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课程体系下国学经典小讲坛的实践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iu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韵课程是容桂小学创立的课程体系,以“人与自我的和谐——省——悟之韵”“人与社会的和谐——群——谐之韵”“人与自然的和谐——物——灵之韵”三大板块构建而成。在这个和韵课程体系下开展了适合学生、顺应时代的校本课程。“国学经典课程”就是其中一项。国学经典课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讲授,还创新地开设了“小讲坛”,让国学经典学习更加扎实有效。
  【关键词】和韵课程;国学经典;小讲坛
  和韵课程是容桂小学创立的课程体系,以“人与自我的和谐——省——悟之韵”“人与社会的和谐——群——谐之韵”“人与自然的和谐——物——灵之韵”三大板块构建而成。
  (容桂小学和韵课程体系图)
  和韵课程教育在于成人和化人,即先养正后立志,熏陶内化为主。在这个和韵课程体系下开展了适合学生、顺应时代的校本课程。“国学经典课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成人”与“化人”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顺应成了和韵课程体系下的一个核心课程。
  国学经典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包含中华民族所有的优秀传统文化。而本文针对小学阶段的学习,将国学经典界定为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如,《诗经》《论语》《千字文》《千句文》《三字经》《弟子规》《大学》、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经典小古文等。对于国学经典教学,徐建顺教授所言极是:“国学教育不是教国学,而是用中国文化精神做教育。”国学经典课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讲授国学外,还要用中国的方式去传承与创新。因此,国学学习,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创新地开设了“国学经典小讲坛”,让国学经典学习更加扎实有效。
  国学经典小讲坛,是以讲授或者讲述国学经典为主的讲坛。时间短,十分钟为佳;地点不限,可以线上开讲、可以线下开讲;组织形式不限,有坛主和听众。坛主即讲授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听众可能只有几个,也可能是几十个;听众里可能只有学生,也可能师生家长齐参与。讲坛组织形式因地制宜,灵活多变,讲坛方式、坛主的设定、主题的确立、听众的评价、坛主的更替等没有限定。
  一、国学经典小讲坛的种类
  国学经典小讲坛,按照讲授主体划分为三类,分别是“教师小讲坛”“学生小讲坛”“社会人士小讲坛”。
  1.教师小讲坛
  教师经过了专业的学习与训练,持证上岗,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掌握着专业的教育教学技能。教师开展国学经典小讲坛相对容易。教师小讲坛,面对的听众可以是学生、教师、家长等。开坛的内容来自国学经典中的名句、名篇。教师从这些名句名篇中选择自己理解得最深刻、最有把握或者最具教育意义及影响力的内容进行讲解,从对经典的字面意思的理解、到经典所蕴涵的道理,再延伸到我们的具体生活环境、具体的生活事例,引导听众对国学经典有更深刻的理解,学以致用。以学生为听众的小讲坛,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取具有育人价值的经典内容,也不拘泥于时间、地点开讲,可以在网络直播间、可以在教室课堂中,也可以在课堂外露天的小石桌,三五成群即可开坛讲解。以教师为听众的小讲坛,教师选取的讲坛内容范围更广,每位老师还可以轮流进行“开坛”活动。
  2.学生小讲坛
  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有限,开设讲坛是一大挑战。但是在任务驱动下,小学生也可以在教师或者家长的指导下查阅资料,积累经典,内化知识,清晰表达。学生开设讲坛,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学习经典的氛围。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更能促进榜样力量的彰显,带动同伴进行国学经典的学习与积累。学生讲坛可以是一人主讲,可以是多人主讲。
  3.社会人士的小讲坛
  社会人士包括优秀家长和社会人士杰出代表。他们是学校可以引进的重要教育资源。可以定期邀请杰出的社会人士开设小讲坛,形式可以是网络直播间,也可以是在学校内开展的线下讲坛,师生都可以为听众。
  二、国学经典小讲坛的模式
  国学经典小讲坛所采用的模式以简单易操作为主,适应于老师、家长、学生等为“坛主”的小讲坛。经过实践研究,最后形成“读通章节、知晓词意、古为今用、熟读成诵”四个步骤的讲坛模式,便于听众积累与运用。
  1.读通章节
  任何新知识的获得,都要靠大量的朗读来支撑。而语言的积累,朗读应该是最根本、最实用也是最通常的训练。采用教读、对读、集体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读通章节,让听众充分地接触文字,读通章节。
  2.知晓词意
  国学经典的文字不同于白话文,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知晓词意是学习国学经典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个词都包含着特有的含义。小学生的知识储量不大,尤其是国学经典中的词语与句子,这就需要壇主解惑。适当的解释,有助于听众理解性背诵、也便于运用。词意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可以通过连线、猜词句等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学习积累的目的。
  3.古为今用
  在小讲坛中,采用“古为今用”的方式激发理解记忆,即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到现实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采用“用经典说句子”“用经典说一段话”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经典。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古为今用”不仅仅是目的,更是一种学习方法。“古为今用”的前提是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在国学经典小讲坛中,采用“古为今用”的环节,激发学生理解积累。
  4.熟读成诵
  在国学经典小讲坛中,积累是重点,以期厚积薄发。小讲坛中,采用大量朗读及镂空记忆、意思与句子相连、背诵竞赛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背诵效果。
  三、国学经典小讲坛的意义
  1.开辟传承途径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承国学经典,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学经典小讲坛,由于其组织自由、时间不定、坛主广泛,听众广泛,为经典的传承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2.激发学习热潮
  国学经典小讲坛激发了坛主和听众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能力。坛主开坛要充分地准备,查阅大量的资料,丰富自己的文学底蕴,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内涵。听众在随处可见、随处可听的讲坛里,耳濡目染,相互影响。国学经典小讲坛可谓是掀起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潮。
  3.提升儿童素养
  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国学经典是开启儿童心智的钥匙,也让美和高尚在儿童纯洁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让儿童的成长深深地扎根在国学经典的沃土,丰富语言、陶冶情操,提升素养。教师、社会人士等成人浸润在国学经典中,领略经典的精髓,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逐步被经典中的精神所感染,促使思其过,端其行,提升自己的道德观、职业观、价值观。
  国学经典小讲坛是国学经典课程的重要形式,是和韵课程体系下一个重要的分支。正是其时间短、地点不限、组织自由等优势激发了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作为坛主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学习能力,有效促进学习质量的提升。国学经典小讲坛帮助学生感受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知识底蕴,继而承担起传承祖国文化的重担。国学经典中的人物形象自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这将有效指引他们的行为,端正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培养综合型社会人才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好品质,老师是一面活教材。“师者魅力”主要包含“品质教育、知识教育、暖心教育、机智教育”等四个方面。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师者魅力”影响“学生成人”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学生成长;策略  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必须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核心任务,立高尚师德,精心育人,培养学生成才。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从四个方面来培养
【摘要】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阐述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方法与类型,最后指出反思性教学对英语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一、引言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理论、教学技能等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有以下两方面的促进原因:一是外在力量的影响,是教师
【摘要】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和负责人,校长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这个学校的发展和品牌效应,更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校长是学校的核心人物,也是灵魂人物,不但是师生的楷模,更是管理者,其管理的高效与否,决定了办学工作的落实能够快速、平稳。本文分析了小学校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校高效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校长;管理;策略  小学是思想启蒙的起步阶段,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尚处于萌芽时期,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肺炎席卷全球,造成超200万人感染,目前已经致死24万多人,成为全球引起最广泛关注的传染病事件。导致此次传染病的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直接与中学生物知识相关。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基于生物学知识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2017版高中生物课标要求学生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
当前。小学生写字教学已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对学生的写字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摘要】将戏剧元素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已被证实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促进作用。本文就如何将戏剧的形式更好地运用在英语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为出发点,寻找出教材中与戏剧表演融合的契合点,总结出戏剧表演“激——研——演——评”的教学模式,并具体阐述了该教学模式流程和操作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戏剧表演;教学模式  戏剧是一种融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的艺术形式,戏剧表演已被证实能促进小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是小学教育重要任务,并在所有学科中进行深度实践。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传统教学模式不再适用,需要积极探索更加创新、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在有效保障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强化核心素养培养。本文简单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核心素養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从激发兴趣、基础知识传授、教学方式创新、成长发展等方面,对小学语文中针对核心素养教学相关策略进行讨论,但愿可以给广大教师
【摘要】情境教学是寻找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联系,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 。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引导;主体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外语教育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创设语言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有效提升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但是纵观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很多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一方面合作的内容不具有合作的意义,另一方面,合作学习的“合作”缺乏规范指导……因此,本文以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为视角,重点探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分工、合作内容的选择、展示汇报的方式等方面分享一些思考和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高年级语文课堂;实施
【摘要】后进生,顾名思义是在学习和习惯等方面较其他孩子相对薄弱的学生。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于老师来说永远是一个富有挑戰的工作。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有爱心,重方法。  【关键词】爱心;真情;感觉好;寓教于乐;及时鼓励  后进生,这个词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并不陌生。他们也许天分不够,也许不勤奋,也许自信心不足,也许在家在学校受到的关注不够等原因,导致日常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落后。很多老师一见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