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的策略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nxj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朗读教学过程无法量化和朗读效果无法进行书面考查,教师缺乏相应的研究,造成课堂朗读训练有余而效果低微,学生书面表达胜于口头表达的尴尬局面。如何让教师摆脱朗读教学的困境,有效“突围”,探求行之有效的朗读方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给足朗读时间,循序渐进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读,涵泳工夫兴味长。”足见朗读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一是时间要充分。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教材安排每节课的读书时间,充分让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时做到:声音洪亮、咬字清楚、发音正确,逐步做到不破句、不添字、不漏字,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二是指导要正确。课堂上,除了有充足的朗读时间保证外,还需要教师有效的朗读指导,否则再多的时间也是枉然。首先,教师要对文本有深刻理解并把自己的情感带入课文中,才能进行有效的引导。其次,教师在精选朗读内容的同时,还要在朗读技巧上作指导,如:读书时的节奏停顿、语调高低、轻重缓急、语气安排、语速快慢等。
  三是过程要合理。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语言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过程。因此指导过程要循序渐进,做到任务明确、示范正确、读有成效。每次朗读要有明确的任务,学生才有读书的内驱力,带着问题读书,也才有思考;要求学生读好的,教师自己要先做到。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能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只有这样,朗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活化朗读形式,鼓励参与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课堂的需要,变换不同的读书方式,能促使学生保持良久的朗读兴趣。如: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语感弱,为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阅读情感,可以用示范朗读。需要读书思考或反复练习,同时要提高朗读的参与度,可使用自由读或者默读。如遇到课文中对话较多,为了表达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以及加深阅读理解,可采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或内容总结时,可选用齐读。总之,不管使用哪种朗读形式,教师要尽量做到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朗读。
  三、追求朗读个性,体会情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朗读是学生在体验课文情境后用有声语言来表达自己感受的个体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语言、体会情感,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表现,因此,单一的方式、统一的要求容易造成读书疲劳。同时学生在朗读上有个性差异,有的擅长情感朗读,有的擅长角色朗读,而有的理解能力强。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
  在朗读上的优势,安排不同的读书形式,取长补短、多法并用,使朗读活动达到最佳的
  效果。
  四、关注朗读评价,赏识激励
  正确、流利是首要目标,在初读课文时,应该关注学生是否读准字音,是否添字、漏字,是否注意停顿及语气的轻重缓急等。有感情朗读需在学生自由读、充分读、欣赏读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再作适当点拨,从而达到内化语言、升华情感的目的。
  掌握评价方法。首先评价语言要丰富,“你读出了快乐的感觉,要是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你一定是作者的好朋友啊!”其次,评价方式要多样。如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同桌互评等。评价宜以正面赏识、激励为主,适当点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善于聆听,在发现学生优点的同时提出更高要求,要引导他们从实践中掌握规律,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的评价鼓励中树立自信,喜欢上朗读。
  (作者单位:福建福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一、分享聚焦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我们来分享预习收获。有关字词的学习,有什么需要强调的吗?  生:本课的多音字特别多,需要重视。我来和大家一起读一读。(出示含有多音字的句子,强化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dào)。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dāng)。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zhé)
一、题目入手,整体把握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注意这个“极”字的笔顺,它是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再写捺。注意“透”字的笔顺和“极”是不一样的,下边这个“乃”字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齐读课题。  生:(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哎哟,这个题目很特别呀,大家仔细看看,你发现了  什么?  生:我发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阅读教學耗时最多,问题也多,可见学习阅读是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所以,每逢期末,大家都会安排相应的时间,进行阅读理解方面的复习。如何根据检测内容及存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现提出个人的一点思考及建议。  一、阅读理解检测的主体内容  阅读检测的试题主要分提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三个大的类别。每个学段的检测互有联系、各有侧重。  大致而言,第一学段主要检测提取简单信息的能力,问题均能在文章中找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我们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探究、学习。在课前、课中、课后,设计科学合理的“任务单”,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参与、思考、碰撞、提升,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本文结合《麻雀》一课的教学来谈谈如何进行分步任务单的设计和实施。  一、预测任务——了解学情,
中国武汉光谷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先行试验区。该区得风气之先,在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即先行探索实践国家中心城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的彭爱芬老师提出的“本真语文”教学主张积极响应了国家中心城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宏观愿景。  彭爱芬老师“本真语文”的教学主张,有利于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教学主张表现为“四观”:新时代教师人格观、语文教学内容观、学生中心观、语
自新课标提出“语用”的理念以来,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语用教学的重要性,凡是阅读教学必先寻找语用训练点。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语用教学却又不免存在着浅表化的现象,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来说,效果不是很明显。  一、反观浅表化的语用教学现象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正确理解语用教学的真义,或者没有正确地解读文本,只是为了“语用”而设计“语用”训练。其实,这样的“
一名物理科学家的内心,容得下每一步精细的算法,也装得了整个自然界的规律及奥秘。但是,这颗心一定是能够沉淀得下来的,唯有如此,才会掌握自然的真相。并且,在这真相背后,融汇着这颗心对科研的热爱。  多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李元昌致力于关于半导体的激子效应和自发凝聚的研究。作为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唯一一位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的学者,当谈及科研历程的时候,李元昌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坚持。
也说这里的句号与省略号  赵慧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拉萨古城》这篇选读课文中有这样两句话:“人们的诵经声和讨价还价的嘈杂声混在一起,香炉中吐出的桑烟香味与外国香水的气味混在一起,古老质朴的藏戏唱腔与节奏激烈的迪斯科乐曲混在一起……。佛教与尘世,宁静与喧哗,虚无与真实……这一切使圣地拉萨富有魅力,使古城拉萨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而这篇课文被编入鲁教版四年级下册选读课文时,其
【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掌握生字词。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懂得作者按“先总起,再分述,后总结”的全篇行文思路以及按先概括、后具体及空间位置转换记叙山海关局部风貌的行文思路。  3.训练学生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培养他们概括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内容简介】  《小熊温尼·菩》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只玩具熊,它是克里斯托弗·罗宾过第一个生日时收到的礼物。后来,玩具熊和它的几个朋友——小猪、驴子伊哟、猫头鹰、兔子、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小老虎的故事被罗宾的爸爸阿伦·亚历山大·米尔恩写成了孩子们挚爱的书,现在它们被永久保存在纽约公共图书馆里,以纪念当年孩子们的快乐。  在《小熊温尼·菩》这本书里,作者米尔恩给我们带来一个充满了幽默和童趣的世界。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