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冷暖感的特征与作用机制及其对服装穿着舒适性的要求

来源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fr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皮肤中的感觉神经元自20世纪70年代已受到重视,但冷感和热感神经元在20世纪末才基本找到,然而其特征和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文中提出了记忆温度的概念,认为冷感神经元存在于表皮下层和真皮上层,离皮肤表面近,反映较快,但只能反映传入温度和记忆温度之差;热感神经元存在于真皮下层,也只能反映传入温度与记忆温度之差.因此这些神经元不能准确反映与皮肤接触的物体的温度.大量实验也证明人体皮肤中冷感和热感神经元的特征和作用机制.人体进入热环境或冷环境中,全身热感和冷感主要依靠中枢神经系统管理和表达,并不是皮肤中的感觉神经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Benazepril)对糖尿病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过程的影响及保护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糖尿病组10只和贝那普利组10只。糖
产学结合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而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应该抓住产学结合的主要矛盾,依托行业和企业,与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利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