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基于量子点标记的降钙素原快速、高灵敏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收集某院2019年8月期间临床检测降钙素原标本20例,使用《WS/T 420-2012》行业标准,选择室内质控品(高值、低值)各1份,每个水平重复测定3次,连续5天,计算、验证检测系统的重复性不精密度(Sr)、室内不精密度(S1)。使用《WS/T 420-2012》行业标准,选取参加室间质评的系统作为比对方法,用实验方法、比对方法分别检测最少20份血清标本,标本浓度在线性范围内均匀分布,每个标本测定1次,1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基于量子点标记的降钙素原快速、高灵敏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收集某院2019年8月期间临床检测降钙素原标本20例,使用《WS/T 420-2012》行业标准,选择室内质控品(高值、低值)各1份,每个水平重复测定3次,连续5天,计算、验证检测系统的重复性不精密度(Sr)、室内不精密度(S1)。使用《WS/T 420-2012》行业标准,选取参加室间质评的系统作为比对方法,用实验方法、比对方法分别检测最少20份血清标本,标本浓度在线性范围内均匀分布,每个标本测定1次,1天
其他文献
为了解中医药知识图谱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为进一步构建痴呆痰瘀互结证知识图谱提供依据,本文对知识图谱概念、构建方法进行了概述,综合近10年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现状,对其主要应用场景进行分类,并分析常见图谱绘制工具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发现一方面,在科学问题上,中医药大型知识图谱、中医药临床研究等专题的知识图谱应用需求较大,但构建研究仍然比较缺乏;另一方面,在研究技术和方法上,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和策略的标准和规范尚未形成.基于上述认识和课题组对痴呆痰瘀互结证的研究,尝试基于内容分析法及Neo4j图形数据库构建痴
目的 挖掘、分析国医大师刘柏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120份符合纳入标准的刘柏龄教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验案,利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方药数据库,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2软件中基于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对处方中的中药及其分类的使用频次、中药之间的应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处方共涉及中药104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依次为黄芪、当归、附子、丹参、赤芍等,用药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平肝息风药为主,辅以解表、温里、化湿等药.在关联规则
目的 现在对葶苈大枣泻肺汤的研究多集中于应用其泻肺机理治疗多种肺系及心系疾病,但对其泻肺本身研究阐释较少,且临床多重用葶苈子而忽视大枣的重要配伍作用,故本文对葶苈大枣泻肺汤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析“泻肺”内涵及临床配伍规律,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为数据库,检索筛选葶苈大枣泻肺汤相关文献,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的文献中涉及的药物进行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文献281篇,涉及方剂347首,中药243味.葶苈大枣
偏头痛在全球范围内约有15%患病率,并且在全球50种最常见导致后遗症的疾病中位列第3.虽然目前药物仍然是偏头痛预防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药物治疗在获得疗效的同时也带来较多的副作用;同时,偏头痛药物使用有较广的人群限制.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作为非侵入性神经调制的重要疗法,为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本文主要介绍TENS在偏头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现阶段TENS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目的 对《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通过家长访谈的模式,对668例广东各地区儿童进行体质辨识,多维度评价该量表的信度(重测、分半、内部一致性),并对量表进行内容效度、标准关联效度和结构效度等考察.结果 七个亚量表的重测系数(Kappa)在0.508-0.889,校正后总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是0.834,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13-0.820,反映标准关联效度的Kappa系数在0.697-0.899,因子分析结果提示14个因子与预想的结
偏头痛是一种以搏动性头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证实,针刺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但起效机制仍然不明确.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有助于推广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适用.过去几年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能够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同时,越来越多的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神经影像机制研究促进了对针刺起效机制的理解.总的来说,24项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神经影像学机制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影响脑结构、脑代谢、以及脑功能起到治疗效果.因此,大脑功能结构的改变可能是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