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过的电子书容易忘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15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电子书屏幕质量得到了巨大提升,在图像质量方面甚至是好于纸张印刷的。设计师还开始对字体进行调整,发明了适合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的字体。
   但实际结果是,屏幕显示质量的显著改善并没有提高人们阅读的理解力,反而令其变得更糟了。
   心理学家安妮·曼根做过一项关于计算机考卷与印刷考卷对比测试的实验。
   72名十年级学生被随机分配到两个组中。在第一组中,读物以14磅TimeNewRoman字体打印在纸上。在第二组中,同样的读物以PDF形式显示在15英寸1280×1024分辨率的液晶屏上。讀完之后,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几道阅读理解题。
   结果发人深省,在屏幕上阅读确实会导致阅读理解能力变差。
   这是为什么?
   我觉得目前这—代电子书的液晶屏使得读书过于舒适了,也不需要太动脑,最终的结果是让阅读变得容易了。
   难道容易不是—件好事吗?
   让事情变得更容易并不总是好事。特别是当涉及学习和记忆时——这也正是阅读理解测试中所考查的技能,过分容易会导致严重的负面问题。
   有时,人们在处理稍有难度的信息时,反而会记得更多——适度的认知困难是一件好事。
   在2011年发表于《认知》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们称,使文本更难读(研究人员称之为“不流畅”),实际上可以加强长期记忆。
   多项研究表明,相对于仅仅阅读文本,增加不流畅度会使受试者更仔细地处理信息,他们会被迫去思考,快速运转的大脑会变得慢下来。
   鉴于过去几十年来技术的骄人进步,数字化信息已变得更容易阅读——加强流畅效应。虽然便利往往是一件好事,但持续不断地提升流畅性也让人们变得不太能记住读过什么。面对屏幕上的信息,我们更喜欢略过和遗忘,而不是认真地思考。你可能更容易在iPadAir上看完一本书,但同时可能不太容易记住所读内容。
   流畅度不只影响阅读理解,似乎也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在需要做笔记的时候。
   一项研究发现,当用键盘取代笔来记笔记时,学习效果较差。使用笔记本电脑记笔记的学生更喜欢做“逐字”笔记。这样做是因为能够跟上讲座的速度。与此相反,手写笔记的学生由于听得多、写得慢则被迫做总结性笔记,不得不选择要记录什么。
   最终的结果是,后者更能够融入讲座,因为是先做了信息编码然后再记录下来。
其他文献
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来”。孔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都在告诉我们在生命历程中要活出使命,活出责任。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年近四十才走马上任,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心怀中兴救国使命,破太平,剿发捻,兴洋务,办外交又是多么的光耀!甲午之前,深知大敌当前不可鲁莽开战,战败后为了减少国家的损失,差点死于
多年以前,丢失一个钱包,就像今天丢了手机。高中女孩的钱包里,有社保卡、驾驶证、支票簿,有粉盒、唇膏和梳子,有好几张黑白照片,还有三封手写的信,看字迹与落款,均为男孩。   丢了这钱包她有多着急,可想而知。   时隔65年,美国印第安纳州的这所高中进行了一次房屋修缮。施工队在学生宿舍发现了小钱包,物品保存完好。学校公共信息管理处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了失物招领,于是当年的粗心女孩、今天的81岁老奶奶重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百度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 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 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
静默了许久,心中泛起了涟漪,暖暖的暮色,带走了朝阳的快乐,把忧伤融入了夜的寂寥。我不再是那个天真的孩子,是时间蜕变了一切。我忘记了曾经记得的回忆,是时间的流沙堙没了整个世界的回忆。   我的记忆里依旧有你的存在。然而,你的回忆里是否还会有我的掠影?   沿着熟悉的街道,我的记忆里一直播放着关于你的一切,原来一切都是假象,关于爱也是假象。到底什么才是真的?我以为我离开,会将这一段忘却,可原来一直
我一直都挺向往春天。   倒不是它那让大多数人魂牵梦绕的那牛毛似的春雨,也不是它那样惹人陶醉的桃红柳绿,我奢求的,一直都只是荡漾在田埂上的那一缕春风。   我恋它特有的轻,那是种摸不到的柔,也是种触摸不到的思念,无我无它,那是一缕轻丝的惆怅,是让你置身在这断线细雨中,任凭眼前的姹紫嫣红,你也只是渴望它的出现。   它出现在春天,亦消逝在春天。转瞬即逝,我抓不住它的尾巴,甚至是捕捉不到它的轨迹
“宇宙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無常。”佛陀法师曾如是说。不经意间,一切都在改变。从原来古色古香的传统方院到后来奇形怪状的建筑风格,从以前庄重大气的繁体汉子,到后来纤细瘦弱的现代汉字,连一片片场所的名字都在改变,我不禁叹道:中华文化,你这是怎么了?  从前,有一脉博大精深的文明叫中华五千年文明。从黄河之土浇灌智慧之水,于圣灵之洁净之气,生长发芽,逐渐成为一棵苍天大树,那么
太阳和她的名字一样,是个很温暖的人。  2014年,我们初二,也就是在《南山南》和《奇妙能力歌》大火的那个夏天,我们初次相遇,和歌词说的一样,“他说你任何为人称道的美丽,不及他第一次遇见你”。后来想起来,我还是喜欢她最初的样子。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她,顶着一头樱桃小丸子式的短发,有着很迷人的微笑,眼睛大得出奇,看上去是个很可爱的人。  我那时比较害羞,性格比较慢热,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在这里分享我的十八有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青春之气,筑时代之基”。   何为青春之气?那就是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何为时代之基?那就是国家在新的时代下发展的潜能与动力。身为青年的我们即将成年。国家也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为国家发展“筑基”呢?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劝学》中曾说,
一、题目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有人说,寻常巷陌亦风景。发现风景,欣赏风景,关乎阅历,关乎眼界,关乎胸襟。     二、审题指导   【审读材料】   首先,把握材料中核心概念“风景”的内涵。它是指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它能够
斑驳的土墙上镌刻着的,是光阴。  泛黄的纸页上描绘着的,是光阴。  光阴是浅蓝的天空下我们和谐的呼吸,光阴是盛夏的田野上纵情奔跑的畅意。光阴是逝去的欢笑泪水,光阴是以往的或喜或悲。光阴更是那一抹残阳、晓鸡引吭、泛舟湖上、点点星光。这许多光阴,又留得住多少呢牽  初中的时候,为了便于上学,我们在学校旁边租了一套房子。毕业后,房东收回了房子。每一次偶然经过那里,心中仍是万千遐想:那一层薄薄的帘幔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