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时效性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ingla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高中阶段的核心科目,全面的化学基础理论,趣味的丰富化学实验,还有诸多前沿的化学研究成果等,学生都可以在这一时期接触和学习。这不仅影响着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后续深入地学习和科研都有巨大帮助。也正因此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较为繁琐,学习难度也比较大,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高效教学成为大家追求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高中化学;时效性;课堂;实验;提问
  化学是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操作性为一体的综合科目。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压力比较高,因此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导学、促趣、提升的角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更加热爱化学学习,有效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与运用能力。
  一、 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建立化学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持续深入学习化学的重要保障。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要强迫学生记忆化学的知识和理论,而要推动学生在兴趣指引下开展有效学习。学生们普遍对于理论性知识的死记硬背较为排斥,但是当他们明白所学知识拥有巨大的应用空间之后,他们就会从心底接受学习的过程,并且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愈加增加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不妨顺从学生心理,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学习兴趣。
  化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尤其是化学近年来已逐步成长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中心科学”,我们的衣食住行多个方面都得益于化学科学。譬如粗糙的棉麻制品直接穿不仅样子不好看,而且坚硬不舒服,经过化学工艺的去粗、染色、柔化等多步处理之后,加工而成的衣料色彩绚丽,柔软细腻;再比如我们日常所吃的很多食物,像面包、啤酒、肉类等都是经过了化学的加工或检疫的安全标准之后,才会送上我们的餐桌。科学利用化学的精湛工艺,几乎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让大千世界璀璨生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实验室,教会学生开展一些利于家庭的科普实验。比如:用水果加工天然香水,芬芳居家生活;借助树叶彩印一张个人相片,留下珍贵的回忆;借助家中的易拉罐、蛋壳、橡胶棒、玻璃瓶等自制一些化学模型等。
  二、 构建智慧课堂彰显化学意趣
  多年来的化学课堂习惯了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教师总是尽量把精华的、重点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但是很多时候教师的“好心”常常事与愿违,学生们一节课下来知识记不住,气氛沉闷,没有效率。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压抑,学习潜能停留在应试层面,这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精心设计,让学生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乐学善思,才能彰显化学教学智慧。
  以“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世界”这节课为例,教学不仅仅停留在了教授学生基本的化学分类方法层面,我们把这节课放在了实验室,让学生们亲自去观察多种多样的物质,从颜色、气味、形态、组成等多个角度去认识自然界中的多种物质,我们还把形态相似的多种物质放在一起,如:醋酸、白酒、冰水、NaOH溶液、氨水等,让学生们自己去看一看,辨一辨。在教师的智慧放手过程中,学生们主动尝试,积极思考,在互动中不断学习和进步。既懂得了物质的不同状态:气态、固态和液态;还知道了导电性的含义:导体、半导体、绝缘体;更明白了溶解性这一抽象概念。所以在引入分类法时,学生们能够很容易的就把“交叉分类法”掌握,还举出来不同的例子,重难点知识学生们学得有滋有味。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完全超过预期。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在教师引导下也提出一些有见地的问题,如“混合物、化合物到底如何界定和区分?”在师生的多元角色中,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虚心求教和学习,真正实现了“目标让学生定、问题让学生提、活动让学生做、规律让学生找、收获让学生讲”的灵动学习新势态。
  三、 艺术授课提升学生化学意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一个个问题来引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思考,激发学生深层学习的开展。高中绝大多数的知识内容都是通过化学实验来验证和分析的,化学实验不仅包括我们现行教材中演示实验、家庭实验及实验课内容,而且还包括许多探究实验。例如: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尿液中葡萄糖的检验,鲜果中维生素C的检验,抑酸剂化学成分的检验,电路板的化学腐蚀,熔融盐的导电性等。高中阶段不仅涉及定性实验,还有许多是定量实验,试剂的药量一旦发生变化,产生的结果就会不同。所有这些都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和原理,而是要学生时刻树立都严谨认真的化学态度。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谨记肩上的责任,通过多种方式综合进行,联系日常生活,联系课本,联系实验等多管齐下,用化学来解释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總之,要想全面提升高中化学授课的时效性,教师就需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等角度渗透给学生科学的化学学习观,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学科的全面认识,掌握化学探究的科学实验方法,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等。
  参考文献:
  [1]孙玉镇.高中化学新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思考[J].新校园旬刊,2017(5):99-99.
  [2]尚明鹏.化学教学环保创新实验的开发与应用[J].化工管理,2017(10)
  [3]刘平.中学化学教学中隐性知识的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02)
  作者简介:
  严雪梅,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阆中市水观中学校。
其他文献
新生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体外分离及其鉴定目的:建立新生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体外分离及其培养与鉴定的方法。方法:选用健康新生大鼠,解剖显微镜下取出双侧耳蜗,除去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相关了解,并由此提出有效培养途径,希望可以在指导物理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關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培养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维度的界定:一是物理观念,二是科学思维,三是科学探究,四是科学态度与责任。这不仅从学科本身强调了对科学的追求探索精神,同时也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学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下手术应激对小儿内分泌激素及行为心理的影响。 方法:将40例鼾症患儿,随机分为局麻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分别在局麻或静吸复合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和
摘要:如今的社会对于高中生的整体要求都在逐渐提高,不但要高中生把握住专业的应用技能知识,对高中生的创造性,究查本领和科学素养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情境教学法的特征是活灵活现,有强大吸引力,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究查能力与人文素养。把情境教学法运用在高中生物课上,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与自主学习的巧妙方式。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课堂;生物  一、 引言  伴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的改革,大力宣传和倡导素质教育,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纷纷讨论和研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方法,并提出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自然学科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世界和科学,寻找合理的科学的解决问题办法。在自然科学的组成中,化学学科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更是提升学生自然科学和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高中生物教育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我们当老师的应当多积极参与教学的改革,应该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的理念,重新定位课堂教学的程序。我们这些教师勇敢地去转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多学习新时代适合当前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有效率地增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建立起充满活力的课堂。搭建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方法对中美养老服务的文献信息进行挖掘分析,梳理近二十五年中美养老服务研究热点的发展脉络,比较中美养老服务的研究热点,探析我国对
摘要:初三化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最后开设的一门课程,这就使初中化学教学既有启蒙的性质又有考查选拔的作用,这个跨度非常大,给初中化学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初中毕业考试是他们的首要目标。为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这个考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教学工作既要做好化学的启蒙教学,又要做好针对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考中找到好的平衡点才行。如何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把握好这三个环节,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