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yovue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新知识,不能完全依靠教师,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而应勇于质疑问难,勇于提出问题.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而后去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掌握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自己提出问题. 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更能活跃思维的积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活动,发挥其主体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教学《分数和有限小数关系》,先让学生在师生游戏的情境中,发现教师能用“看”的方法很快地判断出任意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时学生非常迫切地提出自己的问题:1. 看什么呢?2. 怎么看呢?带着这两个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讨论探索,发现了“看”的方法,即只要看到最简分数中分母质因数的情况.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能力
  发明创造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而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发现.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经常的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改变学生总是围着教师,教材,书本,以及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如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教师有意识地利用旧知让学生回忆,计算面积大小或长方体等体积的大小时,都要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方可计算,那对圆锥体积大小的计算你又是怎么想的呢?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1. 圆锥体积大小与什么条件有关?2. 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通过教师进一步的启发,经过四次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圆锥体积的转化,学生得出圆锥体积是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儿童具有好奇、好问、探究的认知特点,但儿童的活动往往又受兴趣和需要所支配. 因而在教学中,要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产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迫切点,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学《分数基本性质》,让学生用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出三张一样大小的圆片的1/2,2/4,4/8,启发学生:“你们在表示阴影部分时发现什么?”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很自然地提出三个分数各不相同,但所表示的大小为什么一样呢?更聪明的学生就迫切地想知道什么样的分数才会相等?这时学生就在问题的驱动之下,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探究活动无疑需要问题的参与,否则无法进行探究和发展. 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才可以驱动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己提出问题思考:1. 圆可转化为什么图形来计算面积;2. 转化前后图形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发现了圆的面积公式. 整个教学过程,教会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本领:1. 可以应用知识间的转化和联系;2. 动手操作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3. 认真观察,比较,有序地思考问题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等.
  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解决生活问题
  问题解决除了在课堂讨论生活问题,探索问题解决方案,还可以走出课堂,延伸课堂,让学生置于生活中的大课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教学活动课“绿化校园”,课前我们请学生实地测量,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设计美观实用的新操场的平面图. 上课时,展示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评选出最完美的设计图. 学生还结合设计方案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如:“要铺设人造草皮每平方米多少元,铺设面积是多少?”“操场要考虑安全隐患,最好铺上橡胶地砖,要计算需要多少块地砖.”“哪些地方要种上草坪,草坪共需多少钱?新建这个大操场共需要多少万元?”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调查,寻找解决问题所需的数据和方法.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进入初一后成绩逐步分化,不少学生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及教学方法,又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学习数学的困难较大。因此,要大面积的提高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质量 ,使数学课堂人人有所获,生生有发展,必须重视学困生的转化。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表现  1. 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学困生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种情感因素是激起学生对善良事物的钦佩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的催化剂”。的确,文章不是无情物,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无论是议论、叙事还是抒情,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所以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流,使彼此灵犀互通,感情共鸣,必能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  一、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以情“酿”情  如果把语文教学比成一组画卷,那么课堂教
神钢8型机实现了最多可节省20%的油费!低投入高回报,客户选择的理想品牌低油耗高效率.市场认可的突出品牌。
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发包阶段和实施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
一、缘由  纵贯近三年的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科试题,我们能感受到以下特点:1. 紧扣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重视基础知识,关注学科能力,凸显教育价值,兼具德育功能和选拔功能。2. 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近三年的试题中,没有背景材料的题目均不超过20%。加强了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语文教学肩负着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这双重任务。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凝聚着作者的情感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思想品质教育,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得到思想的熏陶、精神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提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  教学工作永远具有教育性,所谓教育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思想品质的培养互相渗透。纯知识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尤其是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
超文本古诗练习的提出受启于网络信息技术中的Internet超文本,其非线性的文本信息呈现方式与人类思维的发散性、非线性极为吻合,是针对当前语文古诗教学中存在的“师传生受”、文本解读的“一元化”、忽视学生作为言语主体的存在的弊病而提出的。超文本古诗练习将对古诗进行“多元解读”,从而达到“多元启悟”“智慧生长”的目的。  一、古诗在文本与学生生活体验中穿梭  古诗练习应该立足文本,更应该超越文本,在延
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的高度综合与集中,即使是化学知识掌握到相当好的程度,若没有一定的解题思想方法和技巧作指导,学生也会感到困难,从而难以避免地进入“题海战术”。为此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就化学计算中利用“关系式法”和“差量法”解决有关问题作一些探究。  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有关反应方程式或化学式,找出有关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式,从而利用关系式进行计算。  (一)根据反应方程式确立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