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心理换位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所难,想学生之所疑,学生之所错,想学生之所乐,想学生之所忘,放下教师架子,成为学生兄弟姐妹。教师恰当的心理换位可以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关键词】教师心理换位教学优化
  在教学中,教师恰当的心理换位可以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一、想学生之所想。
  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时刻关心的问题。他们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要洞察其心理,及时探测和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如在讲SO2的性质时,把SO2通入澄清石灰水,看到石灰水变浑而后又变清。同学们联想到CO2也有类似现象,教师随即令学生写出有关方程式,并顺着思路和同学们一起思考:能使石灰水变浑的是否一定是CO2?怎样确证无色气体是CO2?怎样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有CO2?怎样检验CO2中含有SO2?通过共同思考,结论很快得出,对SO2性质的认识就深刻了。
  二、想学生之所难。
  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学习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学生角色,成为学生的化身,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例如,pH值为10的NaCN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是pH值为10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的多少倍?学生一下子很难回答这一问题。但我们设置了几个小问题,如pH=10的NaOH溶液,OH—来源于什么? PH=10的NaCN溶液,OH—来源于什么?等等,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很快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我们教师应时刻以学生的状态和能力水平,设置教学过程,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化难为易,提高他们的能力。
  三、想学生之所疑。
  课堂上教师在讲述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突然发现某些学生表情凝重,脸色不悦,显然是学生思维出现了"疙瘩"。此时,对学生思维中出现的"疑"若不及时排除,必然造成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生继续思维、继续学习的障碍,使思维中断。高明的教师会立即意识到这一点,断然采取措施,重新站到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例如,在讲述泡沫灭火器原理时,学生对盐的双水解反应不甚理解。这时我们再和学生从已经掌握的水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实质、平衡移动的概念等知识方面综合思考,终于使学生认识到盐的双水解的程度既决定于相应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又决定于生成物的溶解性的大小,学生的疑往往是朦胧的、难以言表的,这就是想学生之所疑的重要性,这里,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和耐心。
  四、想学生之所错。
  教师在批阅作业、试卷和个别辅导时,常发现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给学生指正后,为了巩固,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时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再"错"一次,错给学生看,错给学生思考,使学生引以为戒。例如,在讲过Cl2、HCl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后,我在黑板上画装置图,有意从上面画起,而且神情严肃,态度一丝不苟。这时,就有不少学生在下面喊:"老师,这样画不对,应当从下向上,从左到右依次画"。这样,歪打正着,学生的印象就深了。这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
  五、想学生之所乐。
  课堂是师生共同表演的舞台,必须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这种表演中来。高明的教师必须想到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渴望成功的心理,想学生之所乐。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凡可做的实验尽量做,可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学生在实验中亲眼观察到色彩斑澜的化学现象,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烈,会透过现象去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去探索物质变化的规律。一次,在讲授金属钠的活泼性时,我将磨碎的金属钠粒慢慢撒入集满氯气(越浓越好)的集气瓶中,同学们看到钠在氯气中金光闪烁,剧烈燃烧,简直是欢呼雀跃,这样巩固了钠、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焰色反应等等化学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还有一次,在学了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方法后,我们出了二道近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配平,结果大部分学生配平了。当他们得知这就是全国高考题时,高兴得不得了。师生共同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了。
  六、想学生之所忘。
  有人说化学知识一学就懂,一丢就忘。化学学科确有许多内容要强化记忆。比较成熟的教师常有这样一种心理体验,即在用到某一知识点时,忽然间明明熟悉的知识好象变得模糊起来,此时教师则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这一知识也容易遗忘,这是典型的心理换位现象。遇有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以学生身份出现,和他们一起回忆、识记、联想、推导、验证,一起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战胜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七、放下教师架子,
  成为学生兄弟姐妹。特别是对于我们乡镇农村中学的教育来说,融入兄弟姐妹式的师生关系是很必要的。即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妹妹或弟弟,教师成为学生的姐姐或哥哥,这样可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记得有一次,到学生家进行家访时,一位叫韦某的学生,学习基础差,胆子小,有问题很少问。当我问她在学习上怎么不爱问呢?她怯生生的说:"我怕你。"这时,我微笑地对她说:"呵呵,怕什么呀,有问题就问刘哥嘛。"她一惊,后来,她转而笑了笑说:"可以,可以。"从那以后,她化学成绩就进步很快,而且再也不胆小了。我们还可以在作业评语中这样写:"小兄弟,加油哦!","妹妹,有进步哦!"等语言。以打消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增加师生心里之间的凝聚力。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班主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班主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工作的成败。那么如何才能当好一名班主任,为学校的工作出力呢?我根据我的经验总结如下,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首先,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有爱心  爱是久汗干渴的甘露,是一个人心中翘首期盼的那份情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爱,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会阳光灿烂,
期刊
【摘要】本文综述了植物激素中赤霉素的作用机理和生理效应,以及对于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赤霉素生理作用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新课标生物赤霉素生理作用  一、赤霉素的作用机理  1. GA与酶的合成  大麦籽粒在萌发时,贮藏在胚中的束缚型GA水解释放出游离的GA,通过胚乳扩散到糊粉层,并诱导糊粉层细胞合成α—淀粉酶,酶扩散到胚乳中催化淀粉水解,水解产物供胚生长需要。GA不但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也诱导
【摘要】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又调节着情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学习兴趣形成的心理条件,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现代多媒体技术,生动幽默的语言,适当的激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优化课堂教学,拓展兴趣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激发物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探究它的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