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要自信还是要变态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sb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主管,已经六十几岁,几年前的某天和我们分享他的“第一名哲学”。
  是这样的,他的求学过程很特别,小学他是全班第一名,而那个年代是要考初中的,他考运不佳,考上了公立最差的学校,但进去之后,他努力念书,仍是全班第一名。
  然后,他考高中,不幸考到私立后半段,但他依然是全班第一名毕业。
  考大学又进了掉车尾的学校,但,没错,你猜对了,他仍是系排名第一。
  他说,和许多优秀学校但排行后面的人相比,他很确定的是,他的求学过程,一直都“很有成就感”而且“很有信心”。虽然他从来不是最好最好的那所学校(他的学校不怎样),但他永远都觉得自己是最棒最棒的人(因为他都是那所学校全班第一名),所以他乐于奋斗、乐于付出之后取得回馈;那些青少年痛苦的回忆譬如熬夜念书或挤补习班,对他来说都是“快乐”。
  他的“第一名哲学”就是,不必当全国第一名,只需在所知的小小世界里面,做第一名。
  他碰到的都是鼓励与赞赏,他也乐于继续当他世界里的天霸王。
  然后,他将这个“第一名哲学”,带到了某一家杂志社。而我刚好是他的下属。
  这故事可精彩了──
  一开始,这家杂志社原本调来一位业界知名的女主管,她一上任,就号称她带的人向来都是最严谨的“部队”,而在她的高压领导下,有人三天无法回家睡觉,很快,里面的人都走光了,大家私底下称她“变态”。
  她做不出成绩,很快也离职了。
  换成另一位女主管。
  这位女主管,野心也不小,一上任就喊出了“半年内变国内第一”的目标,在这口号下,大家拼了命地冲啊、冲啊,但也是到了一个月后,黑眼圈加深,也不见“第一”的名号。

  她又和老板起冲突,也只能先离职了。
  然后,就轮到我刚刚这位主管。
  他第一天上任,就告诉我们以上的故事,也是他的“第一名哲学”。
  他将“第一名哲学”,教给我们。
  當他带我们部门的那段时间,从不拿我们的东西不断地和业界其他竞争杂志相比较,他只希望──
  我们每次都做得比“上一次”好。
  然后,要求我们做得比我们的同事好。
  或是比他好。
  就这样。
  那段时间,我们不再着急地东张西望,我们关上窗子,只看我们自己。
  我离职后,揣摩他的“第一名哲学”,真的很有意思。你看看──
  追求“相对强”让人愈来愈有自信;
  而,追求“绝对强”,则让人愈来愈变态。
  你要变得更有自信,还是更变态?
  当一个人设定目标,是根据外面市场所设定的“绝对强”,要打败所有人,变成大王,那,这目标本身,就已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有时候,目标喊得如此大,可以说他根本没有成功过,才会这样乱设目标。
  因此,有时候,关起门来,专心地做自己世界里的最强(相对强),自己快乐,也保有一份“战斗力”,还有心里最原始的那一份对成功的“憧憬”。
其他文献
我决定要过一个不被打扰的星期天。不接任何电话,只和妻子一起好好欣赏一部老电影。  电影放映大约10分钟后,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不要理它。”我说。我和妻子都没有去接。  5分钟之后,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我知道那一定是我们的儿子凯斯。他总是拨兩次。  “说吧,你有什么事?”儿子也许从我的声音里感觉到了我的沮丧,所以我只得尽量放缓语气,因为我不想让他感觉我不想跟他讲话。  放下话筒,继续欣赏电影。  不久
快来秀亲子照:  我们希望您能在“最家长”杂志上秀出爸爸和孩子在一起的照片,可以在家,可以在公园,可以在高原,可以在路上……只要你们在一起。  我们想做的是,让关心孩子的您告诉更多的老爸,回家来。  赶紧发图联系我吧,[email protected],别忘留下您的手机号。  只需发图,文字部分我们来整理,简单吧?  朵朵(山东商河)爱笑,一出产房就咯咯笑了,说来都不信,但姥姥和爸爸互相作证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