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听力教学策略研究逐渐成为焦点。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课课堂教学中存在以考试为导向、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忽视学生的认知能力等问题,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图式理论为外语教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处理信息等措施,充分发挥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主动性,为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图式理论 听力理解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英语,尤其是英语视听说显得更为重要。据统计表明,人们在工作的时候,一般交际所使用的言语技能的比例分别为听力45%、交谈30%、读写25%。作为一个大学生,必须了解世界的最新发展状况,通过英语来积极吸收国外有用的思想方式和科学文化。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英语视听说能力的教学力度,充分贯彻“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原则。目前教育司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听说,突出读写。然而,听说依旧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在中国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上,听力往往是在被“测试”而不是在被“教”,只注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播放语音材料——学生听后做练习——教师给出答案——再放音,教学效果差、效率低。这无疑导致了我国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偏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鉴于听者与读者在接收理解上存在的共性,本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讨了现代图式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实际指导作用,提出了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图式理论模式与听力理解过程
(一) 图式理论模式
所谓图式就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即人们在接触新事物时总会把新事物与相关的已知事物相联系,通过大脑的能动反应,从而激发出能认识或帮助认识新事物的图式。图式的总和便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图式(Schema)提法最早见于哲学家康德(1781)的著作,一个人在接受新信息、新概念、新思想时,只有把它们同他脑海里固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以后经过皮亚杰和巴特利特(Bartlet)等人发展成为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图式理论在阐释储存图式对人们认知理解影响的过程中,强调两种基本的信息处理方式,即“自下而上(bottom up)”和“自上而下(top down)”方式。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任务也是让学生理解文章所承载的意义,依靠听觉与视觉两种方式相结合,来共同激活图式网络,它不仅涉及对口头信息的处理,也包含对书面信息的理解。
(二)图式在聽力理解中的作用
人们在接触新事物时总会把新事物与相关的已知事物相联系,通过已知认识未知,因此,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脑中已形成的图式,即背景知识。Rumelhart和Ortony认为,“口头语篇并不含有任何意思,相反,它只是给听者提供了他们应如何从背景知识中提取或构建意图的方向”。Anderson认为,“每一次理解都需要一个人已有知识的参与”。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头脑中的图式越多,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就越正确、透彻。图式对听力理解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的作用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紧张、疲劳、焦虑都会影响注意力集中,因而必然影响听力理解。教学实验也表明紧张焦虑情绪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些情绪都是因为听前对所听内容无思想准备而担心听不懂所产生的。但听前图式的激活能够为听者指出了听的方向,缩小了听的内容范围,故能缓解听者紧张害怕的情绪,从心理上增加了听懂的信心。
(2)预测作用
预测是指听者在听的过程中,根据已知信息对即将听到的内容进行推理猜测。预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从理论上讲,50%的听力技巧与预测有关。由于图式是对各种各样已知知识的综合概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所以它具有为听者吸收语篇信息提供心理框架的作用,当输入的信息激活了听者头脑中相应的图式,听者就会对即将要听到的内容产生一种预期。当预期同所述内容相一致时,对材料的辨认会加速,理解会加深;相反,当预期同所述内容不一致时,图式将阻碍对材料的理解。
(3)补充信息差的作用
由于图式是一种抽象的知识结构,它概括了具有不同细节的各种已知的实例,所以,当材料中省略了一些常识性的信息时,这时只要激活相应的图式,听者就能推理出被省略的信息,并把它们添入到正在处理的图式中去。
(4)筛选信息的作用
这一作用体现在图式对所要加工的信息并非全部接纳,而是有选择地进行加工。某一图式一旦被有关线索激活,就会为信息的加工储存提供一种框架与图式密切相关的信息,就会被图式组织进来并获得巩固的记忆,而与图式无关的信息因没有被纳入图式而很容易被遗忘,因为听力思维具有时限性,在听的过程中,声音是转瞬即逝的,听者不可能一字不漏地记住每一句话,所以,听者必须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筛选,将注意力放在他认为重要的信息上,这样才能保证抓住文章大意。相关研究表明,注意力是听力策略中对听力测试成绩影响最为显著的一个因素。认知科学表明,如果大脑中没有相关的图式为理解语篇内容提供参考和向导,听者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抓不住关键词句,就很难达到对文本中心意思的理解。
二、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分析图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信息储存、加工、提取中的作用,探讨图式对听力加工模式及听力策略的影响,对指导听力选材、听力教学、有的放矢地采取听力策略、提高听力理解等都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听力选材
听力教材的选择与编写一般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而教材的难易度不仅取决于语言知识,如生词量的多少、句子的复杂程度、篇幅的长短及体裁的熟悉程度,还应对学习者的背景知识、话题的熟悉程度给予足够关注。这就意味着听力教材的来源不应满足于单一的西方英语国家,还应多样化,应将百科知识及传统文化因素纳入教材。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不仅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听力素材,而且使他们听起来倍感亲切,增强与英语学习的亲和力,克服精神紧张和焦虑,树立心理优势,发挥理解中的能动作用,提高听力理解。
(二)扩充文化背景知识
由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与我们有诸多不同,教师应更重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填补知识结构中有关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与空缺。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所输入的信息与大脑已知的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否则,如果缺乏跨文化背景知识,听者就无法建构起由缺省文化来填充的有效认知图式,达到理解的目的。
(三)利用大众媒体扩充新闻背景知识
由于图式具有动态性,随着世界知识的增长而丰富扩大。因此,增强学生对文化信息的敏感性就尤为重要。语言学习不仅是语言技能的学习,还应是吸收文化信息、丰富世界知识的过程。而世界知识不仅存在于语言学习中,更取决于对国内外时事的关注程度。反过来,关注时事,也有助于丰富世界知识,建立新图式,提高听力理解。利于学生及时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很快进入语境,激活图式信息,把握语篇,发现答案;相反,如果缺乏对时事的关注,缺乏世界知识,以上的本质特征反而会成为理解的障碍,影响信息的激活与提取,理解率就低。
(四)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
听力教材中的情景类语篇大多来自于生活,学生大脑中也都具备相应的图式,关键在于如何激活。具体做法是,先鼓励学生进行group work or pair work模拟练习,如到银行存款、到医院就医、到商场购物等,由于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经历或体验,参与热情很高,在激活图式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听力练习,学生感觉非常容易,理解得更好。
(五)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
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图式,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们展示与新图式有关的东西,使他们在大脑中建立新图式,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增加了有关英美国家风俗习惯的知识。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寻求意义、预测、推理和证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搜索语篇信息,并利用所得信息对语篇的内容进行预测并最终证实。因此,这样的听力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且还把听力教学从以往的以“单词、句子”讲解为中心的方向转移到以“语篇”为中心上来。
三、结语
在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意识到听力课堂不仅仅是播放录音,然后再测试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这么简单,这里面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探索。我们必须将听力课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作为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师,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听力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习者能将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听力技巧和策略应用到真实生活的交流中去,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提高他们运用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学生们自己的认知意识不容忽视,教师们应该利用图式理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们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并最终使他们无论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都能成为一名在听力方面应付自如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Anderson,A. &Lynch,T. Listening[M].1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Howard,R. W. Concepts and schemata:an introduction [M].London:Cassell Educational,1987.
[3]Kant.Critique of Pure Reason[M].London:Macmillan,1987.
[5]丰玉芳.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理解[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1,(1).
[6]黄子东.话题熟悉程度语言水平和问题类型对EFL听力理解的影响:一项基于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的实验研究[J].外语界,1998,(4).
[7]黄子东.西方二语P外语听力理解策略研究述评[J].外语界,1998,(2).
[8]李冬梅.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0,(2).
[9]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图式理论案例报告[J].现代外语,1996,(2).
[10]周相利.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11]胡勇忠.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語听力教学[J].湘南学院学报,2005,(26).
关键词:图式理论 听力理解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英语,尤其是英语视听说显得更为重要。据统计表明,人们在工作的时候,一般交际所使用的言语技能的比例分别为听力45%、交谈30%、读写25%。作为一个大学生,必须了解世界的最新发展状况,通过英语来积极吸收国外有用的思想方式和科学文化。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英语视听说能力的教学力度,充分贯彻“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原则。目前教育司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听说,突出读写。然而,听说依旧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在中国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上,听力往往是在被“测试”而不是在被“教”,只注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播放语音材料——学生听后做练习——教师给出答案——再放音,教学效果差、效率低。这无疑导致了我国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偏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鉴于听者与读者在接收理解上存在的共性,本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讨了现代图式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实际指导作用,提出了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图式理论模式与听力理解过程
(一) 图式理论模式
所谓图式就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即人们在接触新事物时总会把新事物与相关的已知事物相联系,通过大脑的能动反应,从而激发出能认识或帮助认识新事物的图式。图式的总和便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图式(Schema)提法最早见于哲学家康德(1781)的著作,一个人在接受新信息、新概念、新思想时,只有把它们同他脑海里固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以后经过皮亚杰和巴特利特(Bartlet)等人发展成为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图式理论在阐释储存图式对人们认知理解影响的过程中,强调两种基本的信息处理方式,即“自下而上(bottom up)”和“自上而下(top down)”方式。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任务也是让学生理解文章所承载的意义,依靠听觉与视觉两种方式相结合,来共同激活图式网络,它不仅涉及对口头信息的处理,也包含对书面信息的理解。
(二)图式在聽力理解中的作用
人们在接触新事物时总会把新事物与相关的已知事物相联系,通过已知认识未知,因此,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脑中已形成的图式,即背景知识。Rumelhart和Ortony认为,“口头语篇并不含有任何意思,相反,它只是给听者提供了他们应如何从背景知识中提取或构建意图的方向”。Anderson认为,“每一次理解都需要一个人已有知识的参与”。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头脑中的图式越多,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就越正确、透彻。图式对听力理解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的作用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紧张、疲劳、焦虑都会影响注意力集中,因而必然影响听力理解。教学实验也表明紧张焦虑情绪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些情绪都是因为听前对所听内容无思想准备而担心听不懂所产生的。但听前图式的激活能够为听者指出了听的方向,缩小了听的内容范围,故能缓解听者紧张害怕的情绪,从心理上增加了听懂的信心。
(2)预测作用
预测是指听者在听的过程中,根据已知信息对即将听到的内容进行推理猜测。预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从理论上讲,50%的听力技巧与预测有关。由于图式是对各种各样已知知识的综合概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所以它具有为听者吸收语篇信息提供心理框架的作用,当输入的信息激活了听者头脑中相应的图式,听者就会对即将要听到的内容产生一种预期。当预期同所述内容相一致时,对材料的辨认会加速,理解会加深;相反,当预期同所述内容不一致时,图式将阻碍对材料的理解。
(3)补充信息差的作用
由于图式是一种抽象的知识结构,它概括了具有不同细节的各种已知的实例,所以,当材料中省略了一些常识性的信息时,这时只要激活相应的图式,听者就能推理出被省略的信息,并把它们添入到正在处理的图式中去。
(4)筛选信息的作用
这一作用体现在图式对所要加工的信息并非全部接纳,而是有选择地进行加工。某一图式一旦被有关线索激活,就会为信息的加工储存提供一种框架与图式密切相关的信息,就会被图式组织进来并获得巩固的记忆,而与图式无关的信息因没有被纳入图式而很容易被遗忘,因为听力思维具有时限性,在听的过程中,声音是转瞬即逝的,听者不可能一字不漏地记住每一句话,所以,听者必须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筛选,将注意力放在他认为重要的信息上,这样才能保证抓住文章大意。相关研究表明,注意力是听力策略中对听力测试成绩影响最为显著的一个因素。认知科学表明,如果大脑中没有相关的图式为理解语篇内容提供参考和向导,听者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抓不住关键词句,就很难达到对文本中心意思的理解。
二、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分析图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信息储存、加工、提取中的作用,探讨图式对听力加工模式及听力策略的影响,对指导听力选材、听力教学、有的放矢地采取听力策略、提高听力理解等都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听力选材
听力教材的选择与编写一般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而教材的难易度不仅取决于语言知识,如生词量的多少、句子的复杂程度、篇幅的长短及体裁的熟悉程度,还应对学习者的背景知识、话题的熟悉程度给予足够关注。这就意味着听力教材的来源不应满足于单一的西方英语国家,还应多样化,应将百科知识及传统文化因素纳入教材。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不仅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听力素材,而且使他们听起来倍感亲切,增强与英语学习的亲和力,克服精神紧张和焦虑,树立心理优势,发挥理解中的能动作用,提高听力理解。
(二)扩充文化背景知识
由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与我们有诸多不同,教师应更重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填补知识结构中有关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与空缺。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所输入的信息与大脑已知的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否则,如果缺乏跨文化背景知识,听者就无法建构起由缺省文化来填充的有效认知图式,达到理解的目的。
(三)利用大众媒体扩充新闻背景知识
由于图式具有动态性,随着世界知识的增长而丰富扩大。因此,增强学生对文化信息的敏感性就尤为重要。语言学习不仅是语言技能的学习,还应是吸收文化信息、丰富世界知识的过程。而世界知识不仅存在于语言学习中,更取决于对国内外时事的关注程度。反过来,关注时事,也有助于丰富世界知识,建立新图式,提高听力理解。利于学生及时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很快进入语境,激活图式信息,把握语篇,发现答案;相反,如果缺乏对时事的关注,缺乏世界知识,以上的本质特征反而会成为理解的障碍,影响信息的激活与提取,理解率就低。
(四)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
听力教材中的情景类语篇大多来自于生活,学生大脑中也都具备相应的图式,关键在于如何激活。具体做法是,先鼓励学生进行group work or pair work模拟练习,如到银行存款、到医院就医、到商场购物等,由于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经历或体验,参与热情很高,在激活图式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听力练习,学生感觉非常容易,理解得更好。
(五)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
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图式,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们展示与新图式有关的东西,使他们在大脑中建立新图式,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增加了有关英美国家风俗习惯的知识。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寻求意义、预测、推理和证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搜索语篇信息,并利用所得信息对语篇的内容进行预测并最终证实。因此,这样的听力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且还把听力教学从以往的以“单词、句子”讲解为中心的方向转移到以“语篇”为中心上来。
三、结语
在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意识到听力课堂不仅仅是播放录音,然后再测试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这么简单,这里面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探索。我们必须将听力课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作为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师,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听力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习者能将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听力技巧和策略应用到真实生活的交流中去,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提高他们运用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学生们自己的认知意识不容忽视,教师们应该利用图式理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们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并最终使他们无论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都能成为一名在听力方面应付自如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Anderson,A. &Lynch,T. Listening[M].1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Howard,R. W. Concepts and schemata:an introduction [M].London:Cassell Educational,1987.
[3]Kant.Critique of Pure Reason[M].London:Macmillan,1987.
[5]丰玉芳.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理解[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1,(1).
[6]黄子东.话题熟悉程度语言水平和问题类型对EFL听力理解的影响:一项基于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的实验研究[J].外语界,1998,(4).
[7]黄子东.西方二语P外语听力理解策略研究述评[J].外语界,1998,(2).
[8]李冬梅.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0,(2).
[9]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图式理论案例报告[J].现代外语,1996,(2).
[10]周相利.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11]胡勇忠.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語听力教学[J].湘南学院学报,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