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切割针活检诊断临床怀疑的肺非肿瘤性疾病

来源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023144553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诊断良性疾病、弥漫性肺病(DLD)、淋巴增殖性疾病需观察组织结构,细针抽吸肺活检诊断成功率较低,而切割针活检(Cutting needle biopsy,CNB)能提供组织学诊断所需的组织芯标本,现已研制出新的CNB器械,但对它在肺的非肿瘤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尚未充分评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留置导尿管方法对男性患者导尿困难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男性导尿困难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胶浆组和石蜡油组。石蜡油组患者给予常规石蜡油留置导尿管,胶浆组患者给予盐酸丁卡因胶浆留置导尿管。随访4w,统计所有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疼痛、焦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胶浆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石蜡油组(P < 0.05),VAS、SAS、SDS得分均明显低于石蜡油组(均P< 0.0
目的对手术烟雾职业暴露人群进行手术烟雾基础知识的试卷考核,了解其对手术烟雾知识认知情况,制定实施医护不同的培训计划后再次考核了解培训效果。方法选择120名手术烟雾职业暴露人群,其中医生50名,护士70名,对其进行手术烟雾基础知识试卷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制定医护不同的培训计划,培训后再次考核,评价培训效果。结果暴露人群对手术烟雾的基础知识极度缺乏,其中手术烟雾的物理性质知晓率最低,有必要对手术烟雾人员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医疗模式下的快速康复流程(FT)在结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推广MDT医疗模式下的FT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本院行结肠肿瘤手术患者62例为对照组,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行结肠肿瘤手术患者58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MDT医疗模式下的FT,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日等
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一种少见的致命性神经元退行性疾病,有散发型、医源型、家族型及变异型四种临床类型.目前散发型、医源型及家族型CJD已有较可靠的临床诊断标准;但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模式对全麻下鼻窦开放术围术期综合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于本院进行全麻下鼻窦开放术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于围术期采用QCC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渗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护理后5 d的PSQI量表、POMS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多系统非干酪样肉芽肿.临床资料表明其中约5%为神经结节病.作者研究了自1990年6月至1998年9月24例有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的系统性结节病.对其均行连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应用于早产儿黄疸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早产儿并患有黄疸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 90)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式,观察组(n= 9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儿腹部按摩及灌肠等方式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二组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消退时间,1 d、3 d、5 d的血清胆红素
为评价动态增强3D T1W MRA对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诊断的临床作用和准确性,作者自1998年6月到1999年3月对连续32例患者(男13例,女19例;平均49岁,19~78岁)进行了影像检查评价有无
目的构建一套适合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方法在护理风险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评阅、Delphi法、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类,通过小范围专家讨论认证,建立指标体系初步方案。结果所建评价指标体系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1,各要素系数为0.712~0.879,信效度好。结论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体系为4个构成要素:系统因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可介导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抑制及血管生成等多种细胞过程.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均存在EGFR表达上调的现象,其中约70%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表现为EGFR过表达.另外,在亚洲非吸烟的女性肺腺癌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