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霍先烈趣闻三则

来源 :党史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aohuoz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是六霍起义胜利75周年。当年那些起义勇士们叱咤风云的斗争经历、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早已为史书所记载,本文记录的是其中三位先烈革命生涯中的几则趣闻轶事,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先烈们的风采,这也算是一种深情的祭奠吧。
  
   汪维裕赎身
  
  1929年正月十五晚上,燕子河镇锣鼓喧天,鞭炮长鸣,大家小户,都喜气洋洋地忙着闹花灯,欢庆元宵节。可在街西头的一间屋子里,坐着七八个年轻人,每个人都紧锁眉头。他们都是燕子河中共秘密党支部成员,此时正在开支委会,为组织西镇地区(当时燕子河属霍山县西镇区)武装暴动筹集枪支问题发愁。他们已沉默了半个小时。这时,一个身材颀长、满脸稚气的青年,实在憋不住了,说:“不行,我们发动农协会员们去西镇事务所抢他们的枪。暴动,没有枪,那是白送死!”说话的叫刘长青,他是芜湖商科学校的学生,曾任芜湖团地委委员,时任燕子河小学校长。他的提议显然不够成熟,所以没有引起反响。
  这时,又一个年轻人站了起来,他把滑到胸前长围巾往肩上一甩,说:“我有一个主意,说出来,请大家商量一下,看行不行?”他叫汪维裕(暴动胜利后,化名孙能武)。他说:“我们这些人,笃信共产,投身革命,就不能不和家庭有所斗争。在座的,还有没有来的共产党员,凡家庭富有的,每人都设法搞点钱,只要每个人能捐一支枪的钱,我们组织三五十人的革命武装,是不成问题的。我家是燕子河富户,我自报捐买10支枪和1000发子弹的钱!”
  “可是你父亲是个惜财如命的老顽固啊!”说这话的是安庆法政学堂毕业的学生、当时以经商作掩护的燕子河党支部书记刘仁辅。
  “这就看我们敢不敢往他心疼处戳了。只要戳到他的疼处,难舍也得舍。”汪维裕回答。
  “我认为维裕这些话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每个人除了从家里想些办法外,还可以托亲求友,转借些钱,买枪支子弹不成问题。”这是燕子河党组织负责人之一的徐育三在发言。
  “我表哥在武汉很有势力,也很有钱。我可以找他借钱买枪,听说每支枪不过百元左右。”汪维裕补充说。
  “我看就这样定吧。两个月之内,每个党员筹备一支枪的钱,至少100元,大家再发动一下有经济能力的党员多捐一些。”刘仁辅作了最后发言。
  会议,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天,燕子河一带传出一个爆炸性新闻:大财主汪少卿的少爷汪维裕,元宵节晚上在燕子河看灯回家,在路上被土匪绑了票。汪家门楼贴的票价:3天之内,交1000块银元,过时不交,撕票!
  燕子河小街刘仁仙小酒店里的食客们,对这个新闻特别感兴趣,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哎,这些‘大爷’们真会发财。别说敲他1000块银元,就是10000块,汪少卿也不过是松一下钱串子!他的手指头伸出来,比别人的腰还粗哩!”
  “听说汪少卿亲家公杜老光,也是霍山一大财主,去年冬天,姑娘过门,光送嫁妆的担子,就扯有二里路长,他能不掏腰包赎女婿吗?”
  “你们只管把心放在肚子里。汪维裕可是个才貌双全的书生。他刚过门的媳妇卖首饰,也不会让土匪撕了票!”
  此时的汪少卿堂楼里坐着几个衣冠楚楚的人,也正议论这件事。每个人都忧心如焚,唉声叹气,一个穿长袍马褂的老头,用手帕擦着老是流泪的眼睛,对一个年轻人说:“晓谋贤侄,你交际面广,也深知我的为人,慢说1000块,就是再多些,我也出。只是现在一时拿不出现钱。咳…咳…何况土匪都是试痒搔见骨,就怕填不满这个无底洞啊!少一点行不行?谁只要从中搭一句话,赏银元10块!”说这话的老头,就是汪维裕的父亲,那个惜财如命的汪少卿。被称为“晓谋贤侄”的那个年轻人叫杜晓谋,是打入西镇区事务所当司书的中共秘密党员、汪维裕的妻兄,此时是来给汪少卿拜年,并接妹妹杜晓春回娘家过二月花朝节的。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抽泣不止地埋怨汪少卿:“死老头子,还留着钱干什么,快拿1000块钱去赎人要紧,你知道那些土匪怎么坑害维裕啊!”这老太太是汪维裕母亲。她一边哭,一边对汪少卿不满地数落着。
  这时,楼上下来一位满身绫罗锦缎、俊秀的脸蛋挂着泪水的少妇,捧着个红布包,放在八仙桌上,用一种哀求的口气说:“这是我娘家一点陪送。你们快拿去把维裕赎回来吧。”说罢扶在杜晓谋肩上放声大哭起来,“哥哥,你可怜可怜妹妹吧,只要维裕能平安回来,我回家再叫父亲送1000块给他们!”这就是汪维裕新过门的妻子杜晓春,红布包里全是金银首饰。
  可是杜晓谋好像并不着急。他接过佣人递过来的二龙驹水烟袋,一个劲地吸着,任凭他们如何央求,就是一声不吭。
  汪少卿终于憋不住了:“晓谋贤侄,你要有什么难处,只管说,我想开了,钱,我不在乎!”“少卿叔这话,我佩服,钱是过路财神,今天来,明天去,后天又来了!维裕弟才华出众,将来一定是鹏程万里,有他,还怕这汪家楼不富?”杜晓谋既奉承又安慰地说。
  杜晓春等不及了,说:“哥哥,你别光夸维裕了吧,赶快想办法,救人要紧,就3天期限呀!”
  “我也不过只能找找路子。和土匪搭话是担风险的事,还不知人家干不干哩!”杜晓谋像是有点“拿调子”。
  老太太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还是多把些钱。晓谋贤侄,你就给当个家吧,多花三百二百,我承担!”
  “好吧,你老准备1200块银元,我晚上去找路子,1000块是赎价,那200是赏搭话的。”杜晓谋满口应承。汪少卿和老太太上楼去,一会儿和一个佣人提了个小红木箱子下来,放在桌子上。汪少卿指着红木箱对杜晓谋说:“这里装的是1200块,全是龙洋(一种铸有龙的图案的银币),请贤侄当面点清!”
  杜晓谋站起身来说:“笑话,老叔托我办事,还能诬栽于我?”说罢,提着箱子走了。……
  就在这时,党支部书记刘仁辅家,大家也正在为此事心焦:“这是哪股土匪干的呢?赶快向县政府报告,汪维裕总也算是县政府官员(指汪少卿花钱为汪维裕买的县督学之职),他们不能不问吧!”党支部委员徐守西向刘仁辅提议。
  “不行,就是告到县政府里也来不及了,3天不赎,就要撕票!”徐育三着急地说。
  “那眼下哪儿弄这么多钱去赎票呢?还是赶快去找汪维裕父亲吧,这回他不破财,恐怕是不行了。”刘仁辅说。
  正说着,“笃!……笃!”一阵紧急的敲门声。
  刘仁辅开门一看,是七村党小组长杜晓谋。
  “你怎么来了,你妹婿昨晚被绑票了,你知道不知道?”刘仁辅急切地问道。
  “不知道还不来呐!”杜晓谋说着,把一箱子银元往桌子上一放,“快去赎票吧。钱,我搞到了,就是从那个老顽固那里搞来的。”
  “叫谁去和土匪搭话呢?”刘仁辅觉得又是个难题。
  这时,又是一阵“笃……笃”的敲门声,刘仁辅开门一看,进来的却是“被绑架了的”汪维裕。
  大家几乎同声喊出:“你是怎么回来的?”
  “我估计10根钢枪的钱搞到手了,怎么还不回来?”汪维裕兴奋地说。
  “我也算搞到两支了,多找卿翁要了200块!”杜晓谋指着箱子,“你们打开数吧,卿翁这回很开通,给了1200元!”
  刘仁辅不解地问:“你们演的什么戏?”
  杜晓谋指着汪维裕说:“是他昨晚向我布置任务时现编的‘周瑜打黄盖’!”
  “原来维裕票是你绑的,少卿翁门楼上那张票也是你贴的?”徐育三恍然大悟。
  “维裕票是我绑的,票也是我贴的,可这主意全是他出的。”杜晓谋指着汪维裕说,“他的这个鬼主意一出,两位老人家伤心流泪自不必说,可怜我那妹妹眼睛都哭肿了!”
  汪维裕说:“不然,我哪去弄这10根钢枪的钱?”
  这时,大家才明白事情的原委,都大笑起来。
  第二天,杜晓谋送汪维裕回到家里,全家又悲又喜,悲的是心疼汪维裕受了惊,吃了苦,喜的是人总算平安地回来了。
  汪维裕说:“你们不要难过,土匪、强盗都是为了钱,不会轻易害命的,看来,还是穷人平安。”
  燕子河地区党组织通过三个多月筹集,终于在武汉购买了30多支枪和2000多发子弹,并购置了一些刀矛,秘密建立了农民赤卫军,成立了农民赤卫军指挥部。
  1929年11月中旬,以燕子河为中心的西镇暴动胜利后,暴动队伍被编为安徽第二游击纵队,徐育三任纵队长,汪维裕任党代表。
  1930年1月,红军三十三师成立,燕子河游击纵队被编为一〇七团,徐育三任团长,汪维裕任党代表。
  1930年5月,汪维裕调任教导二师政治部主任,经常率部转战于商城、麻城、黄安、霍邱等地。8月,麻城郑其玉民团勾结湖北夏斗寅军阀一个团向燕子河进犯。汪维裕率第三团和部分游击队埋伏于祖师垴。敌人进入伏击圈后,汪维裕命令全体出击,将敌人压到一个山沟里。双方激战半日,互有伤亡,形成对峙。汪维裕亲率警卫连,绕道敌后,猛烈开火,敌误认为红军大部队增援,阵脚大乱,争相逃跑,被我歼灭200多人,毙其副团长刘少山。10月,安徽省主席陈调元四十六师一个旅向霍山西部地区进攻,汪维裕率部与敌苦战三日,后在红一军支援下,始将敌击退,但汪维裕在追击敌人时,被冷枪击中牺牲,年仅22岁。
  
  徐育三姐代弟娶
  
  
  1929年阴历三月十四日,西镇区燕子河镇一带传出一段奇闻:大绅士徐世浩家娶儿媳妇,新郎竟是个女的。事情是这样的:徐世浩长子徐育三,是燕子河党组织领导人之一。1929年初燕子河地区党组织根据中共六霍县委指示,积极组织西镇地区武装暴动,徐育三的任务是组建农民赤卫军和筹集枪支弹药,因而日夜操劳,很难顾及家事。徐育三幼时,曾由父母包办,与比他小一岁的表妹刘惠芬订婚,徐育三对这门亲事也还满意,但一直不愿早婚。育三父亲因育三是长子,盼孙子心切,便给育三订下了当年农历三月十四日完婚的日子。徐育三拗不过,只得同意。十二日,徐育三受党组织委派,去英山接收由武昌运回来的枪支弹药。临行时徐育三怕受父亲阻碍未告诉父亲。原想十四日前可以赶回来,不会延误婚期,可是他到英山后,正值湖北夏斗寅十三师在英山一带“围剿”黄麻起义时建立的红三十一师,沿途封锁严密,枪支存一旅店内,不敢外运,眼看婚期已到,徐育三无法脱身。
  再说三月十四日这天,徐世浩一家正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招待宾客。可直到下午,花轿早已进门,而徐育三仍未回家,徐家老少无不焦急万分,眼看就要拜堂了,新郎不在,怎么办?育三母亲急中生智,便央求育三姐姐徐小兰假扮新郎,以应付一下局面。徐小兰深爱弟弟育三,思想也比较开通,就答应了。于是女扮男装,代替育三,拜堂成亲。花烛之夜,徐小兰向新娘坦率地暴露了秘密,并介绍了育三的远大抱负,得到了新娘的谅解。第二天中午,育三才匆忙赶回家里,父亲徐世浩怒气冲冲地斥责育三:“你熟读诗书,应明事知礼,婚姻乃一人终身大事,你却视同儿戏,亲友们不责怪你无知,也责怪我无礼!”
  育三深知父亲一番良苦之心。待父亲发过脾气之后,便向父亲赔罪说:“失误婚期,实乃孩儿之过。孩儿一定好好拜谢宾客,赎回孩儿的过错。”说罢,他便向亲友们一一拜谢解释。大家看育三彬彬有礼,也都不怪罪了。育三拜谢了宾客,又向姐姐道谢。姐姐说:“我不要你谢了,你去拜拜新娘子吧,她要生起气来,以后有你好看的。”徐育三便真的当着大家的面,向新娘深鞠一躬,说:“请新贵人恕罪,育三这边有礼!”来贺喜的人,从未见过新郎如此大方,都哄堂大笑。新娘粉面含笑,也很礼貌地弯身回敬。育三父母虽然因儿子未如期拜堂成亲,有些不快,但见大家如此热闹,喜气骤增三分,也心满意足了。
  当年终,西镇武装暴动胜利,次年1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三师,徐育三任一〇七团团长。5月,在反“围剿”作战中英勇牺牲,时年25岁。
  
  李大刚借粮
  
  
  李大刚(又名李立三)是白塔畈(当时属霍邱县南乡,现为金寨县白塔畈乡)暴动的领导人之一。1892年生。1926年在湖南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回乡从事农民运动,并发展了一批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和汪映西、潘荣初一起组织白塔畈武装暴动,被人们誉为“霍南三杰”。
  1928年大旱,收成大减。接近年关,很多农户断炊。李大刚和农民协会商量,要农协会带领会员到他家借粮。腊月二十八那天,大雪纷飞,200多农民担着箩筐、拿着口袋,来到李大刚家,要求借粮。大刚的父亲李九老爷是个守财奴,看着担着箩筐、拿着口袋的农民,不但不同意借粮,还破口大骂来借粮的农民,并要到县衙告他们。
  李大刚向父亲作了揖说:“这大雪天,您老人家站在这里,别冻坏了身子。父亲是有声望的人,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发脾气,有伤大雅,能否与孩儿到后面商量一下?”李九老爷和大刚来到后厢屋。大刚给他倒了一碗茶,点上二龙驹水烟袋,让李九老爷喝茶吃烟,说:“父亲稍坐一刻,我去安排一下借粮农民,不让他们吵闹,一会就来!”说罢退出门去,将厢屋门一带,叭嗒一声,在外面上了锁,对屋里父亲说:“外面事您就别操心了,由我安排,人家一定会感激您老人家大恩大德!”
  李九老爷发现门被锁了,自知上当,气得在屋里大骂。李大刚也不管李九老爷如何骂,自己来到外面,引进借粮农民,打开粮仓,一仓粮食,顷刻被农民们“借”了个精光。农民们挑走了粮食,李大刚开了厢屋门,他父亲气得上来要打他,他拉住父亲,连声赔罪,并说:“借粮的人我都记了账。以后他们会还的。父亲是通情达理的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这饥馑之年,饥民载道,饿殍遍地,我们借点粮食给穷人吃,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谁不说你李九老爷一声好?再说,我们家田地都是穷人们种着,穷人们都饿死了,我们田地没人种了,不也要饿死?”
  李九老爷看到粮食已被儿子
  借走了,再说也无用了,又听儿子一番劝说,只得忍气吞声地说:“我操持这个家,还不是全为你们好?你只要理解我一番心意也就好了!”说罢拂袖而去,气得睡了三天,年夜饭也未吃!
  李大刚岳父张家,也是豪门,李大刚多次劝岳父把粮食借一些给贫苦农民,岳父却不愿意。一天晚上,李大刚找到共产党员汪映西说:“我找我岳父借粮,他不愿意,他既然是善财难舍,我们也只得学河南‘黑杀党’*办法吧。”接着他如此这般把想法告诉了汪映西。汪映西踌躇了一下,说:“这怕不合适,万一你家老泰山知道了,不是伤了你们家的和气吗?”李大刚说:“我们一不伤他筋,二不动他骨,只叫几个人拿着棍子不准他动就是了,我们也不和他照面,他不会知道的。”
  汪映西说:“洪仙弟媳(指李大刚的夫人)总是瞒不住的吧?她要是走漏了风声呢?”
  李大刚说:“她是和我通着的,我的主意是和她商量过的,她不但不反对,还答应给我作内应。我还准备发展她入党呢!”
  汪映西说:“那什么时候动手?”
  李大刚说:“事不宜迟,明晚就动手。”
  第二天半夜里,李大刚、汪映西带领了几十名农协会员,头戴马虎帽(农民常戴的一种黑线帽,放下来,只漏两只眼睛),拿着口袋,在李大刚、汪映西带领下,来到李大刚岳父家门口。李大刚向院里甩个石子,晚饭后回到娘家的张洪仙听到信号,立即把大门打开了,农民们一拥而进,张洪仙大声叫喊:“不好了,强盗来了!”睡在堂屋里的她父亲和她家里人闻声一片惊慌。几个拿着木棍戴马虎帽的农协会员已堵住了堂屋大门,不许他们动。张洪仙“安慰”她父亲说:“俗话说,饥寒起盗心,那点子粗粮就让他们搞去吧,免得搁在家里不安宁!”又对把门的农协会员们说:“我父亲一向行善,你们只搞粮食,可不能伤害他哟!”农协会员们说:“张老先生行善为人,我们早有所闻。我们只借点粮食,马上就走。”
  就这样,李大刚巧借了岳父家的50多担粮食,救济了贫苦民众。1929年12月19日,李大刚和潘荣初、汪映西领导白塔畈农民赤卫军举行了白塔畈武装暴动,打开了王家老楼,赶跑了住在白塔畈的顾少山警备营,22日成立了霍邱苏维埃政府,从此揭开了霍邱县南乡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
  1931年冬,李大刚任中共霍邱县第一区区委书记时,在“肃反”中被错杀。1984年方得以平反昭雪。
  (*:因多是夜间穿黑衣服、戴蒙脸帽子行动,地主豪绅称之为“黑杀党”。)
其他文献
关联分析是一种在海量数据库中揭示目标潜在关系的重要的数据挖掘方法,在一篮子分析等商业数据挖掘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关联分析的算法研究在近40年来一直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内
本文讨论了调和AN群上Riesz变换的Lp-维数无关估计(p>1)问题.全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绪论.在这一章中,我们主要介绍了调和AN群的基本结构,黎曼流形上Riesz变换的定义以及关于Ri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