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简述汽轮机运行时,轴瓦断油的原因,及轴瓦烧损的象征,全面分析造成汽轮机轴瓦断油的各种因素及事故处理的方法,认真吸取教训并制定防止汽轮机断油及烧瓦的术防范措施。
[关键词] 汽轮机 轴瓦 冷油器 油泵
汽轮机轴瓦损坏及烧损,大部分情况是润滑油工作失常造成。发电机密封瓦发生损坏与密封油系统工作不正常有关,所以汽轮机组的运行中及时发现和处理油系统的故障,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否则造成汽轮机组烧瓦事故,给设备检修带来困难,同时不能正常并网运行,影响电网的质量,给发电厂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一、轴瓦烧损的事故象征
1、轴承轴瓦乌金温度,润滑油温度升高超限。
2、机组振动增大,轴瓦冒烟。
3、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若超过规定值,在轴向位移保护或超过推动瓦温度高值保护动作,使汽轮机组跳闸。
4、发电机空侧或氢侧密封油温升高。
二、轴瓦损坏的原因
1、运行中冷油器铜管发生泄漏,使油位下降,造成油泵不能正常工作。
2汽轮机水击或蒸汽带水进入汽轮机或因蒸汽品质不良使叶片结垢,从而造成汽轮机轴向推力增大,使推瓦过负荷。
3、汽轮机运行中进行油系统切换时发生误操作。
4、冷油器冷却水调整门自动失灵,门柄脱落,卡涩造成润滑油温度升高。
5、冷油器水室积聚空气,使冷油器落水,或冷油器铜管结垢,阻碍传热使润滑油温升高。
6、油质不良,杂质超标,使油滤网堵塞,油压下降。
7、机组发生异常振动,使油模破坏,造成轴瓦乌金磨损。
8、油泵工作失常或厂用电中断,直流油泵未及时投入。
9、油箱油位过低,使射油器进入空气,造成油泵工作不正常。
10、备用油泵和逆止门不严,造成油压下降。
11、油系统管道焊口及法兰结合面发生漏油,使油位迅速下降。
12、油系统上过压阀误动作。
13、运行中轴封压力调整不当,造成汽轮机油中经常带水,使油质乳化变质。
14汽轮机高中低压缸轴封向外漏气量大,使轴承温度升高,造成轴承温度升高。
15、冷油器停运检修后投入时油侧空气未放净,或充油过快,使油压急降,或先投冷油器侧,水侧投入过慢或水侧门开的小使油温升高。
16、机组启动定速后,停止高压油泵使未监视油压变化,当出现射油器工作失常,或主油泵出口逆止门卡涩,使主油泵失压,而低压油泵又未联动,或润滑油泵延时联动。
17、安装或检修时,杂物留在油系统中,造成进油系统堵塞。
18、冷油器冷却水滤网,管板堵塞,冷却水压力过低,使冷油器出口油温升高。
19、密封油系统油压调整门,差压调整门失灵、卡涩,造成密封油压下降,或空氢侧压不正常,使油漏至发电机中,造成主油箱油位低。
20、密封油系统漏油,使油箱油位低,造成密封油泵不打油。
21、汽轮机转子接地不良,产生轴电流击穿油膜。
22、顶轴油泵使用不当,汽轮机大轴未顶起转盘车。
三、防止轴瓦烧损的技术措施
根据上述对轴瓦损坏原因及危害的分析,所以应采取下面的防范措施:
1、运行人员认真执行规程规定,定期试验高压备用油泵,顶轴油泵及低压交直油泵,低油压保护试验应良好。
2、冷油器进出口门应持有明显禁止操作警告牌,运行中切换冷油器和密封油系统的供油及滤网切换,应由运行负责人主持,在班长监护下按操作票进行,在操作的过程中认真监视各油压的变化情况,有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恢复原来运行方式。
3、在进行供油系统的操作时,要放净待投入冷油器及滤网的积存空气后,再切换冷油器,过滤网及油管的高处应设有放空气门。
4、机组启动前向油系统供油时,应先启动低压润滑油泵,并通过压缩线排供油系统的积存的空气,然后再启动高压油泵。
5、机组定速后,停止高压油泵时,应慢慢关闭高压油泵出口,认真监视油泵出口油压及润滑油压的变化情况,发现油压变化异常应立即开启高压油泵口门,查明原因后再停止高压油泵。
6、润滑油系统的所有阀门应装设明杆阀门,以便识别其开关状态,并且应有开关方向指示标示及手轮制动装置及各阀门应水平装设,以防门芯脱落造成断油,
7、主油箱油位应保持汽轮机规程规定的数值,滤网前后油位差超过规定值时应及时清扫滤网。
8、润滑油压应保持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
9、加强对轴瓦各测点的监视,汽轮机轴承应装有防止轴电流的措施,轴承润滑油的进出口和轴瓦乌金上应装设温度测点并且牢固。
10、停机前,除事故情况之外,应先做高低压油泵的启动试验且试验良好后,启动低压油泵后油压正常后在打闸停机。
11、在机组启停的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润滑油温,保持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
12、油系统的安装检修时要认真执行工艺要求,防止轴瓦运行中窜动。
13、油系统大修时,加强管理,清扫油系统时要清点工具,将破布及棉纱等杂物清扫干净
14、油管路要固定牢固,防止油管路振动,产生相对摩擦,以之漏泄或断裂。
四、油系统的故障的事故处理
1、机组运行中发现油压下降,油量减少及主油泵内声音异常,立即启动辅助油泵,紧急停机。
2、油压和油位同时下降,表明主油泵后管路漏油严重。应及时检查,如果外部管路漏油及时堵漏,同时补油,外部无漏油油,检查运行冷油器冷却水中是否有油花,如判断冷油器有油花,将泄漏的冷油器停止运行,认真监视油位及油压的变化,如果漏油不能及时消除或油位已降至 许的最低油位时,启动低压润滑油泵,打闸停机。
3、油压降低,油位不变化,立即启动低压润滑油泵,同时检查油压下降的原因,备用油泵逆止门不严等要及时处理。
4、机组任意轴承回油温度超过75度立即打闸停机。
5、推力瓦温度超过85度立即打闸停机。
6、回油温度升高,轴承内冒烟立即打闸停机。
7、润滑油泵启动后油压低于规程规定的允许值立即打闸停机。
五、哈尔滨热电厂汽轮机油系统失常的案例分析
1996年4月#3机运行发现油位下降,经检查是#3机#1冷油器水侧有油花,运行人员进行冷油器的切换,在切换的过程油位下降快,车间技术员到现场时发现主油箱油位到低位,立即开启主油箱补油门,主油箱油位补到正常值。冷油器切换恢复原来方式,避免一次停机烧瓦事故。这次事件的发生暴露的问题:#3机司机监盘不认真,不掌握停止冷油器时对哪些参数有影响,只注意监视润滑油压变化,不注意主油箱油位的变化,操作人员不认真执行操作票,更没有认真对照设备的名称,误将没漏的冷油器停止,是造成主油箱油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汽机运行通过这次事件要吸取教训,加强对运行人员培训,认真执行操作票制度,认真执行四对照制度,认真执行操作监护制度,在设备运行中油系统的操作必须严密监视油位及油压的变化,且缓慢地进行操作,发现油位及油压有异常变化立即停止操作,查明油原因。
2009年7月29日,#8机因#8炉灭火造成轴瓦断油烧瓦事故。主要原因是机组跳闸后交、直流油泵未联动投入,值班员未检查油泵联动情况,认为以前机组跳闸,油泵都能联动投入。这次#8机组运行中没有检查发现低油压联动保护没投入,不认真执行安全工作规程及技术规程,定期工作未认真做,管理存在漏洞。通过这次事故要吸取教训:加强对运行人员对运行人员技术培训及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参 考 文 献
[1]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 发电厂集控运行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2]11-034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 集控值班员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
[3]300MW火力发电机组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关键词] 汽轮机 轴瓦 冷油器 油泵
汽轮机轴瓦损坏及烧损,大部分情况是润滑油工作失常造成。发电机密封瓦发生损坏与密封油系统工作不正常有关,所以汽轮机组的运行中及时发现和处理油系统的故障,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否则造成汽轮机组烧瓦事故,给设备检修带来困难,同时不能正常并网运行,影响电网的质量,给发电厂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一、轴瓦烧损的事故象征
1、轴承轴瓦乌金温度,润滑油温度升高超限。
2、机组振动增大,轴瓦冒烟。
3、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若超过规定值,在轴向位移保护或超过推动瓦温度高值保护动作,使汽轮机组跳闸。
4、发电机空侧或氢侧密封油温升高。
二、轴瓦损坏的原因
1、运行中冷油器铜管发生泄漏,使油位下降,造成油泵不能正常工作。
2汽轮机水击或蒸汽带水进入汽轮机或因蒸汽品质不良使叶片结垢,从而造成汽轮机轴向推力增大,使推瓦过负荷。
3、汽轮机运行中进行油系统切换时发生误操作。
4、冷油器冷却水调整门自动失灵,门柄脱落,卡涩造成润滑油温度升高。
5、冷油器水室积聚空气,使冷油器落水,或冷油器铜管结垢,阻碍传热使润滑油温升高。
6、油质不良,杂质超标,使油滤网堵塞,油压下降。
7、机组发生异常振动,使油模破坏,造成轴瓦乌金磨损。
8、油泵工作失常或厂用电中断,直流油泵未及时投入。
9、油箱油位过低,使射油器进入空气,造成油泵工作不正常。
10、备用油泵和逆止门不严,造成油压下降。
11、油系统管道焊口及法兰结合面发生漏油,使油位迅速下降。
12、油系统上过压阀误动作。
13、运行中轴封压力调整不当,造成汽轮机油中经常带水,使油质乳化变质。
14汽轮机高中低压缸轴封向外漏气量大,使轴承温度升高,造成轴承温度升高。
15、冷油器停运检修后投入时油侧空气未放净,或充油过快,使油压急降,或先投冷油器侧,水侧投入过慢或水侧门开的小使油温升高。
16、机组启动定速后,停止高压油泵使未监视油压变化,当出现射油器工作失常,或主油泵出口逆止门卡涩,使主油泵失压,而低压油泵又未联动,或润滑油泵延时联动。
17、安装或检修时,杂物留在油系统中,造成进油系统堵塞。
18、冷油器冷却水滤网,管板堵塞,冷却水压力过低,使冷油器出口油温升高。
19、密封油系统油压调整门,差压调整门失灵、卡涩,造成密封油压下降,或空氢侧压不正常,使油漏至发电机中,造成主油箱油位低。
20、密封油系统漏油,使油箱油位低,造成密封油泵不打油。
21、汽轮机转子接地不良,产生轴电流击穿油膜。
22、顶轴油泵使用不当,汽轮机大轴未顶起转盘车。
三、防止轴瓦烧损的技术措施
根据上述对轴瓦损坏原因及危害的分析,所以应采取下面的防范措施:
1、运行人员认真执行规程规定,定期试验高压备用油泵,顶轴油泵及低压交直油泵,低油压保护试验应良好。
2、冷油器进出口门应持有明显禁止操作警告牌,运行中切换冷油器和密封油系统的供油及滤网切换,应由运行负责人主持,在班长监护下按操作票进行,在操作的过程中认真监视各油压的变化情况,有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恢复原来运行方式。
3、在进行供油系统的操作时,要放净待投入冷油器及滤网的积存空气后,再切换冷油器,过滤网及油管的高处应设有放空气门。
4、机组启动前向油系统供油时,应先启动低压润滑油泵,并通过压缩线排供油系统的积存的空气,然后再启动高压油泵。
5、机组定速后,停止高压油泵时,应慢慢关闭高压油泵出口,认真监视油泵出口油压及润滑油压的变化情况,发现油压变化异常应立即开启高压油泵口门,查明原因后再停止高压油泵。
6、润滑油系统的所有阀门应装设明杆阀门,以便识别其开关状态,并且应有开关方向指示标示及手轮制动装置及各阀门应水平装设,以防门芯脱落造成断油,
7、主油箱油位应保持汽轮机规程规定的数值,滤网前后油位差超过规定值时应及时清扫滤网。
8、润滑油压应保持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
9、加强对轴瓦各测点的监视,汽轮机轴承应装有防止轴电流的措施,轴承润滑油的进出口和轴瓦乌金上应装设温度测点并且牢固。
10、停机前,除事故情况之外,应先做高低压油泵的启动试验且试验良好后,启动低压油泵后油压正常后在打闸停机。
11、在机组启停的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润滑油温,保持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
12、油系统的安装检修时要认真执行工艺要求,防止轴瓦运行中窜动。
13、油系统大修时,加强管理,清扫油系统时要清点工具,将破布及棉纱等杂物清扫干净
14、油管路要固定牢固,防止油管路振动,产生相对摩擦,以之漏泄或断裂。
四、油系统的故障的事故处理
1、机组运行中发现油压下降,油量减少及主油泵内声音异常,立即启动辅助油泵,紧急停机。
2、油压和油位同时下降,表明主油泵后管路漏油严重。应及时检查,如果外部管路漏油及时堵漏,同时补油,外部无漏油油,检查运行冷油器冷却水中是否有油花,如判断冷油器有油花,将泄漏的冷油器停止运行,认真监视油位及油压的变化,如果漏油不能及时消除或油位已降至 许的最低油位时,启动低压润滑油泵,打闸停机。
3、油压降低,油位不变化,立即启动低压润滑油泵,同时检查油压下降的原因,备用油泵逆止门不严等要及时处理。
4、机组任意轴承回油温度超过75度立即打闸停机。
5、推力瓦温度超过85度立即打闸停机。
6、回油温度升高,轴承内冒烟立即打闸停机。
7、润滑油泵启动后油压低于规程规定的允许值立即打闸停机。
五、哈尔滨热电厂汽轮机油系统失常的案例分析
1996年4月#3机运行发现油位下降,经检查是#3机#1冷油器水侧有油花,运行人员进行冷油器的切换,在切换的过程油位下降快,车间技术员到现场时发现主油箱油位到低位,立即开启主油箱补油门,主油箱油位补到正常值。冷油器切换恢复原来方式,避免一次停机烧瓦事故。这次事件的发生暴露的问题:#3机司机监盘不认真,不掌握停止冷油器时对哪些参数有影响,只注意监视润滑油压变化,不注意主油箱油位的变化,操作人员不认真执行操作票,更没有认真对照设备的名称,误将没漏的冷油器停止,是造成主油箱油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汽机运行通过这次事件要吸取教训,加强对运行人员培训,认真执行操作票制度,认真执行四对照制度,认真执行操作监护制度,在设备运行中油系统的操作必须严密监视油位及油压的变化,且缓慢地进行操作,发现油位及油压有异常变化立即停止操作,查明油原因。
2009年7月29日,#8机因#8炉灭火造成轴瓦断油烧瓦事故。主要原因是机组跳闸后交、直流油泵未联动投入,值班员未检查油泵联动情况,认为以前机组跳闸,油泵都能联动投入。这次#8机组运行中没有检查发现低油压联动保护没投入,不认真执行安全工作规程及技术规程,定期工作未认真做,管理存在漏洞。通过这次事故要吸取教训:加强对运行人员对运行人员技术培训及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参 考 文 献
[1]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 发电厂集控运行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2]11-034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 集控值班员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
[3]300MW火力发电机组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