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办公自动化》是文秘专业的专项能力训练课,旨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第一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全面系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根据目前教学现状,倡导教育观念改革,提出适应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以全面培养适应社会需求高素质专业化应用型人材,敬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文秘;能力训练;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0-0669-02
  
  Practice and Study on the Course of Office Automation
  LI Jun-zhou1, WU Ying1, XIE Li-gao2
  (1.Kaifeng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China; 2.Beijing PolygtechnicCollege, Beijing 100042, China)
  Abstrct: Office Automation as a speciality training course for secretarial science majors, aims to improve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adaptability in the first work position, 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an overall and systemetic training for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the thesis combin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many years, advocates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no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methods adptive to the training target, so that we can, in an all-round way, train students to be applied and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who are also adaptive to social needs.
  Key words: office antomation; secretarial science; ability training; teaching practice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与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日胜一日。计算机的发展也带动了计算机教育事业,高职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办公自动化》作为文秘专业专项能力训练课程,与高职其它专业计算机教育存在特殊性。其原因在于:1) 《办公自动化》属于文秘专业专项能力课程有别于其它专业普及教育;2) 《办公自动化》更注重于应用技能与实践能力;3) 《办公自动化》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材的一种手段与工具。因此,《办公自动化》课程必须有它独特的教育思路与教学模式,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它自身特点的新路,才能有高职计算机教育中的一块立足之地。
  
  2 浅析当前计算机教育现状,逐步建立高职教育模式
  
  国内计算教育迅速发展,各综合大学、专业院校培养大量计算机专业人材以适应社会需求。而作为文秘专业专项能力训练课程的《办公自动化》课程并不是什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课程,它只是一门技能性能力训练课程。
  2.1 教学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目前计算机教育与许多学科一样,至今仍改不了教师一味灌输,学生拿着“口袋”一股脑装的传统模式。《办公自动化》课程主要是办公软件或硬件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操作,使很多教师走进一个“硬背、硬学”的教学误区。例如在WORD里面有很多功能快捷键可以加速处理操作文档的速度,而是就要求学生死记下来,殊不知这已经让学生把计算机当成了负担而不是工具,更理想的解决办法是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实践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多的使用这些快捷方法,让他们体会到计算机所给他们带来的方便的同时潜在性撑握这些知识。
  2.2 教学内容跟不上知识的更新
  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不能尽快吐故纳新,国际上1978年的计算机教程我们花了5年才跟上,1991年的教程也用了两年才“接轨”,一本教材连续使用多年的现象在许多职业高校普遍存在,我们是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做明天的事;《办公自动化》是一本新版的教材,所讲授的内容却都是一些过时的软件或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写备案时处处做好以旧呈新的工作,例如书本上只是讲解了Word 2003,必要时我们需要讲解一下Word XP 或更新版的不同之处以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2.3 教学手段跟不上社会的要求
  当前《办公自动化》教学还是比较偏重大容量知识灌输,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再有就是不太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办公自动化》其实更注重的是一种熟练教学,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可以做了全面掌握了解课程知识点,而不是过了计算机一级考试就是合格。例如在PowerPoint文件打包中,可以采取在机房授课,一边讲解理论知识和用途,学生一边操作,使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需要打包,打包到底有什么优点,如何打包;又如在讲授复印机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以及简单故障排除时,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亲临操作,不致让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还不知道复印机长什么样子。
  
  3 明确教学目标,改变教育观念,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根据《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对现代化办公设备的驾驭能力,拓展信息处理的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层意思,首先是驾驭能力,第二是处理手段,第三是提高社会竞争力。由此可见本课程的首要教学目标是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3.1 实践教育、社会教育是教学之源
  《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一定要把握好三个方面:学生、学校、社会。教师则担当引导之责,适当把握以上三点,准确地对三者进行认识与定位。让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到实习不感到陌生,就需要在校教育阶段重视实践教育、社会教育,在课堂教学之余适当穿插岗位适应教育。例如:如何按某公司要求作一份产品合作开发合同,附带合作计划,并要求一式多份,签名后传真。学生通过这样一个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又穿插课程教学的题目可以系统学习和应用相关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办公自动化》如何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运用,学习word、ppt、execl、flash以及信息处理、复制、传输等等相关知识,较系统全面的模拟社会需求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3.2 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是发展之本
  在《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观念,并以此支配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引导作用,而不仅仅是“解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学生要有长远的发展不可能只靠教师一直手把手的教,走向社会更需要自己通过创新发展自身完善自我。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多少的知识点而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能力,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这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4 改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重点突出高职应用,真正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应用型人材
  
  4.1 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多在机房上课,提高学生兴趣,提倡问答型教学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只有改变教育观念,提倡创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导”而不是“教”;学生学习的不只是“知识”而是学习知识的方法,因此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学习方法、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事实证明“讲得多,练得多,考得多”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只有以课堂教学目标为牵引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课程知识。例如巧妙利用“四阶段教学法”通过准备阶段、教师示范阶段、学生模仿阶段、归纳练习阶段,以达到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理论联系实际步步为营、归纳总结实践提高教学目标;《办公自动化》课程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兴趣,让兴趣来当学生的教师,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把重点由“教师教”转换为“学生学”,尽量把课堂带到机房,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操作,然后由单独完成某个相关应用问题以巩固复习知识点。例如在Word文字字体格式的教学中,可以由教师一边讲解字体字号的设置方法学生一边在电脑上按要求操作,然后要求学生将一段文字按要求进行字体字号设置,或是结合以前的知识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卡片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这就是“渔犹胜于鱼”。
  4.2 找准方向,突出技能应用型人材培养,为社会用人单位输送实用型人材
  “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我们也可以套用这句话“不论是重点知识或是非重点知识,学生在工作中能应用的才是好知识”。 《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基础 特长”、“理论 实践”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找准方向,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所教授的知识不一定是重点难点,但一定要是社会需要的应用点,高职生走向社会走上岗位最迫切需要的就是第一岗位的适应能力,如何才能适应自己的第一岗位这就要靠我们始终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材”为目标,把“教与用、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有理论知识为基础、有应用技能为发展的实用型人材。
  
  5 结论
  
  综上所述,《办公自动化》教学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去解决去发展,同时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也给高职教学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思考。人材的培养就是能力的培养,而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就是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这个老话题、新课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实践去付出。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经验汇编[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 郭春燕.办公自动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
  [3]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 连卫民,周贺来.办公自动化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王长丰,牛全营,韩富叶.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实用教程(Windows XP Office 2003)[M].陕西: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7] 杨清学,赵克林.高级文秘及办公自动化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 马永涛.现代办公自动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目的克隆太子参肌动蛋白(Actin)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利用植物Acti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和抑制PCR扩增太子参Actin基因核心片段。利用半定量RT-PC
摘要: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限制,为学生提供 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网络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0-0667-02    Network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