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两口:为了景颇族的孩子们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3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原本在一家跨国IT公司任公司律师。2005年辞职,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做环保志愿者。过去8年,我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等公益组织做传播、推广工作,架起环保专家与媒体、公众间的桥梁。
  2009年,我的梦想翻开了新篇章。这年春节,我第一次随先生乐安东(Anton Lustig)到滇缅边境上的景颇山寨,便被那里的自然生态和景颇人脸上由内心投射的美丽笑容所深深吸引;第一次参加目瑙纵歌(景颇人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跳几天几夜的万人舞),便为那神奇的音乐律动和民族文化所震撼。
  乐安东,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个“不小心出生在荷兰的景颇人”,能讲一口流利的载瓦语(景颇族载瓦支系语言)。他是荷兰莱顿大学汉藏语系博士,自1991年开始就深入德宏地區开展语言文化研究,是第一个全面、系统、详细记录和描述景颇族载瓦语的学者,出版了1700页的《载瓦语语法及词汇》,让鲜为人知的载瓦语,在全世界的高等学府和语言学研究机构的图书馆藏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乐安东的研究早已完成,可挥洒过20年青春的地方,有太多他割舍不下的东西。乐安东说:“我总想着,让我这个荷兰的景颇族,继续给我第二个老家做点事。”于是,我们在2012年6月定居德宏,最初只想在山里盖座竹楼,画画、写作、教孩子,并不打算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利用假期往返于北京和德宏,尝试给当地孩子们读故事,上创意绘画课,也逐渐有朋友听闻此事,热情加入。
  德宏是中国受毒品和艾滋病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景颇山上的孩子们生活在自然多样、文化丰富的美丽山林,有着良好的语言和艺术天赋,却又挣扎在各类社会问题中,优势无处发挥。贫困并不是孩子们辍学的最主要原因,单纯的物资输入和支教,不能改变传统文化急速消逝和社会剧变带来的冲击和迷茫,不能弥补少年们因自我认同缺失而导致的对继续读书乃至对未来人生的绝望。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想要做,也有能力做得更多、更专业,于是我们创办了一个名叫“榕树根”的公益组织。
  为什么叫“榕树根”?美丽奇妙的大榕树,从高处枝干生出气根,下垂至地面、深深扎入土中吸收养分,并日渐粗壮支撑树枝。它给予几代人荫蔽和慰藉,被景颇人奉为神树,在许多景颇村寨是标志性的聚会场所。
  榕树根公益项目以传统故事木偶戏、摄影、绘画、自然创作等活动课形式,将民族文化融入语言和艺术教育,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民族,认知自我,开阔眼界,提升学习兴趣,并树立自信,鼓励他们用艺术去表达,勇敢追求梦想,用积极的心态构筑起对毒品的自然抵御。
  经过5年的努力,榕树根项目已变成深深扎根在景颇大地上的长期公益项目。榕树根在当地营盘小学开展教学一年了,学生们身上开始显现积极的成果。
  2013年5月26日,一座兼具景颇传统风格和现代建筑特点的榕树根儿童活动中心,在德宏景颇山寨建成了!该中心作为免费向山里孩子提供语言和艺术教育的儿童乐园,正式开放。那天,我们依景颇传统风俗,举办了“进新房”仪式,全寨乡亲共同筹备参与,祭山神、绿叶宴流水席、景颇歌舞、儿童画展,远近村寨200多人参加。
  我和乐安东都已辞去北京的工作,全职投入榕树根项目。尽管我们每天还得熬夜做远程兼职,来偿还修建儿童活动中心欠下的贷款和弥补现有项目经费的不足,但为了景颇族的孩子们,我们会坚定地在践行梦想的路上走下去。
其他文献
2001年8月,邯郸市永年县一农民在洺河河道内取沙时发现一枚铜权.该权高12厘米,最大腹径5.8厘米,底径5厘米.为合范铸造,痕迹明显.钮呈倒梯形,与权身连接处有一穿孔.权身呈倒梨
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社会再次掀起了学雷锋的高潮。对雷锋精神的观照,不能仅从中国来看,应该放在人类的大视野来看。从人类对善的追求来看,雷锋是人类的道德英雄,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    雷锋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  不了解雷锋本人和雷锋事迹,怎么学习领会雷锋精神呢?  雷锋,是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而又伟大的战士,是感动中国50年的平民英雄,是中国人民的道德楷模,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