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文有“作”用》教学设计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b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笔者认为,在离中考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时,初三学生的语文复习最需要回归教材。因为教材内容和教材所体现的理念是命题人最重要的依凭,所以,广大一线教师务必要重视教材,以教材单元和自行设计的专题为纲,引导学生多角度熟悉教材,并运用教材。所谓“运用教材”,至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基本内容方面,引导学生熟悉教材上的各个人文主题;二是掌握各种语文要素,如语文知识(铺陈、悬念、伏笔等)和阅读方法(浏览、跳读、速读等),从而构建学生完整的能力体系;三是引导学生重读经典课文或者相关片段,从写法、作者、主题、核心意象等角度进行赏析并整理,备为写作的仿写内容甚至是可用来直接引用的素材。

 教學过程


  一、导入课堂
  【提问】同学们,看到我的课题“让课文有‘作’用”,能猜到这节课我们要学什么内容吗?
  【引导学生明确】引用课文中的相关内容来写作或助力写作。
  【小结】让课文进入写作,当然不是简单的照抄,而会根据不同情形有不同的讲究。我个人一直有一个观点,在距离中考还有近三个月时,我们一定要回归课文,这六册教材是保证我们中考取胜的法宝。
  【出示PPT】
  [七下] 20.《古代诗歌五首》:在写作中,引用诗句可以增加文采,增强感染力。不妨自备笔记本,摘抄积累诗文名句,以备写作中引用。
  [八下] 22.《〈礼记〉二则》: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九上] 18.《怀疑与学问》:摘抄、熟记课文所引用的名言,并在课外搜集有关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
  [九下] 13.《短文两篇》:课文中有不少名言警句,读一读并摘抄下来。
  【出示任务】快速阅读这些出自教材课文后“积累拓展”部分的助学内容,找出高频词。
  【引导学生明确】名句、名言警句——名词高频词;摘抄、熟记、引用等——动词高频词。
  【进一步引导】其实在九上的“写作”部分——“议论要言之有据”里,就有这样明确的要求——
  【出示PPT】
  议论类文章中的论据,需要平时多积累。平时要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多读书看报,勤动笔,多积累。比如,在自己的练笔本中开辟一个“素材库”专栏,把平时生活或阅读中发现的典型事例、统计数据、名言警句、精辟见解等,及时摘录下来,并按内容进行分类。
  二、课堂活动
  (一)学习活动一:唤起文本积累
  【提问引导】接下来,老师出示几个话题,你能想到哪些课文?换句话说,如果这是一个作文话题的话,你会想起哪些课文并将其引用到作文中?
  【出示PPT】
  说到“英雄”,你首先会想到教材上的谁? (斯科特、水浒英雄、杨利伟……)
  说到“著名景点”,你会想到哪篇课文?(《苏州园林》《壶口瀑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说到“谣言”,你会想到书上哪个故事?(《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出示PPT】
  两个图片人物分别是谁?听到这两个人物的姓名,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1)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言论”——“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2)何满子,《蒲柳人家》中的人物。“形象”——“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小结】这两张PPT,使我们在唤醒一些课文的同时,也关注到了课文的内容、主题,以及作者的言论和作者笔下的那些精彩人物。看来,我们只有对课文内容了如指掌,才能在引用时做到信手拈来。
  (二)学习活动二:引用课文言论
  【引导】前几天,老师在一本杂志上读到刘瑜女士的一篇文章:《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出示PPT】
  快乐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基因、经历、你恰好碰上的人。但是充实,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_______________。 你看,这三项里面,除了第二项,其他两项都是可以自给自足的,都具有耕耘收获的对称性。
  【提问】这段话里说的罗素生活的“三大动力”是什么呢?你觉得从哪里能找到呢?
  【引导学生明确】《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材八年级上册散文单元)。
  【出示PPT,并让学生齐读】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提问】能把这段话直接填到刘瑜文章的横线处吗?
  【学生交流,然后出示PPT】
  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
  三、课堂任务
  (一)寻找适合作证的人物
  【出示PPT】
  《中国青年报》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少量应届毕业生做的问卷调查显示,911位受访者中,6.81%接受过整容手术,而没有做过整容手术的受访者中,30.74%表示有整容意向。
  【引导】有学生就此写时评,其中唐润同学是这么写的——
  【出示PPT】
  整形不如“整心”(节选)
  唐润
  归根结底,青少年整容,过度关注自我,还是归结于社会价值观的歪曲。所以,如何让青少年明白整形不如“整心”这个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更长远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是接下来要攻克的难题。                             。有同样境遇的还有《巴黎圣母院》中的那个丑陋又善良的仆人卡西莫多,他又使多少人流下感动的眼泪,而这,也无一不是因为他的善良和忠心。所以,内在涵养才是最具魅力的,追求知识、提高修养才是学生爱美的正确打开方式。   【出示任务】按步骤,完成“课堂任务单”:
  第一步:参照九年级上册课本第88页“小说人物档案卡片”,从六册语文教材中选出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在下边“评论”空缺处的人物,完成“课文人物卡片(01号)”。
  第二步:同桌间讨论确定人物,结合该人物相关特点或事件,参照下文所引对卡西莫多的写法,将“评论”语段空缺处事例补充完整。
  【引导学生明确】列夫·托尔斯泰有着“狮子似的鼻孔,栅栏一样宽大的额头,矮胖的身子”,然而这一切都遮盖不住那凌厉双眼中蕴含着的智慧与光芒,都挡不住世人对他的尊敬与爱戴。这无一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他的内涵。
  【进一步引导】无独有偶,沈从文《湘行散记》中也引用了一个我们课文中学过的老者——
  【出示PPT】
  一个老头子,牙齿已脱,白须满腮,却如古罗马人那样健壮,光着手脚蹲在河边那个大青石上讲生意来了。……得了钱,坐在水边大石上一五一十数着。我问他有多少年纪,他说七十七。那样子,简直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看他那数钱神气,人快到八十了,对于生存还那么努力执着。这人给我的印象真太深了,但这个人在他们看来,一个又老又狡猾的东西罢了。
  【提问】参照任务单上的“01卡片”和刚才的思维方式,思考:这里可以写谁,怎么写?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那样子,简直是一个托尔斯泰!眉毛那么长,鼻子那么大,胡子那么多,一切皆同画像上的托尔斯泰相去不远。
  【小结】我们发现,即使是一个形象比较固定的人物,当作者出于不同的表达目的时,他所引用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二)抒写触动心灵的背影
  【提问】刚才,我们重点回顾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神态,了解了其在不同文章中的引用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个话题:“背影”。你能想到哪些课文中出现过背影?
  【引导学生明确】朱自清《背影》:“父亲的背影”。都德《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的背影”。鲁迅《孔乙己》:“孔乙己的背影”。鲁迅《故乡》:“杨二嫂的背影”。杨绛《老王》:“老王的背影”。茨威格《伟大的悲剧》:“奥茨的背影”。曹文轩《孤独之旅》:“‘父背子’的背影”。莫怀戚《散步》:“一家人的背影”。……
  【出示任务】2015年新疆的中考作文题目是“触动心灵的______”,有位考生就写了“触动心灵的背影”。下面,请同学们从这些背影中,选取一个你认为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背影,进行抒写。可以描述,可以议论,可以抒情。100字左右。
  四、课后作业
  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至少用到一处“课文素材”,进行作文。
  1.那句话,说得有点_____(备选词语:深意、味道、智慧、艺术、委婉、大胆、暖心、扎心、离谱、冒昧)
  (2018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
  2.以“攀爬的姿态”为题进行写作。
  (2018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

名师点评


  “温故而知新”是一种人人皆闻的有效学习方式。叩问之:“故”如何“温”才能“知新”?“故”和“新”发生联结的背后,有怎样的思维策略?师延峰老师的这堂课运用了多种思维策略,在这方面做了很有意义的切实探索。温习已学教材的内容,可以有很多策略:根据人文主题,进行归类整合;聚焦语文要素,构建多维能力;关注经典文段,整理多角度鉴赏的路径。“归类”“构建”“整理”等思维行为落实在一堂课的实践中,师老师是如何通过课堂环节的设计来引导学生达成的呢?
  首先,依据教材“积累拓展”的高频词导入。将教材中的高频词句归类呈现,学生能直观明晰教材编者的意图。这种“归类”思维的示范,对学生高阶思维意识的建立大有益处。
  其次,借用核心话题词和图片等方式点面整合。庞杂丰富的教材内容,如何从中聚焦提炼进行再学习?师老师的这堂课尝试通过英雄、著名景点、谣言、背影等核心话题词,从词语出发有的放矢地唤醒学习记忆,并借助生生互动联想的学习方式,从内容角度盘活教材,构建由点到面的教材整合。这种以点带面的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
  最后,搭建与名家思维碰撞的支架。名家刘瑜、沈从文作品的范例,能增加学生“征引并为我所用”的信心。在这堂课该环节的设计中,师老师不是直接呈現范例成品,而是以填空的方式先让学生写一写。这看似有人为的限制,实则是为学生搭建了拓展学习的支架。学生有了参与的感受,与名家作品形成思维碰撞,再学习的深入才更有可能。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在引用此语时,往往会曲解其意,想当然地以为“诗内”不重要。或许,在当前的情境里,“诗内”也有乾坤,功夫也可在“诗内”。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格局.农业经济也将逐步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快地迈向农业现代化.本文拟从分析农业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过程入手,研究和探讨实现农
【摘 要】大班幼儿随着身心的发展,对周围成人的社会活动的认识已越来越精细和完整,相对于中班的时候来说已经积累了一些角色游戏的知识。  【关键词】留白 幼儿 游戏 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209   大班幼儿随着身心的发展,对周围成人的社会活动的认识已越来越精细和完整,相对于中班的时候来说已经
【摘 要】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知识涉及面较广,且知识极富趣味性,很多高中学生对生物都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在高考中该门课程的占比不高,所以日常课程安排也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把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进行高效利用,以此使学生能对生物知识有较为深入的掌握。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方法 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
【摘 要】初中化学的学习是我们重要的学习任务,它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整体学习成绩,也会对我们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据初中化学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对于初中化学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重点展开关于初中化学学习方法的思考,旨在为我们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给予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 学习方法 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
门限签名是现代电子商务一种重要的数字签名。利用基于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函数,减少了计算量;利用Shamir秘密共享技术共享一个用户的私钥,而不是共享密钥生成中心的主密钥,提高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找准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让学生体会成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参与欲,才能有效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化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200  在新课标教学中要求
【摘要】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 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探究的教学方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自主探索能力和求知欲. 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数学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各种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关键词】 优化;教学;促进;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师和学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出现了许多弊端,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要寻求新的突破,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应对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本文主要分析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