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学中国画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i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与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与骄傲,在世界绘画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要想使中国画发扬光大,关键在于加强国画教育。中学美术教师承担着我国传统绘画的重任,通过中国画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中国画、喜欢、会画中国画,进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悟性和创造力,是中学国画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现在的孩子从小画的是蜡笔、水彩笔的儿童画,看的是卡通片,从少儿的书刊、影视、网络等大量的视觉图像中可以看到外来文化冲击较大,社会上能接触传统国画的机会太少。而家长们更是望子成龙,学什么有前途就往哪里钻,不管小孩是否有兴趣,把小孩的兴趣扼杀在摇篮中,到了中学,文化课程的增多也使许多学书画的学生放弃了书画的学习。
  目前中学美术教师的师资队伍大都来自师范院校美术系,当初也是学西画考入的,在师范里学国画也只是蜻蜓点水,不博不精,在工作中也没多少时间精力去深入学习国画,在上课时也嫌国画工具太繁而被其它内容的课占挤掉,课余时间也多用在其它内容或西画的辅导上。
  这样的局面,造成了现在学生对中国画“敬而远之”,认为国画太“老土”、太“遥远”。片面的认为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学这个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与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与骄傲,在世界绘画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要想使中国画发扬光大,关键在于加强国画教育。中学美术教师承担着我国传统绘画的重任,通过中国画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中国画、喜欢、会画中国画,进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悟性和创造力,是中学国画教学的重要任务。
  下面谈谈我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几点想法:
  一、培养学生对国画笔墨技法的兴趣
  中国画教学历来是中学美术课程中的薄弱环节,它技法丰富、特别是笔墨功夫,不经过长期的训练很难掌握国画的笔墨关系,对平时不拿毛笔的中学生来讲的确是很难的,一笔下去既要有形状又要有深浅,加上生宣纸的吸水性能又较难控制,容易使学生因控制不好导致失败而丧失国画的热情,对中国画的热爱也无从谈起。所以,让学生学好中国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国画笔墨练习教学中,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使学生在这种笔墨的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对学生既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也是一种国画技法训练。通过教师在宣纸上演示以墨撞水、以水撞墨、以墨冲色、泼墨、积墨、破墨、宿墨、甩色、点色、吹色等用笔用色技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开始练习时应从易到难。教师要巡视指导,开始不要求具体绘画内容,只是随意画,用毛笔蘸水、蘸墨、蘸色,使水、墨、色在宣纸上自然交融,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使学生在无意之中学到国画的笔墨技法。待学生对用笔用墨有了一定兴趣之后,再具体要求学生对国画传统的“笔墨”进行严格的学习。国画“笔墨”的特性使“笔墨”在形式上成为国画的特殊点,成为中国人表现自己艺术理想的抒写方式。国画传统“笔墨”是现代国画教学的源泉,教学应先立足于传统再勇于创新。
  二、中学国画课程安排及课堂教学
  教师要善于灵活的运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中的一些多余的或不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删减,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结合进来。
  (一)教学方法的优化
  国画教学要尽量避免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特点,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利用学生勇争第一的性格,教师可引进竞争机制;利用学生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示范、多对比直观教学法;利用学生兴趣易转移的特点,教师可采用少练、精练、勤练的方法巩固学生兴趣。
  (二)教具的优化
  教学手段的丰富利用必然导致教具的多样化。美术教具除了笔墨纸砚必备之外,还可采用以下形式:一是电教手段的运用,多用的幻灯、录象等以放电影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它形式新颖、清楚直观,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有着其他教具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挂图教学,国画适宜悬挂,它经济、简单、方便,与投影录象相比,它的优点是可长时间悬挂,供学生观摩。
  (三)学生作业的讲评与批改
  学生在作业练习时,教师应巡视辅导,一发现画的好的作业,马上表扬,对学生起到鼓励和引导的作用。完成后还可以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和小结。
  三、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课外兴趣活动是课堂的补充和提高。对国画成绩好的、有兴趣的成立国画兴趣小组,进行专门辅导,把他们的习作进行展出,如校内定期举办学生的中国画优秀作品展。同学们看了本人或自己同学的作品,倍感亲切。多参观周围的画展,通过观摩展览,同学之间互相切磋,交流感受,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成功意识、开阔眼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四、通过国画作品立意来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学生要进行绘画创作,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和思维。在国画欣赏和教学中,利用作品的创作背景,反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爱国名言和爱国事迹,来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宋代李唐的《采微图》画副描绘殷商贵族伯夷、叔齐在亡国后耻食周粟,寻入首阳山采微而食,宁愿饿死,也不屈服与周的故事,歌颂了他们的忠贞气节。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国画产生浓厚的兴趣,迸发出热爱祖国山河、熱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情感。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热情,这样也更有助于学生去发觉更美、更有艺术价值的东西。
  总之,现代国画教学应多角度、多方位去实施,国画博大精深,是我们现代美术教育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怎样更进一步搞好国画教学,使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后继有人,还有待于我们在现代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并为之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光辉.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0(03).
  [2]黄颖泉.新课标下初中美术的创新教学[J].吉林教育,2008(07).
  [3]李丽.提高高中美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措施浅析[J].价值工程,2010(03).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巧妙的手法。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教授的内容。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小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作文课一定要激发作者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  关键词:观察;积累;情感;素养  著
摘 要:作为艺术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声乐美学把对音乐艺术基本规律、特征与声乐歌唱的艺术表演的研究,视为一个重要任务。随着现代社会科学与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和交融,声乐美学艺术研究得到了音乐界的比以往更多的重视。这些年,就声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音乐美学的发展历史,声乐美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歌唱艺术的表达,音乐的意义与音乐方式等问题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声乐艺术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声乐
摘 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成为培养、呼唤学生个体情感的阵地。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推行,职业高中语文教育应遵循“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职业学校应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自身理想与社会发展结
摘 要:学生进入高中学段之后发展快速,不管是身体方面还是心理方面,每天都似乎具有惊人的发展与变化。他们在经过高中学段之后很快就会进入社会或者是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让学生具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具有健康的社会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学习影响巨大。作为承担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主要科目高中思想政治,使它具有“生活气息”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关键词:
本文分析当前太仓市旅游市场营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太仓市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为提升旅游传统要素、创新旅游新产品、强化旅游宣传营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课题的核心概念  “课堂三导教学”课题研究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通过“导学、导疑、导练”三个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当堂有效训练与评价,进而创建紧张、有序、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