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家庭变迁:轨迹、逻辑与趋势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家庭发生了急遽的变迁。文章在梳理近几十年来家庭研究主要历程的基础上,利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全国人口普查等公开数据,从五个维度剖析了家庭变迁的轨迹。研究发现,在过去四十年中,中国家庭形成正在日益向后延迟,家庭规模走向微型化,家庭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家庭关系趋向民主化和平等化,但是家庭风险也日益扩大。作为家庭变迁源动力的现代化转型和国家以改造家庭生活为目的的政策干预,尤其是被严格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家庭变迁的趋势仍然有较大争议,但不断被提及的"家庭危机"以及在社会阶层流动中不断被强化的家庭因素,提醒我们亟需重新审视国家、家庭和个人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家庭政策体系,防止因家庭政策的缺失造成家庭危机的蔓延。
其他文献
1917年,他参加北大的入学考试.胡适阅卷时兴奋地说:“我看了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学校能录取这位有才华的考生.”可校委们查看他的成绩单,数学成绩是零分,其他各科也平平.
随着1999年3月美国国会批准,反对美国研制和部署NMD开始成为俄美关系中的首要问题.如果说,导致俄美蜜月关系迅速终结的北约第一轮东扩还只是一个地区性问题,那么,NMD问题由于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 C.诺斯明确把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作为分析制度变迁的三块基石 ,详细论述了意识形态的产生、性质、功能、作用等。诺斯还认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特别是民俗文化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更是独放异彩,逐步演绎出妙趣横生的独特文化景象,例如“十字令”。它一般从“一”到“十”(也有
怀着满腹的惆怅和迷茫,走进军委扩大会议会场    1959年8月16日清晨。海军航空兵的一架里-2运输机从北京向着北国江城哈尔滨飞去。搭乘这架飞机的是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他准备花上几天时间,为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设计建造组织技术协作和攻关。  当天下午。正在哈尔滨汽轮机厂参观的罗舜初接到了从北京打来的紧急电话:“军委通知,要开扩大会议。请你明天马上赶回北京。”  “我今天刚到,还有一大摊事没办完呢
“乾坤一少年”rn现今的双峰县县城,便是蔡和森故居的所在地——永丰镇.1899年,4岁的蔡和森随母亲从上海回到了这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家乡.rn巍巍双峰,屏立东南;滔滔湄水,
如果说,字画是一种“线条”,以气韵生动而令人流连不已;那么,把字画刻在陶艺上,便成了另一种景观、移动的“石刻”而金声玉振——“金田居”主人闻正荣,就是这样一个陶刻的集
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种种范例常被世人所称道。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了行动上,这也是我们当今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基和为政之要。  为群众着想——“这小楼还是乡亲们住吧”  1947年,邓小平和刘伯承一起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强渡黄河时,指挥部选在了山东省阳谷县蒋家庄。蒋家庄的群众为照顾好刘邓首长,专门腾出一座两层小砖楼供二人居住。
军人伦理学是军事伦理学的一个部分。新军事革命带来军事道德关系的发展、变革 ,由此提出诸多新的军事伦理问题 ,需要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上加以研究和揭示 ,为当代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