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f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數学学习本就枯燥无味,公式、概念强化记忆,总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若是数学课堂上的提问也总是平淡、僵化,没有“活性”“美感”可言,又怎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呢?因此,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提问的新颖与灵活。有时候为了突出提问的有效性,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提问的精髓不在于“多问”,更在于“善问”、“巧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兴趣和刨根究底的热情总是与期望心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一旦产生了某种期望,就会对与之相关的问题发生兴趣,才能表现出强烈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进行设疑、导疑和释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是连接认知目标和学生学习需要之间的桥梁,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去的催化剂,更是诱发学生从现有认知水平上升到高一级认知水平的助推器。因此,必须加强对有效课堂提问的重新认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讨论一般都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的答案,任何与这个答案不相一致的回答都将被老师否定。由此可见,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主要功能就是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跟着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思路走下去,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对老师课堂所提问题,就不再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而是猜测教师想要的答案是什么。这样就使得课堂提问所起的作用就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提问的过程实质上就简单成了知识的搬运(教师—学生)过程。这种提问,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有悖于新课程的。因此,必须对课堂提问的内涵有一个新的认识。新课程下课堂提问应更注重帮助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养。在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获得了一些体会、心得和结论,对学生来说,这种知识是极其宝贵的。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所有的老师普遍采用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设置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在这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然而,实际上很多时候,教师预设的问题流于表面,不能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不能揭示知识产生的过程;再加上教师不考虑提问的方式方法等等,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这样的话,不但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预设有效问题。对于如何预设有效的问题我自己有如下体会:
  一、课堂提问要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
  实施素质教育之后,教师接受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然而,在课堂上由于问题太多,学生穷于应付,看似师生互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实际上由于问题不鲜明突出,学生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更加不可能在课堂上理解整个知识产生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在面对课堂教学时会失去学习的耐心,更加不可能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变成恶性循环。所以在课堂提问中要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
  二、问题要有需要性
  在课改理念渗透相对不深的课堂上,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如此一来,教师就必须准备足够多的话语来对付一节课,随时对学生提问,便是教师们最好的选择。在这样的课堂上,你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问题:“这道题会不会呀?(会)”,“这个混合算式该不该先算括号里的呀?(该)”……。请问:你提的这种问题有价值吗?这种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吗?学生获取知识还需要“努力”吗?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锻炼吗?这种泛滥的问题,对学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会让学生养成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这种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的所谓“问题”,是有违课程改革理念的,对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利的。
  三、问题提出后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
  课堂中教师根据课堂的需要会提出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很浅显学生就会脱口而出,有些问题就会很有思考性,这些问题教师就会很熟悉可学生就未必他们是第一次见到,要想得到答案就要思考与多次计算,这时候教师就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参与知识得到的过程,感受成功之后的喜悦和满足感。这样有利于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课堂提问中别忽略了后进生
  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可以说是参差不齐,千变万化,在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就要适当的照顾到差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堂知识内容可适当提问些相对简单,基本点的知识,让他们逐渐找到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全部的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总之,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就是课堂,学生成绩的提高就要抓住课堂,课堂中的提问也每位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环节,以上几点薄见愿意与各位同仁共勉。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体工程和电子技术不断成熟和进步。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现有成果和当今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加大人体工程与电子技术的研究力度,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 应用技术 手柄 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体工程技术和电子技术是电动工具领域里的最前沿的应用技术。下面我就分别具体阐述这两项技术的基础知识。   一、人体工程技术  人
天麻什锦饭组方:白米20克,天麻20克,鸡肉(或猪肉)30克,香菇10克,冬笋30克,胡萝卜60克,青豌豆20克,小芋头30克,酱油、料酒等适量。制法:鸡肉切成细丁,天麻用水泡软,香菇、冬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功能在于主导、引领、整合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以及各种价值观。实现这一功能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让全社会所接受和认同。马克思指
期刊
【摘 要】篮球运动能使人际关系和谐以及打造优良的团队意识。由于篮球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篮球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人正确认识自我。人在篮球运动中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尊,竞争又使自己的社会价值被认可篮球运动促进行为协调,反应适度。篮球体育运动大多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每位运动员都会受到规则约束,因此篮球体育运动对培养人良好的行为规范及优良
一天,某报婴幼专栏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写得是五岁小孙子的稚言妙语、童真童趣.当我拿着寄来的样报念给他听时,他扬着小脸笑眯眯地说:“爷爷,您写得真好!您真是太有才了!以后
期刊
在《青年黑格尔》中,卢卡奇认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核心范畴在于异化,并把黑格尔的异化概念区分了“三个阶段”。在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对比中,卢卡奇表达他对《1844年经济
本文论述了公司职工读书活动的策划和具体实施措施,阐述了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期刊
摘 要 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各项制度已经严重落后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也由于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导致了电子商务诚信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认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已经成为了电子商务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个以顾客为中心的时代,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企业只有重视诚信,才能培养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的忠诚顾客。  关键词 诚信缺失 社会信用体系 诚信道德  一、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
[摘要]构建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对话为主,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突出学生扎实灵活的语言操练技能,把创新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从而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实现新课改与新高考对接。  [关键词]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创新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每位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