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教学 让学生自主选择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材施教是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为遵循这一教育理念,我校从2009年起就在高二年级进行了选课走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将班级分为教学班和行政班,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模块,其做法如下。
  一是以兴趣决定动向,选择选修模块。在选课之前学校编写了适合学生发展、体现学校特色的《学生选课指导手册》,指导学生进行学业和人生规划。教师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兴趣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汇总并及时指导,最后帮助他们及时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如在高二化学教学中,我校同时开设了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科目,这样才能专心去追寻知识的源泉,探索知识的奥秘。
  二是以小组带全班,形成学习氛围。选课后的学生,会形成教学班。教学班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级,在平时教学中难以做到集中管理。如何及时辅导学生,如何进行作业的收发、事情的传达,是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开学初,我们用相机拍下教学班的学生照片和同一行政班的学生照片,制作成vcR反复观看,然后给教学班中的学生建立档案,再划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最后选出担负不同责任的首席组长和学习兴趣小组长。在管理上施行首席组长管理,兴趣小组长监督的小组学习机制。教师把任务传达给首席组长,首席组长再把任务传达给每一个兴趣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监督学生的情况并及时评价,然后把情况汇总到首席组长,最后反馈到教师。我们再根据不同小组的情况,加以记录,并给予指导。这种形式,学生即使在行政班级中上课,学习兴趣小组长也能及时了解教学班学生的动态,帮助学生在选课后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是以不变应万变,彰显走班风采。选课走班后的情况和原来不走班情况的最大区别在于进入教学班级后,学生短时间内很难安静下来。如何使学生进入教学班级后尽快坐下来,静下来,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虽然教学班和行政班的学生不同,上课地点也发生变化,但形成教学班后的学生是固定的,课程是固定的,教师是固定的。因此我们注重上课启动仪式,尽可能做到对教室中的学生“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另外,上课初始5分钟是学生的自由发挥时间,以学生自主展示为主:展示自己预习的成果;展示小组内讨论的结果;阐述自己的收获或描述知识网络的建构;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或知识学习的困惑等,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四是以垂询促管理,做好沟通交流。在走班教学中,教师接触学生的机会相对少一些,管理起来比较有难度。教师一定要躬下身来走近学生,亲近学生。只有近距离接触学生,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了解学生。“亲其师,必信其道”。上课前,教师应记录下每节课学生的动态:请假了,什么原因请假,要打电话询问班主任或和家长联系;迟到了,为什么迟到,及时询问学生的状况;上课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什么原因造成的,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只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
  作者单位均系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王胜霞)
其他文献
一、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积累真实而宝贵的教学第一手资源  新课程实施核心任务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自主性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怎样才能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呢?如果能采取措施让学生主动把自己的疑问、疑惑提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课堂讨论尝试解疑,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2011年6月9日公布了韩国中小学2010年度学校健康检查抽样调查结果,并将学生们的主要健康指标以五年、十年和二十年为单位综合分析了其年代变化特点,分析结果显示韩国青少年的健康管理有待加强。  韩国的学校健康检查抽样调查依据《学校保健法》和《学校健康检查规则》进行,2010年抽样调查的对象是747所学校的188,000余名学生。调查在2010年3月至6月间进行,这也是每年例行的调
“研讨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整体感知课文、文笔精华研讨、开放拓展性练习和记忆积累练习四个层面的练习。本文针对教学实际对其从层递性、可操作性、内容三
小学生语文写作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也是教学的难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利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就小学生"作文难"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