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丽心灵的生命回响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人生中最为特别的一个春天。四月的一个周末,在遥远的异乡,在一间盛放着阳光与清风的小屋里,我有幸读到了陈国莉散文集《爱在左,情在右》。
  打开书稿前,我将房间收拾得整洁干净,拉开窗帘放四月的微风进来,我想,这本书一定满溢着岁月静好,描绘着云端之上的日子,流动着的都是幸福时光走过的声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当然,如果真是这样,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可能,我就不会端坐于深夜,写下如许的文字了。
  一遍遍地品读这十数万字散文,我为一种直抵人心的真,深深震撼了。
  这真,流露在对亲人和师友无尽的挚爱里。我知道,每個著书者都特别看重放在书稿第一辑的文字,这里一定安放着作者的代表作。《爱在左,情在右》有许多很有份量的篇章,然而,作者却把自己的“亲情篇”放在卷首。可想而知,她把“情”看得多么重。父母情,祖孙情,师生情……看似平常人平常情,却如一汪清泉,在作者一支细腻传神的笔下汩汩而出,饱满丰沛,清澈灵动;笔下人物在一个个动人的细节里闪闪发光,跃然纸上。高大伟岸的父亲,善良体贴的母亲,坚强能干的外婆、朴实可爱的奶奶,可亲可敬的老师等一系列人物形象从书页里向我们走来,展现着各自非凡的样貌和情怀。那些发生在医院里、古道上、军营里以及童年的乡村等等留下过作者足迹、触发过作者思绪的一幕幕场景,无疑是真实、生动又深刻的生命体验,它牵动着我们随作者笑而笑,随作者泪而泪,令人反复沉思感喟。这种最质朴的真情,不加雕饰,不用掩藏,是成就作者敏感心灵和丰沛情感的生命底色。
  这真,流淌在对生命和自然无限的珍爱里。如果说,作者对亲情的抒发和刻画发自本能、浑为天成的话,那么她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尊崇则是一种思想的升华和飞跃。“生命因慈悲而延续精彩,生命因常识而绽放光彩,生命因情缘而生生不息。”在一只蜜蜂、一片草花、一只蝴蝶面前,作者将视角“低进尘埃”,与生命真诚对话。这时的她,对散文有了“悟”(冯骥才说,散文是悟出来的),更有了哲思;有了开放的视野,更有了灵魂的深度。
  《生死一树间》,那种对生与死的独到体验与灵魂叩问,敢问几人能有?读之,有史铁生《病隙随笔》的旷达与超脱之感。一片花开,一枚叶落,一只陪伴十年的小龟,一对争宠又友爱的小猫小狗,在她笔下,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和命运,闪耀着悲悯而高贵的人性之光。这样的文字发端于那颗历经沧桑却依然明澈的内心,生长在作者的生命树上。从她“小木屋”的美好童年时代、飒爽女兵的朦胧青春时代,直到她丰富多彩却也经历坎坷的中年时代,文字更像是伴随一生的至密友人,携带着她的体温、心跳,见证了她走过的路,也赠予她人生不同阶段的粒粒珍珠——这当然是思想的珍珠。
  文字有味凭咀嚼。再读这十数万字的书稿,我被一种直抵人性的善,深深打动了。
  善,是人性的善良,它具象为无处不在的善意和善行。《爱在左,情在右》中并没有刻意地去高呼“善”的要义,可读者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如沐春阳的暖,月洗铅华的纯。出身卑微的农家女,送核桃的校长,等待着吉他谱的小战士……作者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注入的是一种更为广博的善和爱。甚至,她在《我们的镜头》里这样说: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受到关注而改变命运。她希望自己的镜头和手中的杂志对准那些生活在基层或底层的人们,这是一份多么纯粹的感情和对职业的初心。
  一读再读,我在一种沉静从容的美面前久久仰望而不敢高声言语。
  她爱文字,淬练性情,这种坚持是一种美丽。
  她爱艺术,琴声如诉,影像如画,这种毅力和情趣是一种美丽。
  她爱家庭,拥有完美的人格和自然的天性,是一种美丽。
  她爱工作,付之不懈的努力,是一种美丽。
  她爱自然,胸含大气的家国情怀,是一种美丽。
  “昨晚,下了雨。清晨,微风吹过树林,一阵清新。我看着刚完成的一篇文稿,惬意地的轻轻抿上一口香茶。”这极富画面感的字句,给人一种清美而平和的情境。我想,正是在这样与文字相携相伴的日子里,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获得了自身的更新与滋养。从这方面来说,写作就像在一口永不干涸的井里日夜打捞清亮的井水,濯面,更濯心。
  就在读《爱在左,情在右》的前几日,我刚在摇摇晃晃的长途汽车上读完《契诃夫传》。伟大的俄国作家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无论是面孔,还是衣裳,还是心灵,还是思想。”我想,她做到了这样。《爱在左,情在右》一书便是来自这美丽心灵的生命回响。
  (作者单位:《湖北烟草》编辑部)
其他文献
正 文  左边、右边和什么边? 6月10日 17:15:37  昨天是星期天,我请侯官、蒋舟、孙希航到我家来玩。我想起储藏室里有不少玩具,就邀请他们一起下去“寻宝”,结果发现了一架托盘天平。这是我小时候大伯开药店用的。后来他出国了,就送给我当玩具。我上学以后,很少有时间玩这些玩具,妈妈就把它们收藏起来。  孙希航双眼放着亮光说:“以前都是在寻宝电影里才看到这宝贝,没想到你们家还藏着一个。”说着,他
内容摘要:由于社会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偏见影响到对教师的看法,高职高专教师处于教师阶梯的夹心层,约五成副教授、讲师、助教产生职业倦怠情绪,这严重影响到教师个人、教育对象以及学校发展,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是当前需要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教师认真思考和解答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师 工作积极性 职业倦怠  截止2016年我国已有1335所高职高专院校、近60万人专兼职教师。由于高职生源质量较
内容摘要:当今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接受能力增强。  关键词:自主 兴趣 质疑 思考  当今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
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所以,小学思品课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与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情感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思想品德 学生 情感培养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不仅承担
一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里,“艺术”这个概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其功用都是在于“教化”;而当代艺术,在后现代的解构主义背景里,我认为其主要功用是在于“反思”。   在浩瀚的艺术史里,有美好的歌颂真善美得图景,当然,也有描摹死亡、受难、瘟疫等画面的艺术作品。因为在长时间的宗教画艺术功能作用下,艺术品的创作意图在于教化民众,宣扬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处世的规则。这其中,死亡当然是说教的一部分内容和方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一些显著问题,比如对教育科研工作认识不充分,在科研实施过程中存在理解偏差,项目管理不够科学等,这些问题也制约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转变思想观念、进行准确定位、构建有效管理机制等措施来改进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现状,促进其向更为积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 教育科研 现状 对策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我国中小学
内容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饮食文化声名远播,中国菜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式菜谱的英译工作也不断进步,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中式艺术菜名在中餐菜谱汉译英的翻译中一直很难处理,极具争议。本文以互文性理论为切入点对中餐艺术菜名的翻译进行研究,从直译,意译和释义三种菜谱英译方法探讨互文性翻译的可行性,旨在丰富中餐艺术菜名英译理论,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中餐艺术菜谱 菜谱英译 互文
内容摘要:《连尔居》是熊育群对家乡的深情回眸,是一部有关人类生存处境的寻根小说。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湖南汨罗江连尔居农场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初中期的社会变迁与人心变化的故事。小说从自我的童年回忆入手,记录了连尔居浓郁的乡土气息,也刻画了在当时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生命感悟。结合有根的方言、运用散文化式的写作方式描绘出自由、真实、多元的连尔居:荒沼地上的村庄,自由率性生活的人们。生命回归本相,又在本相中升
内容摘要:浑源永安寺正宗殿留存至今赫赫有名的明代水陆道场壁画艺术瑰宝,此鸿篇巨著中众多三教合一宗教形象,以水陆道场法会为展现舞台,借鉴凡间芸芸众生对于宗教世界的顶礼膜拜,泱泱长卷洋溢着浓厚的人世间氛围。大殿东西南北四壁造型构图严谨,色彩艳丽繁华,绘画技法娴熟,表现意境深远。明代寺庙水陆道场壁画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勾线细腻严谨,设色华丽繁复,宗教神化人性,场面恢弘震撼,意境悠然深远这五大艺术特征。作为国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词汇量普遍较低,有些学生的词汇量甚至达不到高中毕业所要求掌握的词汇量,这严重制约了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词汇教学应该得到高职英语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教授学生一定的词汇学习策略,并要积极开拓创新,多种词汇教学策略并用,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词汇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词汇教学 教学策略  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语言学家D.A.Wi