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行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锁骨中段骨折6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治疗,将行早期手术(受伤至手术≤7 d)的38例设为早期组,行延期手术(受伤至手术>7 d)的26例设为延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术前、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CM)评分、生活质量(ADL)评分及上肢活动功能障碍(DASH)评分,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组出血量少于延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
【机 构】
:
830000 乌鲁木齐,新疆军区总医院创伤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行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锁骨中段骨折6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治疗,将行早期手术(受伤至手术≤7 d)的38例设为早期组,行延期手术(受伤至手术>7 d)的26例设为延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术前、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CM)评分、生活质量(ADL)评分及上肢活动功能障碍(DASH)评分,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组出血量少于延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延期组(P<0.01).2组末次随访CM各项评分较术前均升高,且早期组高于延期组(P<0.05).2组末次随访ADL评分较术前升高、DASH评分较术前降低,且早期组末次随访ADL评分高于延期组,DASH评分低于延期组(P<0.05).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延期组(P<0.05).结论 锁骨中段骨折早期开展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较延期手术肩关节及上肢功能恢复效果佳,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肾透明细胞癌(RCCC)患者趋化因子CCL5、CD105的表达与血管生长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RCCC(研究组)156例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9例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CCL5、CD105表达情况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值;分析CD105标记的MVD值、CCL5阳性表达与RC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CCL5表达与CD105标记的MVD值的相关性.比较不同CCL5、CD105表达RCCC患者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
目的 探究当归补血汤在糖尿病足溃疡(DFU)体外创口愈合模型中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20只,实验组给予当归补血汤(生药含量4 g/kg)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随后分别使用添加0、15%、30%、60%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的高糖培养基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检测各组细胞活力、迁移能力,测定HUVECs内NO含量及不同浓度当归补血汤对iNOS和VEGF蛋白表
目的 探讨局部治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抗体联合应用对肝切除术后难治性复发肝癌患者生存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5月—2021年3月收治的肝切除术后难治性复发肝癌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局部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TKI类药物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D-1抗体静脉滴注.观察2组治疗后生存情况、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和1年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
目的 分析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舌鳞癌中的表达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且经病理确诊的舌鳞癌手术切除标本95例,另选取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COX-2、VEGF-c及ERK表达情况及与舌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术后对患者随访2年,分析COX-2、VEGF-c及ERK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舌鳞癌组COX-2、VEGF-c及ERK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舌鳞癌有淋巴结转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DAC)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效果及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1年1月收治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12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给予DAC联合CAG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CAG方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CD206+、CD3+、CD4+、CD8+、CD4+/CD8+水平低
目的 探讨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分布合并支原体感染及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行妇科检查的21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检查结果分为宫颈癌组(n=102)、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组(n=61)、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组(n=55).检测3组HPV感染亚型分布情况及支原体感染情况,比较不同宫颈病变患者总HPV感染率、持续HPV感染率和支原体感染率,分析宫颈支原体感染与HPV感染的相关性,并明确支原体感染在不同HPV感染状态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