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关键环节 提升教学效能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活动是根据教学规律要求,在不同教学环节,通过实施不同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知识传授或技能培养的过程.初中数学教师应抓住教学活动特征,紧扣教学关键环节,采用与时俱进、贴近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实际、教材目标要义的有效教学方式,实现教与学活动效能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环节;学习技能;教学效能
  教学活动是教师展示教学技能、实施教学理念、培养学习素养的重要平台,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长期工程,教师教学理念、教材目标要求、学生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显著而又具体的体现和展示.众所周知,教学效能是学科教学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命线.课堂教学作为教师与学生进行双边互动的重要阵地和教学目标理念实施的重要平台,教学效能自然受到实施者和接受者的重视.教育学研究认为,课堂教学效能就是教师运用教学资源、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新知、锻炼能力、提升素养的教学过程,归根结底,就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效能和传授的能力.而构建主义学者认为,教学活动是根据教学规律要求,由不同环节内容,通过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整合和衔接的活动方式.
  一、紧扣教学导入环节,提升初中生乐于互助的合作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伊始,采用情境教学法、激趣教学法、问题设疑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和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挖掘学生主动学习情感,有意识地设置互助学习小组,使学生能够积极情感的驱使下,主动开展互助学习活动,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升学生互助学习能力.
  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新知导入环节教学中,教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该节课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学习认知规律,采用了“问题教学法”,向学生设置了“请同学们说出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四边形?哪种四边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的一些其他例子吗?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四边形之间有怎能样的关系?”等不同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问题内容开展学习新知活动,调动起学生有意注意,同时,让学生个体之间开展讨论活动,使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在设置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知新知的情感得到充分激发,合作学习的意识就能得到显著增强,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互助合作学习能力.
  二、紧扣新知传授环节,提升初中生自主实践的探知能力
  教育学认为,学生实践探究能力能够在新知传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同时,新课标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的重要内涵,加之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就是运用掌握知识内涵,已有学习经验,进行探知、研析、实践的前进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将新知传授的过程,作为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过程,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新知内涵要义,达到新知内涵有效掌握和探究能力有效锻炼的双重目标.如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新知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内容,采用问题法教学法,向学生提出“(1)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当k>0,或k<0时,该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和y与x的关系?(2)一次函数y=kx+b(b≠0)的图象经过点(0,b)且平行于y=kx的一条直线,此时函数的增减性怎样?(3)一次函数y=kx+b中k,b的符号对该函数位置的影响怎样?”问题,然后在学生探究实践初步掌握基础上,在组织学生画y=2x和 y=2x-1的图象,并组织交流展示,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象,组织讨论,从而类比归纳出一次函数图象的一些特性.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再引导学生画y=-2x-1的图象与前面y=2x-1的图象进行比较,得出图象性质,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从而让学生在循序渐进引导下,通过图象观察法、演示法、比较法等方法,准确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实现了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紧扣巩固反馈环节,提升初中生自我辨析的思维能力
  自我辨析、自我评价,是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学习素养的重要表现.课堂教学巩固反馈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内涵、解决问题能力水平进行展现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思维辨析能力得到锻炼提升的重要时机.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巩固反馈环节教学中,要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变为学生分析、辨析、总结、综合的思维活动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问题分析、解答活动,并在解答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辨析活动,阐明辨析观点和依据,实现学生自我辨析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如在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巩固反馈环节,教师设置了“抛物线y=-x2+(m-1)x+m与y轴交于(0,3)点,(1)求出m的值并画出这条抛物线;(2)求它与x轴的交点和抛物线顶点的坐标;(3)x取什么值时,抛物线在x轴上方?(4)x取什么值时,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问题,让学生在掌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或最小值等内容基础上,开展问题分析解答活动,并展示一位学生的解题过程,要求学生开展解题思路及过程的评析活动,有意识到让中下等学生“说”解题思路,指出解题的优缺点,最后,与学生共同总结解决此类二次函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能够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思维的研判性、科学性和全面性.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紧扣关键环节,有的放矢,采用行之有效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效教学活动中,学习能力、学习素养得到锻炼和提升,才能实现教与学双边活动效能的“双赢”.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226001)]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高效课堂应该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互统一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乐于自主学习的课堂.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而言,构建高效课堂,应从学生兴趣出发,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过程,在构建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技能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高效课堂讲究的是学生如何学、学好,而教师如何教只是学生学好的辅助.换言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
摘要: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教学阵地上,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这种效果的取得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而恰当的教学模式的辅助更是教师们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力保障.我校一直推行的“导、展、练、测、馈”五环节教学模式为化学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合理的指导方式.当学生适应了这种模式,不由自主地投入化学学习活动时,
初中数学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养成非常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数学教材的主要内容,从学生已有数学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出发,采取多种方式创建或者模拟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探索学习的最佳情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与应用的兴趣,并增加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几率,最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方法相关背景分析  1.情
摘要:试卷评讲课是一种特殊的复习课,通过师生共同矫正偏差、探讨解题方法、寻找解题的规律,对知识的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是执行测试常规、全面实现检测功能不可忽视的环节.如何让学生在犯错的过程中,经历过错误的尝试,以错导学,清晰地找准成功的方向,达到“错中求胜”,取得良好的试卷评讲效果呢?本文对此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试卷评讲;有效性;策略  一、试卷评讲前的一些准备工作  1.教师
摘要:物理教学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而是要真正将物理中的深奥知识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也就是实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最佳状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物理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要想有效改善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合理利用生活中的丰富例子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导入;生活案例  一、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物理学自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人类生活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物理
摘要: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光靠教师的辛勤讲课是不够的,教师必须要懂得利用一定的方法,来创造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为了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效率,提高中学的数学教学水平,数学老师可以采用“兴趣教学法”来培养学生.兴趣教学法不仅可以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还能够使学生学得更为轻松.由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学的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数学兴趣的培养,
摘要: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如果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数学问题的设计浅谈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设计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再问题的设计上多下点功夫.一般来说问题主要涉及到一下一些方面:(1)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化问题;(2)让课堂变得轻松的趣味性问题;(3)需要学生通过一系列思考活动才能得
摘要:教学风格的形成对教师来说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还是一种丰富的资源,其对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极具魅力的个人教学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本文就如何形成鲜明的数学教学风格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鲜明;数学教学;风格  在数学教学上,教师只有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对教学手法进行深入研究才会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当一个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形成的时候,其漫长的
摘要: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教学、体验成功的机会,并能实现学生间互惠互利、共同进步,是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合作学习在共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把握合作策略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策略  一、巧妙利用学生差异,合理建立分组机制  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分组方法的选择深刻地影响着学习效率的提高.笔者认为,要进行科学分组,教师首先要把握“组内优势互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