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人类的“医之光”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200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救死扶伤是医学最崇高的追求。光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技术的水平,并成为了造福人类的“医之光”。
  X射线——隐秘病情的“侦察兵”
  X射线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穿透性射线”,即能够穿透普通光线所不能穿透的一些材料。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曾用该射线为他的夫人拍摄了一张手的照片,手的骨骼结构清晰可见。这张特殊的照片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也为伦琴带来了崇高的荣誉——19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频率比紫外线更高的电磁波。它不但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而且可使某些化合物产生荧光或使照相底片感光。同时,它在电场或磁场中不发生偏转,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将X射线应用于医学诊断,主要依据的就是X射线的穿透作用,以及差别吸收、感光作用和荧光作用。
  X射线在穿过人体时,由于不同组织结构吸收的程度不同,因此通过人体后的X射线量也就存在差别。这样一来, X射线照射人体后的影像就携带了人体各部分密度分布的信息,在荧光屏上或胶片上引起的荧光作用或感光作用的强弱也就存在较大的差别,显示出不同的阴影效果。医生根据这些阴影的浓淡对比,结合化验结果和病理诊断,就可判断人体某一部分的疾病信息了。X射线在医学诊断方面的应用,开创了非创伤性内脏检查技术的先河,并引领了此后医学诊断技术的潮流。
  基于X射线影像技术发展起来的CT技术,可直接显示X射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CT图像更加清晰,解剖关系更加明确,病变显示也更好,因此CT技术大大地提高了诊断准确率。CT技术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它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摄下了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从而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内窥镜——用光窥视疾病的模样
  如今,内窥镜检查已经成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实这也是光学技术应用的一个例证。
  1870年,英国物理学家廷德尔在实验中发现,当用光照射盛有水的容器时,光线可以沿着出水口的水流进行传播,这样看上去光线就出现了弯曲现象,这似乎与光沿直线传播的法则发生矛盾。其实,这时光仍然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只不过是在水流中发生了光的反射现象,所以看起来光是以折线方式前进的。科学家从这个现象中受到启发,从而于1955年发明了一种用于疾病诊断的内窥镜。
  简单来说,内窥镜就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可以由口腔进入到胃内或经其他人体孔道进入到体内。这种内窥镜是用极细的光导纤维制成的,其中含有两种不同折射率的玻璃纤维:一种玻璃纤维形成它的中心束线,另一种则包在中心束线的外面形成包层。由于这两种玻璃纤维在光学性质上的差别,因此光线经一定角度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之后,就会沿着两层玻璃材料的界面连续反射前进,最后从另一个端口射出。这就是内窥镜的工作原理。
  1965年,科学家在内窥镜上安装了柱状透镜,使得内窥镜的视野更为清晰。医生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多被用于肠胃疾病或肿瘤的诊断。
  近几十年来,内窥镜技术发展很快,不但可以用于疾病诊断,而且也可以用于手术治疗。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胃镜基础上加装了活检装置及照相机。到了20世纪80年代,内窥镜技术走进电视内窥镜时代,即在内窥镜的前端装有高灵感度的微型摄像机,从而可以把观察到的图像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再传至电视信息处理系统,最后转变成可在电视屏幕上显示的图像。
  红外线——看不见的治疗之手
  在太阳光谱中,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波长大于可见光,波长范围为0.76~1000微米,又可分为近红外线(0.76~1.50微米)、中红外线(1.50~6.0微米)和远红外线(6.0~1000微米)。
  红外线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红外线的穿透力很强,不仅能穿过衣服,而且还能透过皮肤甚至肌肉,而使其产生热效应。红外线的这一特性,使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红外线能够迅速被人体吸收,深入人体之后便会形成热效应,从而促使皮下深层组织的温度上升,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物质代谢,增强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同时,红外线还经常被用于扭挫伤的治疗,有利于促进血肿的消散,以及减轻术后的粘连,促进瘢痕的软化等。在治疗慢性感染性伤口和慢性溃疡时,可以改善组织营养,消除水肿,加快伤口愈合。在治疗慢性炎症方面,红外线能改善血液的循环,增加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促进炎症的消散。红外线还能改善关节疼痛症状,起到消除内肿和缓和酸痛的功效。
  “光刀”——无形的手术刀
  在外科手术上,手术刀是不可缺少的医疗工具,而“光刀”则是一种无形的手术刀。
  “光刀”也被称为“激光刀”,是利用激光束实施手术。我们知道,激光具有能量高度集中的特点,它可以在自由弯曲的玻璃纤维或塑料纤维中传输,在端部透镜的聚焦作用下可以变成一束尖锐的光束。
  常用的激光刀为二氧化碳激光刀和氩激光刀,其“刀刃”可以小到0.1 毫米,功率密度可以达到每平方厘米10万瓦。这样的“光刀”威力该有多大啊!不管是皮肤、肌肉,还是骨头,自然都不在话下。
  利用激光刀进行的手术,没有锯骨的噪声,也没有丝毫的机械撞击。激光刀适宜于选择性地定量切除坏死组织,切口边缘平整,对外围正常组织损伤少。对于五官、心脏等操作难度大的部位,可以进行非接触性的手术。激光刀本身具有高温杀菌作用,因而可以减少手术后的感染。同时,激光对生物组织具有的热凝固效应,可以封闭切开的小血管,因此可以减少手术时的出血。
  【责任编辑】庞
其他文献
流言:蘑菇不仅口感鲜美,营养价值也非常高。有人认为,野生菌的营养价值比人工菇高,是具有保健功能的绿色食品。  真相:蘑菇味道鲜美,但食物的味道与营养是两回事。鲜蘑菇中80%以上都是水,蛋白质含量通常不会超过5%。关于这一点,所有的蘑菇都一样。  蘑菇的价格更多是由生长周期和栽培技术所决定的。野生山菌生长周期长,目前还不具备人工栽培条件,只能依靠野外采摘,以至进货成本高且供不应求,所以市场价格较高。
001年,一位中国摄影师进入缅甸的佤邦地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下了一种宝石的产出过程。那里防卫森严,矿工辛苦劳作,通常每开采500吨矿石才能从中得到1克拉宝石。感慨于这种宝石的来之不易,这位摄影师将其称为“血钻”, 寓意为这里的每一粒宝石都是矿工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  纪录片中提到的宝石,就是珍贵的红宝石。  宝石之后  红宝石鲜红似火焰,其英文名称为Ruby,来源于拉丁文Ruber,原义是红
全球关节炎患者人数欧洲有3900万,美国有1600万,亚洲有2亿,全球共有4亿人患关节炎。不少国家为此耗资相当大的医疗费用,如德国每年花费8亿欧元,美国每年花费33亿美元,全球每年更是消费60亿美元。因此,关节炎与骨骼健康已成为全球公众的一个大问题。  连接骨骼的关节被软骨包围着。人的软骨好像天然的软垫能起保护作用。骨与骨之间留有的滑液可润滑骨骼、防止骨与骨的直接摩擦。如果软骨生长的速度赶不上摩擦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其实是旧时“七十二行”中的“锔瓷”,也指补瓷,即用锔子修补破损的瓷器。精美的瓷器有致命弱点——易碎,破碎的瓷器永远都不可再生或者降解。于是,先民们开始琢磨修补破碎瓷器的方法,发明了独一无二的“金刚钻”和“锔钉”,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锔瓷技艺,产生了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经过锔瓷修补过后的瓷器滴水不漏,因为有着“起死回生”的妙用,锔瓷在中国瓷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国内文献最
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德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它的质量、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和优秀的售后服务。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第一。德国所有供3岁以下儿童食用的产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剂,必须是天然的;所有奶粉被列为药品监管;所有母婴产品只允许在药店出售,不允许在超市出售;所有巧克力都被规定要使用天然可可脂作为原料加工生产;所有
在传统观念里,更多的中国家庭想生儿子。不过,专家通过对国内10个地级市的4309个家庭采样后发现:生儿子的父母,在儿子长到17~30岁期间,幸福感明显比生女儿的父母要低。在最近有关专家研究的《新经济时期的子女性别和父母幸福感》课题中,采集的样本主要是独生子女父母,内容包括个体幸福感指标、子女的数量、性别和年龄以及教育、收入、健康等。数据显示,在子女婴幼儿以及中小学阶段,性别对父母并没有显著影响;但
大家都知道,《几何原本》是数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几乎所有的人都坚信,欧几里得几何是物理空间的正确抽象,欧几里得的公设是不证自明的真理;有些数学家却不这么看,甚至还有点苛刻和较真。他们习惯于用怀疑的眼光去打量这些真理。对于欧几里得几何中的第五公设,即平行公设(如果一条线段与两条直线相交,在某一侧的内角和小于1800,那么这两条直线在不断延伸后,会在内角和小于1800的一侧相交),这些数学家更是疑虑重重
人力资源咨询机构ECA国际的一项生活成本调查显示,因人民币升值,亚太地区外派人员生活成本最高的20个城市中,中国城市超过半数。上海从2014年的第三跃居亚洲最贵城市头名。全球外派人员生活成本最高的30个城市中,中国城市占比也是最高的,有6个中国城市入围,数量超过瑞士和日本。该调查列举的中国城市在亚洲的排名全面上升。北京从第4名升至第2名,广州从第13名升至第6名,深圳从第22名升至第7名。澳门上升
最近,演员小沈阳的女儿沈佳润(小名洋洋)在网络曝光。不少网友看过照片后纷纷笑称“绝对是亲生的!”原来,洋洋与爸爸长得十分有“父女相”,尤其是一双小小的眯眯眼,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洋洋与小沈阳的相貌几乎一模一样似乎回答了一个问题,即人的相貌源自父母,而女儿的相貌更像父亲,儿子的相貌更像母亲。但是,这也不能深入解释,一个人的相貌是如何形成的。  基因决定相貌  相貌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面部特征或
自然微笑指的是在浅睡眠中和外部刺激无关的嘴角上扬动作,是新生儿出生到1岁前后睡眠中无意识的笑容。这种被视为人类微笑起源的自然微笑随着成长而消失,被展现情感的社交性微笑所取代。此前已知只有人类婴儿和黑猩猩幼崽会露出自然微笑,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日本猕猴幼崽在睡眠中也会露出自然微笑。黑猩猩和人类“分家”始于600万年前,而日本猕猴和人类“分家”则在更遥远的3000万年前。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研究人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