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戏,大思考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u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随着我国学前教育思想理论的不断改革,幼儿的游戏也需不断创新,教师需对游戏进行创新与指导。
  关键词:游戏;创新;指导
  一、游戏的含义与分类
  1.游戏的含义。游戏是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的,并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邱学青研究指出: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的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1]刘焱指出:幼儿的游戏是一种外部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对幼儿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和所使用的材料的观察,来判断幼儿是否在游戏。
  2.游戏的分类。皮亚杰认为游戏是随着认知发展而变化的,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不同,所对应的游戏也会不同,可分为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这四类。不同游戏的表现形式不同。按照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来说,游戏可分为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按幼儿的情绪体验来说,可分为机能性游戏、想象性游戏、接受性游戏、制作性游戏。
  二、游戏的创新
  1.游戏中渗透地方文化。地方文化资源即是指一个地区中,在对人们进行文化活动有关的生产活动有益的一种具有传承意义的独特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如皋是江苏历史文化名城,江海平原最早成陆的地区。如皋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人文积淀,三国军事家吕岱,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隋代建筑定慧寺,明代建筑大成殿为罕见的全楠木结构,清代水绘园。如皋还是中国盆景的七大流派之一,世界长寿养生福地。
  如皋文化是江苏地方文化中的核心文化之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不仅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样还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希望能将本地的优秀资源应用于幼儿园游戏中,让幼儿从小就能将游戏和生活学习相结合,来感受和了解家乡的文化,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幼儿的游戏中不断渗透地方文化特色,例如:體育游戏中套竹套,挑竹扁担,生活游戏中亲自制作林梓潮糕,科学游戏中探索白蒲黄酒的制作过程。健康游戏中了解长寿老人的生活方式等。
  2.游戏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自然资源无穷无尽,充满无限的奥秘,自然环境能为幼儿的游戏提供丰富多彩,开放自由,生动有趣的场所和游戏所需的材料。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积极利用自然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孩子有充分的户外游戏时间。春天,草长莺飞,万物生机勃勃,竹笋冲破泥土,露出了可爱的脑袋,柳树枝上冒出了嫩芽,孩子们追着燕子飞呀飞,蹲在地上逗蚱蜢;夏天是一个愉快的季节,波光粼粼的河水,盛开的淡雅荷花,水中嬉戏的蝌蚪,田野里呱呱唱歌的青蛙。秋天,金灿灿的稻子成熟了,我们堆草垛,打稻穗,扎稻草人,采摘成熟的食物。冬天大雪纷飞,我们堆雪人,打雪仗,掷雪球。奇妙的大自然,丰富的四季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游戏。我们要巧借这些自然环境,引导幼儿在玩中探索,在游戏中学习。
  3.游戏中解放幼儿天性。浙江安吉的户外游戏享誉全国,幼儿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幼儿自己想办法来拆装游戏材料,自己完成不了的就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一起摆放,井井有条。而在那些户外游戏中幼儿钻爬跳,让他们从中感到快乐,还能训练他们的基本动作,不会做的动作他们尝试模仿其他幼儿的动作。行走独木桥,训练了他们的平衡能力,他们的能力从游戏中得到提高,他们学会了掌握平衡的方法方式,并且幼儿的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也会得到锻炼和改善,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更大方便。户外游戏还能提高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抵抗力,游戏对幼儿的身心是十分有利的。
  三、游戏的指导
  1.物质环境的创设,教师的介入指导。游戏场地是幼儿游戏的物质环境,是幼儿游戏必备的空间条件。目前,我们的幼儿园游戏场地对于全校的幼儿来说还是太小。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合理安排活动室,设置内容丰富的活动区,在认真分析各类游戏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实际,设置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各个游戏区。我们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提供了绘画区、泥工区、阅读区、积木区、娃娃家等。我幼儿园还配备了舞蹈房,计算机房、美术室、音乐室等。丰富的游戏场地让幼儿尽情游戏。教师支持幼儿的游戏不是单纯的让幼儿玩耍,也不是只是强调游戏的学习,教师的指导不是电视导演的角色,不是直接指挥或者干涉,也不是包办替代,安排好所有游戏的过程,我们重在调动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让幼儿体验游戏的自主感、愉悦感、胜任感。
  2.游戏时间的保证,教师指导游戏的时机。充足的时间是保障幼儿游戏的第一要素。游戏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幼儿游戏的质量。足够的时间才能使幼儿尽情的玩耍,去寻找游戏伙伴,选择游戏角色,计划游戏情节,准备游戏材料,展开并推进游戏等。安排合理的游戏时间,要与幼儿园的生活相一致。善于利用零散的时间,我们餐前利用盛饭时间做手指游戏。教师的指导要介于必要和适时中。教师何时介入会增强幼儿的游戏兴趣,并提高幼儿的游戏经验,会让他们保持游戏热情。当出现不安全倾向,过激行为,主动寻求帮助,幼儿遇到困难想放弃,反映消极等情况时,我们应及时介入指导。
  3.游戏经验的准备。幼儿游戏经验就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准备。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教师可以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博物馆,海洋馆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还可以邀请各行各业的职工来我校访问,讲述自己职业的特点,促进幼儿的理解。例如邀请超市营业员,讲述自己的职责,收款的流程,摆货的方法等。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10月出版
  [2] 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
  [3] 陈鹤琴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93.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其他文献
帕科放学后气冲冲地回到家里,父亲问:“发生什么事了?”帕科气呼呼地说:“华金让我在同学面前丢了脸,我现在特别希望他遇上几件倒霉的事情!”  父亲想了一会儿,然后找到一袋木炭,对帕科说:“儿子,你站在这里用木炭去砸远处那件白衬衫,每砸中一塊,就象征着华金会遇到一件倒霉事。”帕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拿起木炭使劲儿往衬衫上砸。  帕科砸完后,父亲问:“你现在觉得怎么样?”帕科回答:“很累,但是很开心,因为
本刊将从2020年1期开始连载由洋洋兔出品的《我们的历史——地图上的上下五千年》,此书通过21幅手绘地图搭建起一条脉络清晰的历史长廊,将历史中一些关键人物、突出事件、文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提高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增强少年儿童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和教育性已经发生变化。如何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每个学校都在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营造氛围、诵读经典、引进课堂、融入活动等多种形式,扎根传统文化,让队员从中汲取文化精髓
集市上,一位商人在卖罐子。商人不停地向过路人叫卖:“快来买呀!两元一个白罐,三元一个黑罐。”  这时,来了一位盲人對商人说:“我要买一个罐子。”商人问:“你要白罐还是黑罐?”盲人说:“我要买一个黑罐。”说着便从口袋里摸出三块钱给了商人。商人接过钱,眼珠子一转,想出一个坏主意,把一个白罐子递给了盲人。他想,反正盲人又看不见罐子的颜色,我给他哪个他就得拿哪个。  盲人接过罐子仔细地摸了一遍,又蹲下身子
莫言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再加上当时经常歉收,因此,吃不饱肚子是常事。  九岁那年冬天,莫言家里断粮了。万般无奈之下,莫言的母亲只好去向邻居借粮。那天傍晚,母亲带着莫言捧着一只碗来到邻居家。邻居大娘一听说借粮,思忖了几秒,然后默不作声地从莫言的母亲手里接过碗,走进了里屋。没一会儿,她从里屋出来了,手里端着一平碗米,小心翼翼地放到莫言母亲的手中,说了一句:“也只有这么多了,拿去充个饥吧!”  好不容
摘 要:近年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各个地区的小学陆续开设英语课,不过不少学生步入初中之后还是认为英语难学,成为他们的一门弱势学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做好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初中英语学习。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  英语虽然在小学教育階段开设多年,但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均没有获得科学的发展与统一,以至于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衔接得不够完善,影响学
摘 要:数学建模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学生提高解决问题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建模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好的学习材料,推动学生从本质规律的角度来建构数学模型,并推动学生数学模型的多样化和立体化,以此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关键词:数学建模;学习效率;立体化;形态多样  数学建模是学生数学的重要环节,在建模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一类问题的共性,并能够应用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