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型P53基因对人肠癌细胞株的抑瘤效应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gong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野生型P53基因对人肠癌细胞株的抑瘤效应,用电穿孔方法将正向携带有野生型P53基因cDNA全长的反转录病毒重组质粒(Dol p53)导入有P53基因突变的人肠癌SW1116细胞,通过标记基因NeoR筛选带外源P53基因的G418抗药性克隆,以观察抗药性克隆数量,同时对G418抗性细胞的生长速度及细胞增殖周期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导入WT-P53基因能使肠癌SW1116细胞的G418抗药性克隆形成减少,细胞生长速度较对照细胞明显减慢,细胞增殖周期G1期增加、S期下降。结果证明人野生型P53基因对肠癌细胞有明确的抑瘤效应,说明基于恢复P53肿瘤抑制基因功能的基因治疗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转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前后胶质瘤细胞对更昔洛韦(GCV)的药物敏感性;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是否增强HSV-TK/GCV基因治疗的肿瘤杀伤作用,以及该治疗方法能否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方法:用带有HSV-TK/GCV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株BT325。用MTT法测定GCV对转染HSV-TK基因BT325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0.1μg/ml的
心包囊肿10例,右心膈角7例,左心膈角1例,右前中纵隔2例。10例均作了X线检查,误诊5例。超声检查5例,误诊胸膜腔积液1例,漏诊1例。CT检查4例,误诊皮样囊肿1例。X线检查应作多轴位,多体位观察,密切结合B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