉陷预计使用的主要方法—概率积分法,并以南屯煤矿33上02工作面为例,通过分析工作面的地质采矿条件及沉陷预计参数,给出了地表移动变形值的计算方法,并对
以山东新城金矿为例,探讨了显微构造研究在构造类型及期次判别、构造变形测量、构造差应力换算以及成矿深度测算中的应用,并首次测算出新城金矿-530m中段的成矿深度为1781.29
综放工作面片帮冒顶影响煤炭的正常回采和作业人员安全,严重时将导致顶板事故发生。文中以潞新二矿W4205综放工作面为例,通过对该工作面片帮冒顶机理分析,找到其影响因素并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