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三五”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我校初中学生基础知识差,部分学生上初中后跟不上教学进程,我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大刀阔斧开展了教学改革实验,采用“三三五”教学模式,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析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农村初中语文自主式教学方法从营造宽松活泼、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扮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并提出相应的一些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三三五”教学模式 农村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52-02
  针对我校初中学生基础知识差,部分学生上初中后跟不上教学进程,习惯于小学的“灌输式”、“理论式”、“压迫式”等被动“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单一、滞后,个人自学、主动参学、创新学习的能力不强;农村家长整体素质低,而多数家长外在打工,在学生的学习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逼迫性,缺少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农村学生大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接触的语文课外学习辅导资料较少,语文知识的掌握仅限于老师在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面窄、学习思维僵化,勇于探索创新的意识不强等现状,在总结工作实践、分析存在问题、创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农村初中语文自主式教学方法也就是我校进行的“三三五”教学模式初步的探索总结。
  近年来,我校大刀阔斧开展了教学改革实验,采用“三三五”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要求进一步搞好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大学生的参与度,便于学生动口交流、思维碰撞、分享观点,便于生生互动,便于老师分别指导,从而打破教师“一言堂”、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实现教师“主导课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目标。而“三三五”教学模式就是体现以下的特点。
  一、学生自学能力是语文高效课堂的保障
  1.学生自学能力在语文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从“三三五”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观摩中,从展示的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由此说明学生自学能力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它是课堂高效的保障。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就能发现问题,并能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在课堂展示中就能体现对问题理解的独到性、解决问题方式多样性,学习的目标性更加明确;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分组学习讨论时,学生才能在学习展示中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对课文或其他内容的感悟和体会。可以说,自学能力是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2.语文自学能力的提高要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为基础
  学好语文,养成学习习惯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养成正确运用工具书的习惯。运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能有助于学生字词句含义的正确理解,促进学生字词句运用能力的提高。字音、字形、字义需要查字典解决,词义、成语需要查词典解决,要巩固小学查字典、查词典的方法,养成运用工具书的习惯,为学生自学语文打下基础。二是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三三五”教学模式的第二个步骤就是预习检测。预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课前运用已有的知识,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有效促进学生课前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预习习惯的培养要有针对性、实效性,预习的问题是学生能运用工具书、已有知识、文中注释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在预习的收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加关键词、佳句、名段积累,影视中经典语句的记录,这些都是增大学生知识量、为学生写好作文打基础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增大知识容量,提高语文素养。三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能够有效地促进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主要从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人云亦云中有独到见解,通过教师肯定性支持、善意的指正,逐步实现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完善,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要以三种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在引导点拨中提高。
  二、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就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而言,高效课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模式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我们不能就模式的探究忽略了高效课堂的根本。所以,实施高效课堂要因地、因学生、因教师而定,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寻求自身的教学模式,实现自己课堂教学的高效。
  首先,围绕教学内容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学生通过初读发现的。让学生把这些问题带到预习中,通过预习在解决已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把这些新问题汇集梳理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目标,这样教师教有方向,学生学有目标。
  其次,围绕学习目标实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自身教学班级和学生的实际,在明确目标、预习交流、分组合作探究、评价检测、课后巩固、这五个环节中,选择性地灵活运用这些教学环节。明确目标这个环节是在预习交流基础之上的,这个目标最好是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或者是学生自学难于解决的问题,把它们作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目标,明了具体。目標设置的内容是结合学生已有知识、通过查阅工具书、小组合作讨论、教师点拨能够解决的问题,目标设置要精要。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打造的“三三五”教學模式高效课堂是一项艰巨而困难的任务,需要采取系统而复杂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具备创新改革意识,严格遵循新课程理念、采取分层教育教学方法,兼顾学生语文学习差异,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启发点拨相结合、打造问题语文课堂,让学生“悟”中学语文,以此打造出高效语文课堂。真正做到高效,要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切合自身实际,切合我们农村初中生现有实际,认真探索,创造出自己的能够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论刊》教学版。2010.2.
  [2]张乐华,《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7.
  [3]高金岭,《师者之魂》[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
其他文献
【摘要】广大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配备不齐、教师待遇低下、教育观念保守、教学效率不高、社会评价不良”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办学现状 原因分析 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76-01  一、农村中小学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06-01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但有不少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 谈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  一、在新旧知識连接点上  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电教手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它不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且是课程与教学的一种组织方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而长期以来,教师较多地偏重作业使学生形成解题技能技巧的操练功能,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不太顾及长远的教育价值,本文是针对当前的新课程改对作业观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目的:探讨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临床结局,为老年肠梗阻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普外科收治的154例老年(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