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硫化氢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时炎性反应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外源性硫化氢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时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50 ~ 29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急性心肌缺血组(AMI组)和硫氢化钠组(NaHS组).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AMI组和NaHS组大鼠分别于缺血3h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kg和NaHS 3.12mg/kg.于结扎后6h时处死大鼠取心脏,采用ELISA法测定心肌IL-1β、IL-6和TNF-α含量;半定量PCR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 mRNA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与S组比较,AMI组大鼠心肌TNF-α、IL-1β、IL-6含量和ICAM-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AMI组比较,NaHS组心肌TNF-α、IL-1β、IL-6含量和ICAM-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NaHS组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AMI组减轻.结论 外源性硫化氢减轻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机制与抑制心肌炎性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小剂量多巴胺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肾血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年龄65~74岁,体重52 ~ 77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多巴胺组(D组).手术开始后常规建立CPB,D组于首次灌注心脏停搏液后10 min,开始静脉输注多巴胺2μg·kg-1·min-1,持续2
直接参与选题、设计、研究、观察、资料分析与解释或撰写文稿关键内容,能对文稿内容负责,并同意文稿发表者,才可以作为作者署名。
期刊
目的 确定复合七氟醚时舒芬太尼抑制患儿气管插管反应的剂量一效应关系。方法择期拟在全麻下行会阴部或四肢手术患儿75例,性别不限,年龄2-8岁,体重11~28kg,ASA分级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15):七氟醚组(S组)、七氟醚分别复合舒芬太尼0.15、0.30、0.45和0.60μg/kg组(SS1组、SS2组、SS3组和SS4组)。麻醉诱导:面罩吸入6%七氟醚,自主呼吸减弱后,
期刊
星状神经节功能上属于交感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广泛分布C3~T12节段的皮肤区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在星状神经节周围结缔组织内注射局麻药而阻滞支配头面颈部、上肢及上胸部交感神经的方法,可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临床上常采取单侧SGB用于治疗,其安全性已得到认可;而临床上一些病症需要双侧SGB治疗[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对犬双侧SGB时血液动力学变化程度与单侧SGB
期刊
目的 评价术侧肺不同通气方式对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的肺保护效应。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45例,性别不限,年龄45~64岁,体重65~80 kg ,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 n=15):A组、B组和C组。麻醉诱导后置入双腔支气管导管,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单肺通气期间,A组术侧肺支气管导管开口于大气中,使该侧肺自然萎陷;B组术侧肺持续正压通气,氧流量为2 L/min;C组
目的 评价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老龄大鼠海马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变化。方法老龄雄性SD大鼠120只,18~22月龄,体重450~600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 n=60):假手术组(S组)和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I/R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再灌注1、3、5和7 d时处死15只大鼠,取脑组织,测定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颈内静脉盲穿过程中常易发生出血、血肿、动脉穿刺、气胸、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其中出血和血肿最为常见。近年超声引导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机率,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而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方法目前有两种;短轴(横截面视图)方法和长轴(纵断面视图)方法。
期刊
目的 评价异丙酚预处理对缺氧复氧诱发HEPG2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HEPG2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常规培养42 h;异丙酚组(P组)用含异丙酚(终浓度10 μmol/L)培养基孵育6h,更换正常培养基培养36 h;缺氧复氧组(H/R组):常规培养6h,缺氧24h复氧12 h;异丙酚预处理组(PP组)用含异丙酚(终浓度10 μmol/L)培养基孵育6h,更换正
目的 比较炎性反应在胸部撞击和胸部撞击-失血性休克复苏“双重打击”致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8周龄,体重240 ~ 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胸部创伤组(T组)和胸部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组(THSR组).将砝码(300g)于95 cm高处自由落体,撞击大鼠心前区,制备胸部撞击模型,5 min后经左侧股动脉放血,使MAP在15
目的 评价缺血时间因素对舒芬太尼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效应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230~250 g ,采用Langendorff灌注装置制备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取离体心脏48个,平衡灌注30 min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组( n=8):I/R1-3组分别心肌缺血30、45和60 min ,再灌注90 min;SP1-3组分别心肌缺血30、45和60 min ,再灌注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