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z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全面培养人才与应试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如何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呢?我们的物理教师要转变观念;同时物理教师要勇于去实践去探索,另一方面,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人公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抓,怎样去探索呢?”教育部早就提出,我国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下面说说实施素质教育做法:
  一、初中物理素质教育的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破除迷信教育,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品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在物理教学中大力宣传我国古代在物理工艺方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介绍新中国在物理工业、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理论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利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等知识,教育学生了解内因是物质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运用物理变化、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要重视物理基本概念的教学,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学习一些物理实验和物理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物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引导学生初步运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3.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在物理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關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素质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获得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组装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实验中要严格要求,操作要规范,科学合理,注意安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物理小实验,帮助和支持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索研究的精神。
  二、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真正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使初中物理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观点。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教育目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参加教育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根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变教为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的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注意学生未来的发展。通过独立学习,除大纲规定的知识外,还让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展、自我完善意识,成为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验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去看书,发现问题,在课堂上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在教学中,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答,以保证信息的正常流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的讨论,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最后,教师诱导学生归纳总结,不能采取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总结,这是教改的核心原则,这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 加强实验教学,开展课外活动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教师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创造条件完成学生实验,可以把一些知识改为学生实验,提高实验质量。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课外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总之,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实际,参照外国的先进教育经验,对物理学科提出的三维目标,正是物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它为物理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将加速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其他文献
【正】教学有效性一直是当前课程改革关注与探讨的问题。然而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老师们对"数学生活化""数学活动化"等一些显性时尚元素的追求,对文本的研读则缺乏厚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人类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而且就学习压力非常大的高中阶段来讲,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减缓学习压力,放松心情,最重要的是音乐还可以励志,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向上。  【关键词】高中音乐 重要性 音乐分享 创作活动  音乐这门艺术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给孩子报各种音乐或者是乐器班,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受音乐熏陶,从而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以前我
现代的有效教学比传统的有效教学更注重社会性,更体现个体的主体价值。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对预期目标的圆满完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一、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离开学生的主体学习活动,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无法真正实现,而课堂讨论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讨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几乎在每堂数学课中都有所采用。实践表明,有效的讨论,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于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知识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活跃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尤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资料表明,小组技术比个人
马来西亚7号番木瓜2011年从台湾引进,经过试种及推广种植、均表现丰产稳产,品质好。1年生株产40~45 kg,平均单果重700~1 100 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1.6%,维生素C 9.63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